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助学计划,13年我们陪你一起成长

2019-04-01 10:01   协作者云社工微信公众号 投搞 打印 收藏

0

3月25日,协作者东四童缘的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儿童手捧竹篮,带着“我关心流动儿童上学”的海报与协作者之友的海报,穿梭在东城区东四地区,胡同里、菜店门前、街巷边、地铁口……都成为他们“摆摊儿”义卖的地方。

8岁儿童义卖手绘花瓶,支持流动儿童助学计划

3月25日,协作者东四童缘的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儿童手捧竹篮,带着“我关心流动儿童上学”的海报与协作者之友的海报,穿梭在东城区东四地区,胡同里、菜店门前、街巷边、地铁口……都成为他们“摆摊儿”义卖的地方。

竹篮里的义卖品,是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美丽花瓶。丙烯颜料通过孩子们的手,在废弃的玻璃瓶、饮料瓶上变成一幅幅稚嫩又可爱的水彩画。花瓶里的嫩绿的植物则是在协作者精心培育16年之久的吊兰。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协作者在线众筹项目流动儿童助学计划筹集项目款项。

微信图片_20190401105240

8岁的禹杰来自东四史家七条小学,当知道本周一下午,大家要一起上街为困境流动儿童义卖筹集善款时,原本要上小号音乐课的他思考之后,和妈妈商量决定要参与本次活动。他跟大家宣布说:“我周一不去小号课了,要去义卖花瓶!”妈妈看到禹杰和小伙伴们一步一步筹划义卖,将爱心付诸于实践,也在家长群里说“特别支持孩子的决定!”

活动前,禹杰用心绘制了爱心图案的花瓶,还和社会工作者及实习生姐姐一起,讨论义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模拟演练介绍流动儿童助学计划的方法,讨论在义卖小组里的分工。

在活动里,他负责拿海报,将小伙伴一起绘制的“我关心流动儿童上学”的海报贴在胸前,和小伙伴一起走在胡同里,相互配合着向社区居民介绍。

经过禹杰与其他小伙伴的努力,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共计为流动儿童助学计划义卖善款165元。

微信图片_20190401105252

流动儿童助学计划支持谁

流动儿童助学计划是协作者在2006年启动的资助城市边缘困境流动儿童上学的公益项目,由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困境流动儿童全部或部分学费,至今已累计发放助学款达893,207.58元,支持417名困境儿童开启新生活,重塑未来。

每一位儿童都由协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逐户走访核实,同时还邀请资助人参与走访、陪伴天使、资助金发放、外出交流等内容,在帮助流动儿童完成学业的同时,提升其沟通交流、社会表达等方面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401105317

流动儿童助学计划·背后的故事

2003年,打工子弟小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度想放弃,这位农民工的女儿想起在工地上卖苦力的父亲就想哭。张东梅,一位在国外从底层打工拼搏起来的跨国公司的高管,通过协作者知道了千里之外的小玲的故事。2003年9月,张东梅寄出了第一笔学费。如今,大学期间曾在协作者实习,并为农民工朋友提供咨询志愿服务的小玲已成为一名律师。

微信图片_20190401105754

2006年,为了让更多的“张东梅”与“小玲”可以牵手,协作者正式建立流动儿童助学计划。经过13年的探索,助学计划已从单纯的帮助适龄流动儿童完成义务教育,拓展为面向整个打工群体文化建设的流动儿童助学计划系列活动。

在中国,在我们身边,像小玲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现在付出的每一份爱心都在成就一个孩子的读书梦想,改变孩子的未来。我们也相信,无论多么贫弱,每个人都有助人的意愿和能力!

协作者流动儿童助学计划,让弱者有尊严地实现助人自助。

流动儿童助学计划有哪些流程?

