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联动 为情感障碍女孩打开一片蓝天

赵巧玲 2020-11-16 09:5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个案在整个跟进过程中用的是“去标签化”、“优势视角”、注重“情绪”和“认知”间的关系。把服务对象的问题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充分运用服务对象个人、家长、其他家庭成员、医生、学校的优势,协助服务对象及其父母运用自身的优势改变成长。

一、案例背景

服务对象是一名12岁的初一学生,两年前在广州市某专科医院确诊为情感障碍和多动症,一直在吃药治疗。升入初中后,上课听不懂,很难集中精神,和班上的同学认识的也不多,没有共同语言。感觉同学在背后议论她,在学校的时间很漫长,自己很难适应初中的生活,因此隔三差五不去学校。一个人在家作息颠倒,很快就沉迷游戏。父母和老师都非常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老师转介给心明爱瑞宝街社工站青少年社工,希望能助其尽快回来上学。

二、预估分析

1.服务对象有情感障碍和多动症,现在又处于青春期,同时出现小升初的适应问题,有上学焦虑情绪缓解的需要。

2.服务对象觉得自己不擅长与别人交往,不自信,自我价值感较低,不敢与优秀的人、比自己长得好看、比自己长得高大的人打交道,在学校的朋辈支持少,需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及社交信心与动力。

3.服务对象妈妈焦虑和担忧情绪很重,要求服务对象每天吃药,服务对象不愿意吃,因此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晚上玩游戏不睡觉,和父母因为网络使用问题经常发生冲突,亲子关系紧张。

4.服务对象父母夫妻关系紧张,经常因为服务对象的事吵架,互相指责,并有离婚的打算,因此服务对象父母有改善夫妻关系的需要。

5.服务对象父母对其的管教方式一直是否定、批评、指责,把其所有看起来“不正常”的行为都归结为病症,而忽略了服务对象作为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多行为是成长中的正常行为。因此,服务对象父母有改善教育观念和方式、以及学习青春期知识的需要。

三、服务目标及计划

(一)服务目标

1.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提升自我价值感;

2.协助服务对象父母改善夫妻关系,学习正向的沟通模式;

3.协助服务对象父母转变管教观念,掌握正向的沟通技巧,改善亲子关系,并调整对服务对象的期望。

(二)服务策略及程序

1.通过对兴趣爱好,有趣的话题探讨的形式引导服务对象表达内心的世界,合理认知,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特点,提升自我价值感,增强社交信心。

2.协助服务对象父母认识到夫妻关系的好坏以及目前情况下离婚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梳理过往夫妻间的沟通模式,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模式,并巩固成效,强化成功经验,从而改善夫妻关系。

3.协助服务对象父母认识到过往管教方式的不恰当之处,学习新的正向管教,改善亲子关系。同时调整服务对象父母希望其能尽快去上学的诉求,合理期望。

4.通过对整个家庭关系的调整,改善家庭养育环境,逐渐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从而更好地成长。

5.社会工作者、家长、学校联动,尝试增加服务对象和同学及学校互动的机会。

(三)理论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运用:

服务对象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定的不合理认知,且情绪易激动,社会工作者通过澄清改变服务对象的不合理认知、信念,改善其因精神疾病带来的相关影响。

服务对象父母分别压抑了很多不良情绪,对家庭内成员、服务对象的病症、不上学、玩游戏等有不合理的认知,相互影响,削弱了家庭功能。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服务对象的成长和蜕变

接案初期,良好关系建立

社工运用积极关注、同理、接纳、鼓励的技巧,在学校和服务对象接触面谈,服务对象很愿意和社工交谈,初步和其建立了较好的信任关系。其告诉社工自己晚上一般玩手机到10:30就睡了,但经常睡不着,一睡就睡到中午,因此有时候就没办法来上学。平时在学校总是感觉很累,口干,比较焦虑,她觉得上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社工用具体化技巧了解其睡不着的原因,服务对象表示学习压力比较大,担心考不上高中。在学校也没有谈得来的同学,觉得跟同学们聊的话题都不同。上课又听不懂,在教室里坐一天非常难过。

社工同理服务对象在学校的情况,理解其学习压力大晚上睡不着的辛苦。教她放松方法,尝试自我调节。

对社工设防

服务对象从10月份开始就不去学校了,社工多次和其微信联系上门探访,刚开始其表现得很开心。社工探访两次,服务对象都还未起床,其父母虽多次叫她,她也不愿意起来。社工和督导沟通,分析服务对象很可能会认为是其父母叫社工来的,是父母的帮手,因此对社工有抗拒心理。社工需要调整策略,注意自己的角色。

