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托,舒缓伴行

李海溶 2022-07-01 11:05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舒缓医疗也称为【安宁缓和】,都是罹患重症的终末期患者。舒缓团队成员由医生、护士、社工、安宁志愿者和护工等组成,其中协助患者完成心愿是社工服务内容之一。郝叔是我科首例成功完成遗体捐赠的舒缓患者,能帮助他实现心愿是舒缓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春意盎然的四月,重庆北部宽仁医院·老年与舒缓医学科的舒缓病房入住新患者郝叔(化名),70来岁,戴着一副被透明胶重复缠着的眼镜;首次与郝叔交谈,虽然咳喘让他说话断断续续,明显能感觉他话语间逻辑性很强。郝叔退休前是本市某师范大学的数学教授,也曾担任过学院其他重职。2019年郝叔被确诊直肠癌,在本市某医院进行了造瘘口手术,进行过多次放化疗手术,此次转至我科也是在老同学医生建议下过来的。经过医师组评估和诊断,郝叔生命生存期60天;CT片显示其「肺部情况非常之糟糕」。整体看来,郝叔预后不太乐观。

郝叔善谈,逐渐地我们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科室李社工师(「社会工作师」简称)通过探视聊天,与郝叔熟络起来,了解到:郝叔老俩口育有独女,现年40岁左右,定居国外20余年。小郝女士养育一双儿女,得到其丈夫家族的认可和喜爱。新冠疫情前,老俩口每年都会去女儿家住上三个月,而对于罹患重症却只字不提。此次住院也是瞒着女儿,外孙女中升高考试在即,老俩口计划“待六月中旬孙女完成考试后再提及病情一事”。主管何医生与郝叔夫妻俩实时沟通,为了他们的计划进行「积极控制症状」 。

郝叔个子高大,因乏力、双脚肿胀,卧床时间较多,尹阿姨为他聘请了院内护工。科室的护士们每天定时床旁检查,预防褥疮发生;教授和指导护工照顾技巧。为了让郝叔感觉更舒适,舒缓照护组长夏护师为他剃头、洗头,整理后郝叔还让李社工为其照相,嘴里一直说着“不错,不错...清爽多了”。

日子就在流动中重复着,某天何医生告诉我“郝叔老俩口百年后想进行遗体捐献”。李社工就此多次与老俩口聊谈,确定Ta俩捐献意愿,和女儿小郝的想法,然后开始了准备工作,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咨询、了解:如捐献流程、登记、授权等。特殊的是:因为全球性新冠疫情泛滥,独女小郝近期回国无望,她的授权决定着郝叔遗体捐献最终是否能执行。于是,社工联系上本市红十字会的米老师寻求帮助。在米老师的指导下,社工先帮助郝叔老俩口实现网上注册登记;约定某周日上午与其女小郝云上「见面」,建立联系,随时沟通。经过系列帮助,郝叔一家与舒缓团队建立了信任感,令人想不到的是,郝叔一家将授权直接指定给李社工。这是何其之认可,让李社工倍感这份『生命之托』的重量。

夫妻俩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郝叔的病况持续恶化,李学军主任带领医生们随时关注病况变化,护理组每天都为了郝叔舒适感绞尽脑汁,李社工除了落实遗体捐赠具体事项,包括遗体接受单位、送行路线(接运车从我院出发,绕行至郝叔工作单位,最后到接受单位)、流程等,还同步展开郝叔及其家人、家族成员的生死话题探讨、【预期性悲伤】处理、儿童死亡教育等线上线下辅导。

2022年6月6日,郝叔像睡着一般安详地离开我们。按照预先计划安排,舒缓团队、重殡工作人员陈师傅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力协作完成郝叔遗体捐献的意愿,让他穿着西装有尊严的离开医院,开启新的生命历程。

郝叔已逝,通过【遗体捐赠】给Ta人带去希望;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临床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培养临床医学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医学技术得以发展。郝叔曾经说过:“如果我的眼角膜能让四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或能对医学研究起点作用,也算是生命的延续,那么我的生命依然是有价值的,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时光更替,博爱永续,捐献者的奉献精神永存后辈心中;也让我们从另一视角思考着【死亡的意义】。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