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社工茶館”研討會论优化社工机构治理

2014-08-19 14:55   南方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由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社會工作師聯合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工作委員會和深圳福田區社會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南方社工茶館”第一期研討會在深圳社會組織總部基地舉行。

原標題:如何優化社工機構內部治理?

廣東社工行業在經歷了六七年的粗放發展之后,如何優化社工機構內部治理,從而增強社工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已經成為困擾當前社工機構發展的重要問題。

由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工作委員會和深圳市福田區社會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凝聚·分享——南方社工茶館”第一期研討會日前在深圳社會組織總部基地舉行。

本次研討會圍繞“如何優化社工機構的內部治理”的主題,從政府、基金會、社工機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交流,提出規范運作、定位清晰和加強策略規劃等是優化社工機構內部治理的重要措施。

  政府 規范運作是基礎

2007年底深圳市龍崗區被國家民政部列為全國首批社工試點地區,經過近8年的實踐與探索,龍崗社會工作發展初具規模,目前已經培育本土社工機構有9家,區外服務機構8家,共有社工738名,服務社區、學校、企業、殘障等18個領域。2013年和2014年,龍崗區還分別被國家民政部評為“首批全國企業社會工作試點城區”和“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范地區”。

龍崗區民政局副局長湯國平在研討會上表示,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規范化運作是社工機構發展的基礎。“龍崗區每年不定期開展對社工機構的資金、人員資質、服務水平等各方面的檢查評估,以確保機構的規范運作。”他說。

除此之外,通過人才提升增強社工機構競爭資本、及時應對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以保障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組織的正常運作、打造本社工機構的品牌服務、通過統一宣傳提升社工機構的組織形象等,都有利於社工機構內部治理,促進社工機構快速規范發展。

  基金會 明確定位提高競爭力

深圳市慈善會自成立以來,設立了7個“冠名基金”,策劃實施了近30項救助項目。目前,深圳市慈善會正在轉型,即將成立深圳市慈善基金會。深圳市慈善會秘書長房濤認為,在公益生態鏈條中,活躍著政府、企業、基金會、公益機構、社工機構等多種角色,所以明晰自身在公益生態鏈條中的定位很重要。

“基金會在公益領域中承擔著支持性的角色,具有金融服務等多種作用。目前的社工機構獲得政府方面的服務相對較多,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應該來自市場,經濟領域如此,社會領域也應該如此。這對於社工機構等來說,目前是一塊短板,如果包括社工機構在內的公益組織不能支付市場生存成本,那麼它如何在市場中競爭呢?”房濤說。

同時,她表示,社工機構應該是獨立法人治理結構,它的理事會應該能夠為機構的發展帶來增值支持。社工機構注冊資金可能不是很高,但是理事會要從政府、市場、社會各個層面能夠貢獻自己的核心資源幫助機構發展。

此外,社工機構要提高服務的專業水平,有自己的品牌項目。

  社工機構 有效運用策略規劃

成立於2009年的東莞市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東莞最大的社工機構之一,截至2013年底有工作人員223人,覆蓋南城、東城、塘廈、虎門等17個鎮街。該機構先后榮獲“全國先進民辦社會服務機構”和“東莞市4A社會組織”稱號,是民政部授牌的全國首批企業社會工作試點單位之一。

然而該機構在發展過程中,曾經一度陷入困境。該機構負責人劉玉平介紹,在機構運行了兩年多之后,機構治理遇到諸多矛盾,包括管理沒有系統概念、服務普遍趨向多元化、核心服務仍在整治中、專業要求越來越高而人才素質較低且流動性大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包括廣州、深圳正陽在內的三地正陽著手開展策略規劃工作,最終綜合三個小組的分析報告,形成正陽策略規劃之SWOT分析表,讓參與策略規劃的每一位成員了解和掌握機構的發展環境和自身條件。”劉玉平說。以東莞正陽為例,機構圍繞4個策略發展方向,明確中短期的主要工作任務,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一共成立11個行動方案小組各自推進工作。

“通過制訂和推行策略規劃工作,科學確定了機構發展方向,全體員工有了共同的發展願景,打造了一支有向心力的團隊,提升了管理人員的系統思維和管理技能,員工與機構同步發展。雖然離完善的機構治理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目前的治理模式已經為機構帶來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們相信能夠克服更多的挑戰和難題。”劉玉平表示。(記者 杜嘯天 趙新星)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