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探索社工服务进社区
去年7月,从成都市田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引进的专业社工服务项目,在江阳区大山坪街道纪念标社区和山岩脑社区启动,成立了“乐善向阳,幸福江阳”——江阳区社会工作站。通过一年的实践,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群众受惠、政府减负的目的,提升了居民精神层次,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
破冰之举 政府购买服务的有益尝试
8月4日下午5时许,在大山坪街道纪念标社区一间屋子里,10多名青少年在江阳社工站社工的指导下,上“快乐五点钟课堂”。
“快乐五点钟课堂”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于5点钟开始,7点钟结束。课堂的主要功能是由社工站社工帮助社区青少年辅导晚间作业,同时很大程度解决了青少年下午放学后家长没下班无人照看的矛盾,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家长一致好评。
“快乐五点钟课堂”,是江阳社工站服务进社区众多项目中的一项。
“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项目进社区,在江阳区尚属首例,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江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社工站建设成为“一平台三基地”,即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共建共享平台,社区文化建设基地、高校志愿者服务基地、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一般性的工作让社工来完成,便于政府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抓大的民生工程,这既让社工们找到了工作,又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实现了群众受惠、民间组织受益、政府减负三方共赢的局面。”
去年寒冬,江阳社工站的社工在纪念标社区一次上门看望孤寡老人中,发现大多老人连围巾都没有一条,便决定为老人们编织“爱心围巾”。12名志愿者姐妹编织了一批毛衣、手套、围巾、帽子等过冬用品,分送给辖区内的60多名低保、留守、孤寡老人。“谢谢,谢谢,这个冬天我们不会冷了。”老人们戴上围巾后热泪盈眶,紧紧拉着社工们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互补之策 政府常规服务的有效补充
“他们时常都来看我,让我们这些孤寡老人也感受到了有儿有女的家庭温暖,生活过得很幸福,真的很谢谢他们!”大山坪街道纪念标社区八旬孤寡老人李石如的话,代表了众多孤寡老人感谢江阳社工的心声。
在街道、社区日常的政策性服务之外,江阳社工站为居民提供更多灵活、亲民的便民服务,主要聚焦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和特殊人群这四个重点,形成“社区工作人员+社工+社会志愿者”三社互动的工作局面,起到了政府常规服务的有效补充作用。
江阳社工站开展的青少年活动主要为课业辅导、文化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道德素质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等。妇女活动主要为醉美泸州舞蹈学习、佳木斯僵尸舞、民族舞、太极养生、古典乐器、“靓影”微电影拍摄等。老年人活动主要为全民健身、老年故事会、老年歌友会、棋艺比赛、书画展览等。同时,还组织策划了“健康晚霞老年生日会”、“孤寡老人靓汤计划”、“情满中秋、情溢巧媳”、“放飞快乐、全家总动员”等30多项综合服务活动。
“一年来,我们社工站开展了青少年小组活动48次,参加人数达5954人次。开展妇女小组活动45次,参加人数达21187人次。开展老年人小组活动30次,参加人数达169910人次。开展综合服务38次,参与人数达12632人次。”江阳社工站负责人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