微信图片_20190401105807

如何支持流动儿童助学计划

1、打开支付宝APP,搜索: 流动儿童助学计划,进入项目页捐款;

2、关注“协作者云社工”微信公众号,点击“加入我们”,报名成为志愿者参与困境儿童家庭走访,报名成为陪伴天使,成为困境儿童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3、扫描以下二维码,成为协作者之友,支持协作者开展更多公益服务。

微信图片_20190401105911

流动儿童助学计划·成长故事

小磊:你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命运

小磊,11岁,是协作者持续资助了3年的男孩。

“你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命运,脾气暴躁的妈妈逐渐变得温柔,从前那个速度很慢的我变成了速度很快的我,谢谢你们!”在南京协作者2016年新年联谊会上,小磊分享流动儿童助学计划带给他的改变。

3年前,社会工作者来到小磊家走访时得知,小磊在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性格沉默、不善与人交流,与妈妈相依为命。小磊妈妈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本就艰辛,为了他的学费和补习费用,妈妈一度同时打3份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

因小磊缺乏母亲的陪伴,而妈妈要承担起整个家的压力,彼此不能相互理解,母子矛盾重重。通过社会工作者多次介入,小磊成了流动儿童助学计划的一员,除了能够享受小额助学金减缓学费压力,社会工作者还为母子俩提供亲子关系辅导,并邀请他们参加各类公益服务活动。

现如今,小磊和妈妈都是协作者的志愿者,他们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走进更多身处困境的家庭,为同样处于困难和迷茫中的父母、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支持他们。

于雪凤:从受助流动儿童到爱心志愿者

“走在社区中,你会看到坐在路边写作业的孩子们;你会在废墟土堆上看到游戏的他们;你还会在装饰城的长椅上看到写作业的流动儿童。”于雪凤这样总结她童年的生活环境。

于雪凤,今年18岁,老家在安徽,4岁的时候就跟着打工的父母到南京生活学习,当时住在建邺区的一个城中村里,如今是协作者的一名志愿者。

在于雪凤的记忆中,她当年所住的社区,聚集了大量流动人口,每个流动人口家庭居住的基本是1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社区里也没有安全的娱乐设施与场地,垃圾、臭水沟、废墟土堆时常可见。

“不过,我的童年还是比较幸运的,家门口有个协作者‘新市民之家’,有很多图书可以看,可以打乒乓球,还有社会工作者姐姐辅导作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还能找她们谈心,那里很有安全感,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于雪凤说。

虽然在“新市民之家”只呆了两年,对于小雪凤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后来,于雪凤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并在业余时间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协作者从事服务儿童的公益工作。

来自困境儿童家长的反馈

魏红勤【安徽砀山籍在宁务工者】:协作者已经连续两年每个学期来到家里,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了我们。我和孩子们还参加了免费体检、夏令营、绘画、健康讲座等活动,还给我们捐赠爱心书籍、衣服。我真的很感动,等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不忘协作者大家庭,因为从您们身上得到在别的地方从来得不到的温暖。

来自助学计划走访志愿者的反馈

陈寓理,北京大学学生,2019年3月参与助学走访。她说:尽管面对着来自生活和家庭的各种压力,小静却显示出超凡的乐观和坚韧。在妈妈生病的时候,她主动打水、煮饭;她落落大方,面对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毫不怕生;她自信而大胆,坚持着对英语和舞蹈的乐趣;她懂事聪颖,学习上主动请教,成绩出色。“生活以痛吻我,让我报之以歌”,也许小静还无法意识到生活之痛,但她在童年就已经展现出的健全善良的人格,一定会成为她最坚强的盾牌。

胡延虎,企业志愿者,2017年3月参与助学走访。原来我不曾想到会是这样,我们的一次拜访会让一个家庭如此感激和亲切;原来我不曾想到会是这样,一学期600元的资助对一个家庭是如此的重要;原来我不曾想到会是这样,真的有一群人,没有任何企图,无所畏惧地在做着社会公益;原来我也不曾想到会是这样,我曾经抱怨过的痛苦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所以,我也会更加的热爱生活,与众多热心的朋友一起,用爱心将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江河。

从2006年启动流动儿童助学计划至今,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每年定期走进城市边缘的困境流动儿童家中开展走访、救助,目前已探索出“困境儿童发现-陪伴天使志愿者培育-困境儿童家庭走访及评估-困境家庭资助及陪伴成长服务”的救助服务体系。

  • 关键字
  • 儿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