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点驻校社工7年 希望驻校社工更多一些

2015-12-29 11:13   广州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驻校社工唐珍妮无人不知。像她一样的专业驻校社工,7年来在广州试点学校仅有数十位。这是广州市民政局、海珠区政府共同向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的服务。如今,唐珍妮所在的学校希望,这样的驻校社工能够再多一些。

原题:“希望驻校社工更多一些”

作者: 杨洋

  “走近青春期”家长工作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试点“驻校社工”7年 被学生誉为“减压区和充电站”

“Miss,我来签到”、“唐Miss,我们班这10个人要参加下周的活动,名单在这里”……一到课间,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社工站就有学生络绎不绝地到来,有的到书吧翻翻书,有的和驻校社工唐珍妮讲讲今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里是学校的“减压区”和“充电站”,有着轻松的氛围,亲切的朋友。

在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驻校社工唐珍妮无人不知。像她一样的专业驻校社工,7年来在广州试点学校仅有数十位。这是广州市民政局、海珠区政府共同向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的服务。如今,唐珍妮所在的学校希望,这样的驻校社工能够再多一些。 

唐珍妮是一位驻校社工,人称“唐Miss”。她说,自己进行的个案辅导中,有70%来自班主任转介,5%~10%是学生自己求助,5%来自家长,还有15%~20%是她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发现的。因此,学校老师的配合和理解非常重要,需要在老师发现班上的学生行为异常时,能想到向专业社工求助。

一位班主任向社工反映,班上的阿东与其他同学很不一样,常常与同学发生小摩擦、小冲突,躺在地上大喊,或者把同学的枕头扔到楼下……不管老师和他如何沟通,都不见效果。

随着接触的增加,唐珍妮发现阿东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交朋友。因为他和家人非常亲密,经常拥抱,导致在阿东的眼里,与同学有肢体接触,包括拉扯和拥抱都是一种交朋友的方式。但这却常常引起同学的反感,尤其是女生。 

弄清了阿东的动机后,唐珍妮采取认知行为方法和焦点解决方法,开始每天和阿东进行“情景再现”。当阿东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唐珍妮就让阿东从头到尾叙述和再现当时的情景,但让阿东换位成同学,看看作为同学的他是否也会发怒生气。

长期坚持这样的做法,效果还不错,阿东逐渐知道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会让同学不喜欢。到了初二,他就稳定下来了。

不只辅导学生 还要辅导老师家长

唐珍妮告诉记者,中学是青少年成长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比如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他人的看法非常在乎,很容易出现社交障碍。比如“小升初适应问题”,一些在小学时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到了藏龙卧虎的中学变得不再耀眼,这样的心理落差如果没有调节好,就可能让成绩一落千丈。再比如青春期问题,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积极主动进行引导。

唐珍妮本学期对学生小组活动定下了四个方向,分别是小升初适应小组、三年学业规划小组、亲子小组、青春期小组。通过一次次的小组活动,既能及时地预防问题的出现,也能发现需要“潜在跟进”的对象。 

同时,驻校社工并不是仅仅对学生进行个案辅导和小组活动,对家长、对老师也进行小组活动形式的辅导。 

这一学期,针对家长的小组活动主题是“青春期性教育”。首先,学校方面为200名家长组织了一场大型专题讲座,由资深心理学专家主讲,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在青春期会产生的心理变化等心理学专业知识。 

但具体怎么做呢?到底要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去沟通呢?家长们需要更深入的学习。这个阶段,驻校社工就开始发挥作用——唐珍妮组织了两期青春期性教育家长工作坊,让家长明白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并学习方法论。

例如,在“怎样谈性”的主题下,唐珍妮设置了5个基本情境,比如“在家中撞见孩子在看黄色图片怎么办”、“发现孩子与异性朋友关着门在房间中怎么办”等等——与家长倾向于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不同,唐珍妮更多地从孩子的想法出发,以朋辈的身份与孩子沟通,这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工资少不怕

就怕压力大

有社工表示,虽然待遇不高,但目前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挑战才是真正阻碍他们前行的拦路虎。海珠区青年地带学校部助理社工主任陈丽东就表示,目前的驻校社工不少是刚毕业的社工专业学生,年纪轻,经验少,却需要承担高于其能力的大量工作,这是很大的挑战,很容易有挫败感。

同时,由于内地还未建立完善的社工工作网络,社工遇到复杂的个案时,并不能像香港一样转介给相关专业领域的社工和社工组织,这也给驻校社工带来了压力。 

另外,学校的配合也是一个前提。在一些学校,驻校社工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有些德育主任不了解社工的工作,认为社工开展的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其和教师的工作量,从而影响了学校对驻校社工的态度。 

驻校社工是什么 

驻校社工独立于学校与学生,是一个第三方身份。在学校中,社工区别于教师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负责德育的唐主任说,老师需要树立威严,不擅长用朋辈身份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或困难。而心理老师帮助学生时,学生容易被认为是“精神有问题”——相比于寻求这两者的帮助,学生到驻校社工站,可以是找社工聊天,也可以是参加活动,没有心理负担,却可以给社工一个发现问题的机会。因此,在校园中,驻校社工与老师、心理老师互补,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