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 妇干+社工+志愿者 化解家事积怨

2014-04-01 09:20   信息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广州海珠区妇联引入专业团队主动介入各类家事调解,通过“妇干+社工+志愿者”模式,解开了很多当事人的“心结”,安抚了许多因家庭破碎而受伤的妇女,更化解了一批长期诉讼、重复诉讼,以小家平安集“大家”平安。


专家对家事调解的社工进行培训。通讯员供图专家对家事调解的社工进行培训。通讯员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艳 通讯员 钟玫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安稳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如何积极主动介入家事调解,化解积怨,考验着平安家庭创建水平。记者走访了解到,海珠区妇联引入专业团队主动介入各类家事调解,通过“妇干+社工+志愿者”模式,解开了很多当事人的“心结”,安抚了许多因家庭破碎而受伤的妇女,更化解了一批长期诉讼、重复诉讼,以小家平安集“大家”平安。目前海珠区平安家庭达到99.56%。

家事调解用情化解心结

“对于家事来说,最难的不是‘利’而是‘情’。”海珠区妇联主席简瑞燕这样感慨。海珠区妇联主导的“3861我的家”,以及后来参与的“心·晴·暖万家”家事案件调解项目,都是由政府购买服务,通过专业团队提供服务,化解家庭矛盾。简瑞燕举了一个例子,海珠区法院曾审理一桩普通的离婚家庭案件,但当事人之一陈姨因离婚产生了“被抛弃感”,案件结束后,陈姨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到区法院立案,并不断到区有关部门信访,4年里竟然立案40多件,而且对每个受理过她案件的法官一一进行投诉。后来,区法院找到了区妇联。区妇联引入专业社工对陈姨进行疏导。通过社工的了解,陈姨其实并不缺钱,而且还是高知识分子,只是离婚后“心理崩溃了”。后经过情感疏导和心理关怀,陈姨释放出郁积多年的情绪,也化解了与法官的“积怨”,她还给案件的经办法官们送上多面锦旗。

组建14人专家顾问团

海珠区现有家庭39万多户,存在问题的家庭约1000多户,占极少数。而对于更多普通家庭来说,海珠区更注重从源头预防“治家庭未病”。简瑞燕认为,健康的家庭文化,是家庭平安和谐的根本,海珠区妇联以“治家庭未病”为本,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大文章。在这方面主要通过举办“拥抱幸福”婚姻家庭经营大家谈、家庭道德讲堂等活动,宣传学习好夫妻、好婆媳、好父母的模范事迹。同时提升家庭成员素质,通过“父母大课堂”、“把家变哈佛”等系列活动,着力提升父母素质,增强他们培育和塑造下一代的能力。

巾帼志愿者成平安家庭帮手

在海珠区,平安家庭建设的工作还朝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们培养熟悉妇联工作的专业化服务队伍。采取‘妇干+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让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社工与长期从事基层妇联工作的妇干相互配合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典型家庭个案的辅导。同时,鼓励妇干队伍参与婚姻家庭咨询师、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等报考。2013年,海珠共有14名妇干取得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一定程度破解了妇联维权工作中专业性不足的难题。”

此外,目前海珠区登记在册巾帼志愿者3100多名,“这些志愿者绝大部分都是在社区,她们清楚社区发生的事情,一个家庭有事情了,可以找到她们求助帮忙,她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服务家庭。”

作者:黄艳 钟玫婷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