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鸿:社会工作——撬动社会改变的支点

2022-05-09 09:55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屈指算来,我在社会工作领域教学和实践已二十余年,经历和见证了社会工作的兴起与繁盛。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屈指算来,我在社会工作领域教学和实践已二十余年,经历和见证了社会工作的兴起与繁盛。在为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开疆拓土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时常独自发问:二十年,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社会工作回头看,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议题。温故以知新,回首社会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展望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之问

仔细想来,自打进入社会工作行业,始终有个问题经年不散:社会工作是什么?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回应并尝试回答社会工作之问的过程。

抒情式或道德式回答是最初的本能性回答。至今依然记得,很多人刚刚接触社会工作时激动不已,不仅仅是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而激动,更重要的是为这门学科的高度道德化而感动。社会工作被定义为“爱的学科”,社会工作实务因此成了“爱的践行”,这种爱还被进一步上升为“大爱”。但事实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现代性学科,最初的努力就是要摆脱道德性,强调从志愿性服务上升为专业化介入。

否定性回答是此后涌现的第二种答案。社会工作不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不是心理咨询!如今看来,为何当初社会工作会采用否定性回答,而且选择对标社区居委会和心理咨询,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选择对标社区居委会,主要是因为社会工作的主战场在社区;选择对标心理咨询,则是因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使命也是助人。二十年后回头看,社会工作也的确是更多地围绕社区和助人两方面在不断精进。但是,否定性回答终究是间接的,始终未能真正触及社会工作的核心之问。

社会工作之思

应该说,当代中国第一批社会工作界学人更多是从哲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毕业的,所以,在讨论界定社会工作本质的时候,借代、借喻等成为主要叙述方式。最近十年,毕业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年轻学人越来越多,由此带来了不同于第一代学人的回答范式。

临床化回答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始终纠缠不清,其实反过来,心理咨询也在不断借鉴社会工作的学科特长,这也导致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两种学科越来越像。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对心理咨询技术的大量借鉴和移植,从而呈现出临床化倾向和技术性导向。

科学化回答是与此相连的伴生物。目前国内学者较多接受的是英美传统的社会工作教育,而英美传统有着强烈的实证主义气质,因此,国内当下的社会工作出现了非常鲜明的实证主义转向。遗憾的是,德法传统的社会工作学人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国内社会工作过度实证化的趋势。

社会工作之行

于我而言,提及上海的社会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大社团针对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区青少年三大人群的服务,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定位于服务违法犯罪所引发的特大城市社会安全。当提到全国社会工作时,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社会工作重建是我常常想起并引以为荣的,社会工作在社会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应用社会学、临床社会学、实践社会学给我们提供了更趋近于社会工作本质的回答。一百多年前,社会工作诞生之际主要应对的就是贫困和犯罪等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公正从此成为社会工作始终不渝的核心使命。回顾当代中国历次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工作几乎从未缺席。在新近颁布的重要社会政策中,社会工作也被赋予重任介入更多的社会领域,服务更多的社会人群!在给社工培训及教学的很多场合,我都会推荐戴维·伯恩斯坦的《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中的每个案例都是从发现个体困扰开始,逐步上升到社会问题的干预解决,这也代表了我心目中的社会工作理想型。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改变社会!社会工作,就是这个支点。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妇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静安区春晖社工师事务所理事长)

作者:王瑞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1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 关键字
  • 责编:王晨宇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