中期:我们是朋友

社工经常在微信中给服务对象留言,关心她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等,社工站要去学校开展活动前,也会告诉她,邀请她回学校参加。渐渐服务对象和社工的互动越来越多,之前曾经设防的心慢慢解锁,变得和社工无话不谈。服务对象除了喜欢打游戏,还喜欢画画,小学时得过不少奖状,社工继续运用积极关注、优势视角、同理等技巧和其沟通。服务对象开始从被动到主动找社工聊天,把社工当成了亲密朋友。

后期:我也是有价值的

经过几个月的微信聊天,上门探访面谈,一起玩游戏,不断地鼓励肯定,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优势。服务对象和社工的关系越来越好,亲手画了一幅画送给社会工作者。

主要改变:

1.服务对象打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并卸载了她平时玩得最多的一款游戏,还让社工也不要玩了,说“玩这些游戏不好”。

2.从来都是被动学习的她,开始主动拿起书学习。

3.主动找同学出去玩,不再担心自己长得不好看,学习不好。

4.情绪越来越平稳,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

(二)服务对象父母的成长和蜕变

子女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服务对象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成绩不好,其父母,特别是妈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值比较高,以批评、指责为主。虽然他们也认真思考过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但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迫切希望孩子能马上正常上学。焦虑、痛苦情绪严重。

社工充分理解服务对象父母的心情和想法,同理他们这么多年来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也理解他们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对孩子的期望。特别是孩子被确诊有情感障碍和多动症后,他们两年来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现在孩子不肯去上学,他们对孩子学业的担忧、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担忧,是为人父母普遍都会有的焦虑和紧张。服务对象父母在社工这里被充分接纳,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怀。

社工向服务对象父母详细了解了服务对象从出生到现在的整个成长和养育过程,帮其父母梳理看到服务对象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创伤。服务对象3岁前在邻市爷爷奶奶家由老人照顾,上幼儿园时才回到父母身边。这样的成长经历从心理学上看,服务对象很可能会有被抛弃感。且3岁前是孩子建立稳定依恋关系的时期,是成长中特别重要的阶段,因此对她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创伤。也可能因此会影响她和父母的关系。

服务对象父母认同社工的分析,表示服务对象一直和父母特别是妈妈的关系不亲密。他们以前从没想过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对孩子会是这么大的伤害。

社工继续帮服务对象父母梳理其上学后的情况,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服务对象自我价值感很低,自卑,自我评价很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父母、老师都不喜欢自己。但是情绪又得不到释放,长期压抑。在小学时,她还有两个玩得好的同学,在熟悉的环境中,因此她还可以正常去上学。但是上初中后,学业压力突增,好朋友又分到了其他学校,学校、同学、老师都是新的,她无法适应这个环境,在学校她每天感受到的都是难受、痛苦和压力。

服务对象父母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中原来经历了这么多,作为父母,他们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过,孩子一直是一个人在默默承受。

服务对象父母看到以往的管教方式对孩子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转变管教观念和方式。社工引导他们多用正向的观念看孩子,发掘孩子的优点,平时多鼓励,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就马上表扬,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同时,社工为服务对象父母普及了青春期知识,让他们看到,孩子有些行为未必是病症导致的。即使是普通的青春期孩子,都同样会有这些行为。

服务对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言行,逐渐减少了发火、批评,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心理需要。

在孩子玩游戏使用网络的事情上,服务对象父母进行了反思,他们觉得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还可以和其他人的沟通连接,这在生活和学习上是服务对象得不到的。社工还从优势视角让服务对象父母看到,其平时一个人在家,没有人说话,没有事做,玩游戏是她排解孤独无聊的一个方式。如果孩子连玩游戏的兴趣和动力都没有了,那孩子的情况可能会更麻烦。

另外,服务对象父母每天为网络使用的事情跟服务对象发生冲突,从心理学上来看,孩子和父母的对抗,未必是真的很想玩游戏,可能是通过这样的对抗来宣示自己的权利。

对于孩子能否继续去上学,社工和服务对象父母共同探讨发现,上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短期内让其重返校园的可能性不大。服务对象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心理能力继续上学,父母的支持和关爱是她最大的需要。

服务对象父母开始利用周末、节假日、晚上尽可能地创造机会陪孩子出去玩、购物,减少了孩子对游戏的依赖。

社工多次推荐了《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书,以及一些知名家庭治疗专家的免费课程链接给服务对象父母学习,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

经过多次的面谈,布置家庭作业,以及积极正向行为的巩固,服务对象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逐渐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

