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组织发展 看“小巷总理”的变身记

王勇 2015-12-11 11:20   公益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提到社区主任、书记,身为公益人的你会想到什么?“小脚侦缉队”、“居委会大妈”,还是“小巷总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会变得和你一样,能够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手法,提到公益项目的操作比你还谈得头头是道,还能孵化社会组织?

提到社区主任、书记,身为公益人的你会想到什么?“小脚侦缉队”、“居委会大妈”,还是“小巷总理”?

对于公益人来说,很多公益项目要想最终落地,免不了和社区打交道,对社区主任、书记难免有所期待。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会变得和你一样,能够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手法,提到公益项目的操作比你还谈得头头是道,还能孵化社会组织?

这一点真的可以有!而且有很多!在最近正在举办的寻找首都最美社工活动中,一大批这样的社区主任正脱颖而出。

推动社区内生社会组织

社区是每个人生活的地方,虽说社区主任们是最接近居民的政府工作人员,但除了必要的行政事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的你一年里会有几次参与社区的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尤其是主任打交道呢?

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兴隆家园社区可不是这样。这里有居民5000多户、1.7万余人,居民来自祖国各地,人员层次差别较大,同时还有香港、澳门、台湾的业主,以及来自回、蒙、满等19个少数民族和美国、加拿大等22个国家的居民。原本更加难以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却在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秀芬的发动组织下参与到了社区工作中来。

由于居民层次差别较大,社区矛盾纠纷复杂多样,传统的社区调解已经无法满足社区调解的需求。在走访中,李秀芬了解到,居民中有许多专业律师,能否发动这些律师参与社区调解工作呢?在社区的组织发动下,2010年4月,11名律师居民自发成立了“律百和”志愿服务组织,这是兴隆家园社区第一个公益性社会组织。

兴隆家园社区流动人口女子读书社参与早期教育讲座

2010年10月,在区流管办的协调下,兴隆家园社区又成立了流动人口女子读书社,最初作为流动人口管理探索的新模式出现,后发展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读书社中有教师、主持人、律师等。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子读书社的才女们经常一起读书,又碰撞出许多社区建设的好点子来。“小葵花”早教俱乐部、社区跳蚤市场、“漂书”活动又应运而生了。

如此发展,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兴隆家园共诞生了“心相牵”企业联盟会、便民理发队、巧手编制汇、社区救援队、“金钥匙”督导组、“银龄家园俱乐部”等十余个公益组织,产生了“漂书”活动、好邻居“淘”世界跳蚤市场等社区特色公益活动。

“提出问题在居民,解决问题的资源是居民自己找,解决方案居民来出,具体职责也由居民承担,让居民参与决策、参与过程、参与成果分享。”李秀芬强调,过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靠政策、靠政府、靠社区工作人员,在人力物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需要充分发动社区内部人才,调动社区内部资源参与社区建设。

不仅如此,在公益组织越来越多后,居民们经商讨和研究,将原有的社会组织按照功能划分为五个部:分区平安部、为民服务部、文化创新部、志愿培训部和企业联盟部,以服务五个部为宗旨又成立了综合办公室,以上机构联合起来成立了“兴隆家园心连心社会组织联合会”,经过居民投票,还选举出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以及各分部的部长,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财务制度。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