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工案例的反思

2014-05-08 13:3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工服务普遍存在持续性不足问题,需要增加项目预算投入、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来加以解决。

在一次公益沙龙上,听到了一个社工机构负责人介绍的案例,是帮助困难人群就业方面的。案主在社工的专业帮助下成功找好了工作,在超市做购物车回收管理。但一年后遭遇突发事件,案主与顾客因为购物车“违规”使用(顾客要将购物车推出超市范围)而争执不下,顾客投诉后超市方要求案主道歉,矛盾进一步激化、案主与超市彻底决裂。   反思一下,这个案例或许反映了当前社工服务普遍存在的一个持续性不足问题。在一个项目结案、阶段性目标达成之后,往往没有保持对案主状况的跟进与追踪,或者说最初既定的项目目标缺乏服务成效巩固保障方面的内容,从而导致案主问题出现反复。当然,这种情况也与项目自身预算投入不足有关,经费的缺乏肯定会直接影响“售后服务”的开展。   在上述案例中,其实社工对案主工作情况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与同事相处方面存在问题,是否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服务就不得而知了。另外在上岗之前,如果能预设出一些超市顾客潜在冲突场景并适当准备、演练,也有助于避免实际状况发生时案主一时冲动而乱了章法。就业困难人群找到工作、融入职场殊非易事,工作得而复失总是件憾事。案例项目投入经费的必要增长,加上社工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将有效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作者:中国立人)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