夫妻关系改善

服务对象父母一直以来关系不好,在2019年12月其妈妈提出了离婚,因为觉得自己生活得太痛苦,这样的关系对孩子也影响不好。社工为他们做夫妻关系辅导,梳理他们的矛盾和冲突所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妻子虽然在家里承担主要家务,平时工作也很忙,但丈夫认为妻子的付出很多是没有必要的,比如没必要天天搞卫生。妻子干了很多活还被丈夫否定,有很多怨言。

社工充分理解夫妻双方的感受,站在中立的角度,帮助双方看到,双方的矛盾主要是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并没有谁对谁错,互相理解包容,求同存异就可以了。

2.教育观念和方式不同。双方都觉得孩子的病主要是对方教育方式不对造成的,因此互相指责。特别是丈夫,觉得妻子跟孩子说话、做事都不对,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跟妻子发脾气。妻子觉得自己很难做,丈夫又总是让自己在孩子面前没有尊严,让孩子也看不起自己,因此提出离婚。

社工为夫妻双方做辅导,和他们一起找到一个共同目标:怎么样是为孩子好。在这个目标下,夫妻双方需要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关系。双方分别提出了自己希望对方可以做的,以及自己可以做的。通过多次不断地探索、强化成效、布置家庭作业,双方不仅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在沟通模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

(三)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

过年前服务对象跟爸爸妈妈回了爷爷奶奶家,后来爸妈都回了广州,因疫情原因服务对象一个人住了几个月,爸妈会经常过去看她。

在爷爷奶奶家没有了爸妈的管制,失去了对抗的对象,她对游戏的热度也逐渐减轻了,作息也很快变得正常,每天晚上10:30就主动放下手机睡觉。

社工和服务对象父母探讨,帮助他们看到宽松有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使他们更好地提升信心,共同努力营造家庭环境。

(四)治疗的调整

服务对象父母不太清楚给其吃的药是治疗什么的,表示可能是稳定情绪的,感觉没什么作用。社工和他们充分探讨后,他们一个换了情感障碍专科医生。结果得知,孩子目前吃的是治疗多动症的药,药效主要是帮助其集中注意力,平时上学时早上吃,放假不需要吃。而之前一直是晚上睡前吃,因此服务对象晚上的精神状态特别好,睡不了觉。也由此解开了之前其晚上无法睡觉的重要原因。

(五)和学校的沟通

本个案由学校转介而来,班主任非常希望服务对象能尽快回校上课,整个过程中也多次和社工沟通,社工一开始感受到被催促的压力,然后把老师的关心转变成优势,和服务对象父母、老师共同沟通怎么样帮助服务对象回校上课。在跟进中评估服务对象短期内重返学校的可能性很低,社工及时和老师沟通,使其降低对社工和服务对象的期望值,面对当前现实情况。

五、成效评估及服务结果

本个案3个目标均达成。

1.服务对象自信心有显著提高,不再通宵打游戏,不仅经常主动找同学去玩,还主动卸载了喜欢的游戏,主动看书学习。和父母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

2.服务对象父母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能互相理解包容,改变了以往互相指责不满的沟通模式。

3.服务对象父母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方式,从“对孩子好”的目标出发,求同存异,更多地关心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

六、专业反思

1.服务计划:本个案是典型的精神障碍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者在计划实施中,充分评估个案情况,着重于服务对象个人和家长服务的介入。

2.服务方法:从个体辅导、家庭辅导、夫妻关系辅导,家校社三方会谈等多种方式运用。

3.服务策略:分别从服务对象、家长、学校、治疗多个方面介入。从优势视角出发,提升服务对象的自信心。

4.服务效果:目标达成理想。服务对象及家长和接案初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家庭功能趋于完善,家庭关系明显改善。

七、案例示范性

本个案在青少年精神障碍个案中具有典型性,孩子的问题是整个家庭的问题,青少年的工作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多个层面开展工作。本个案在此基础上,对情感障碍青少年家庭全方位介入服务,帮助整个家庭共同进步成长,使一个面临破碎的家庭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发挥家庭功能,使精神障碍青少年可以更好地康复成长。

八、案例创新性

1.本个案由于有一定难度,青少年社工普遍缺少经验,不知从何做起。因此,个案共由3名社工共同跟进完成。其中1名年轻社工主要负责和服务对象的沟通,以及日常和其父母的联系,并负责个案全程的跟进。1名资深社工主要负责和服务对象父母的工作。另1名社会工作者协助上门以及去学校时的服务。

2.本个案在整个跟进过程中用的是“去标签化”、“优势视角”、注重“情绪”和“认知”间的关系。把服务对象的问题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充分运用服务对象个人、家长、其他家庭成员、医生、学校的优势,协助服务对象及其父母运用自身的优势改变成长。

(投稿单位:广州市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