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成长者—妇联引入社会工作的良好发展(2)

2014-08-19 10:17   罗湖社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妇联引入社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社会工作借助妇联这样的平台,迎来了起步阶段的良好发展。社工在帮助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服务对象获得了能力上的提升,社工也获得了成长。

一、个案之旅

第一步,了解更多信息,做预估。

接案之后,我要先做筹备工作。我在网上查找开精品店的资料,包括其他人的经验、难题等等。我询问自己周围正在创业的朋友,她们有什么心得体会。然后,整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为第一次的家访面谈做准备。

第一次家访,女儿不在家。李姐告诉我她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吃饭,李姐坦言,她的女儿可能是不想见“说客”,所以找借口不回来了。我和李姐聊了许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在女儿创业这件事情上,我告诉李姐,如果她只是一味地反对女儿创业,那么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女儿被迫放弃创业的念头,但是她会心怀遗憾甚至埋怨母亲不理解自己;第二种情况是女儿更加叛逆,执意去开精品店。但如果我们理性地与她一起分析她的想法,并给出适当的建议,那么她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这时,李姐想让我在电话中与女儿通通话。她拨了女儿的电话,告诉她妇联的社工来了。当我拿起电话跟小妮沟通时,我先主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用开玩笑的语气强调了自己不是母亲派来的说客,相反,我对她的想法很感兴趣,并觉得她挺勇敢的,想和她一起探讨探讨创业的想法,比如在哪里开店,从哪里进货,自己有没有什么优势和困难。小妮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提出和我见面。

通过动机访谈法,在10分钟内,我让小妮愿意见我了。

经过初期的会谈,我发现,这个家庭正面临女儿创业事件所产生的亲子关系危机。如果采取危机干预的介入模式,那么我首先需要缓解家庭成员的压力,其次,与她们共同解决问题,将危机转变为改善家庭问题的“契机”。

第二步,与案主共同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和计划。

第二次家访,小妮和李姐都在家等我。李姐告诉我小妮今天辞掉了帮朋友画动漫的工作。虽然我惊讶于小妮的冲动,但我还是先鼓励她“看来你已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并有意识地看了看李姐,将女儿的坚定决心传达给母亲。

接下来,我逐渐将话题引向小妮的创业想法。我鼓励小妮在母亲面前说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包括在哪里开店,开怎样的精品店。小妮在讲述自己的想法时,母亲不时地插话,向我提出各种疑问,以否定小妮的想法。我有技巧地做平衡,并继续鼓励小妮讲述自己的想法。在听完小妮的想法后,我开始询问她,关于资金、进货渠道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总体而言,小妮的想法过于乐观和简单,如果真想创业的话,她目前准备得还不够充分。

这时,我没有直接指出问题,而是拿出笔和纸,运用SWOT分析法,带领她分析这个创业想法,包括自己的优势、可运用的资源、自己的劣势、预计的困难,并一一列明在纸上;根据列明的各项,我再和她一起探讨开精品店是否可行,要将它变为现实,还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

从言谈中,我发现小妮仍然对开精品店兴趣十足,并对我提出的一些完善性意见非常满意,原来被母亲压制的热情现在更加高涨了。

于是,我将小妮作为我的主要服务对象,并与小妮约定,我们先收集信息以确定开精品店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可行,我们再进一步完善创业的想法;如果不可行,就放弃创业,自己先找份工作,为将来开店做准备。

小妮同意了这个约定,并答应完成我布置给她的家庭作业:劳动部门了解创业贷款政策的详细规定,并开展前期的市场调查。下周家访时我检查作业。

与此同时,我告诉李姐,小妮很勇敢也很有想法,并不像母亲想象的那么没有能力。不妨先给女儿一个机会,让女儿去尝试尝试。况且,她目前只是做前期准备工作,还不会投资,不会有金钱上的损失。李姐最终同意了。

通过带领她们共同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初步让母女之间的“战火”得到平息,将注意力转变到共同的目标上。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