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影响与内省同作用—个性化教育矫正个案(2)

2014-08-20 10:46   中国社工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案主道理内省、成为自觉就必须强化心里健康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社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让案主掌握抗挫折、抗压力、缓解情绪的方法,个别交流时也注意帮助他克服不良情绪。

五、个性化教育矫正的计划

1、增强每月的联系,在个别教育中帮助其认识自我,以理解、关怀和不歧视的态度让徐某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认清自身的长处和缺点,正确定位、勇敢面对、克服好高鹜远的思想观念。

2、加强同徐某家人的联系,共同开展对徐某的帮助,改变家庭及父母的教育方法,促进徐某思想观念的变化。

3、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心理调适的节能,更好地立足社会、融入社会。

4、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其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意识。

    六、个性化教育矫正的具体实施过程

1、开案后,社工将介入的重点放在了纠正徐某的错误认知上,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一方面社工以平等、尊重、接纳和不歧视的态度加强了与他的交流联系。倾听他对自己、对人生、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以不批判的方式倾听他的叙述。另一方面,社工用一些成功人士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奋发精神的事例与徐某一起探讨,用质疑、提问、具体化等心理咨询方法,让案主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自我否定。比如在谈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时,徐某就流露出“像他那种人是没有办法比的”,“人家有钱又聪明”等心理,社工就跟他介绍道:比尔盖茨曾经做过推销,他也因为成绩不好而没有考上大学等道理来激发徐某的自信心。由于社工平等接纳的态度使徐某感到自己在社工的面前是平等的,这样我们之间的沟通变得顺畅,交流也变得无话不说,良好的沟通环境使他更容易接受社工的帮助,也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慢慢的他也开始反省起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行为。

2、抓住徐某的些许变化,社工感觉应更深入地开启他的理智和道德之门。如何进行呢?社工总结了与徐某接触中他存在的问题,认为集体主义,劳动观念的形成非常重要,尤其他从小受到父母宠爱,更应增强他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社工利用植树节,组织他参与植树活动,一方面增强他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融入主流社会。今年4月份,社工又带领他参加祭扫烈士林园活动,让他亲身感受烈士英雄事迹,了解许多烈士做出的爱国壮举,同时让他知晓在平时那些烈士又是那么地默默无闻。通过几次活动,徐某有了很大的触动。他说:“沈老师,以前我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只知道享受,不知道付出,今后我要好好工作,做一些能做的事情。”

3、随着徐某认识的逐步提高,社工感到光说教是不能长久的,只有让他将道理内省、成为自觉就必须强化他的心里健康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于是社工就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让他掌握一些抗挫折、抗压力、缓解情绪的方法,平时在个别交流时也非常注意帮助他克服不良心理和情绪。总是能使他笑容满面的领悟些道理。例如:在交谈时说到女朋友,徐某总有些自豪感,因为女友在上大学,是一位大学生,他感觉非常自豪。社工抓住这一点,启发他说:女友是大学生,很棒,那么你怎样?有没有信心在学业上向女朋友靠得更近一些呢?他也若有所思,最近在他的情况汇报中就有想去读大专的念头。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