大妈、社工齐上阵—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2)

2014-08-29 09:28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自2003 年我国启动社区矫正试点改革开始到现在,社区矫正已经从六个试点地区扩展到全国。十多年间,社区矫正面临哪些难题? 社会公众尤其是社区居民如何看待社区矫正对象? 社区矫正对象能否顺利回归社会? 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之路是否顺畅。

“人情味”助推社会融入

社区矫正的终极目标,是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即人们常说的融入社会。

张大维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能否接纳社区矫正对象。另一方面,社区矫正人员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融入社会。对于前者,需要公众的认可。对于后者,有些社区矫正对象怀有歉疚心理,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宋崇伟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发现,年龄大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大,年龄小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与社会脱节更加严重,融入社会的难度更高。虽然向往社会融入,但真正想融合的时候,却又害怕融合。

宋崇伟所服务的一个社区矫正对象、个案案主王峰(化名)是其中的典型。在个案工作中,宋崇伟发现王峰的心理比较脆弱。尽管已经31 岁,但一说到激动的话题,往往心理退化,就像个十几岁的孩子一样,什么话都说。

为了帮助王峰,宋崇伟请一个长期合作的催眠师给王峰做了7 次催眠,引导王峰放松身体,释放不满情绪。

“这种方式不可持续。按照市场价格,一次催眠需要800 元,多次催眠不是社区矫正对象负担得起的。”宋崇伟说,他正准备起草项目书,想办法从政府购买服务中寻求支持。

翟雁的做法是跟社区矫正对象做朋友,两三个工作人员与其熟悉之后,通过互动游戏,慢慢创造安全氛围,形成一个“小熟人社会”,再慢慢将这个圈子扩大,最后让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

张大维建议,不要把社区矫正对象标签化,更不要对他们指指点点。“标签理论”认为,一旦违规者被贴上罪犯标签,就会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社区矫正对象要想融入社会,不需要别人对他们“ 另眼相看”,不要用俯视的视角看他们,平视就好。

“社区矫正工作也要讲人情,天天跟社区矫正对象讲大道理,可能不仅没起到作用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张秀清告诉记者,“没必要专门到社区矫正对象家里做家访,遇到其他事可以顺便看一下就好。路上遇到了打声招呼,有就业信息告诉他们一声,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关心,效果更好。”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