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和视察上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加强上海市社区工作者作风建设和为民意识,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廉洁守纪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在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的大力支持下,2025年上海市社区工作者党员骨干培训班于9月1日至5日在沂蒙干部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市16个区的社区工作者党员骨干和部分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基层治理工作同志,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选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具有特殊而深刻的意义。革命战争时期,百万沂蒙人民奋勇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并强调“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开班动员强调,全体学员要深刻把握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核心内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增强社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强化居村自治,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推动社区治理更加贴近群众、务实有效;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培训班运用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影音党课和研讨交流等教学方式,多维度展现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以及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风范,着力提升学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沂蒙干部学院徐莹教授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王成娟教授系统讲解《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独特历程及启示》,山东省委党校张书林教授精彩阐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沂蒙干部学院何非教授深刻分析《刘少奇1942年山东之行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李敬学教授专题讲解《为政之道 以德为先——习近平“政德观”的传统文化意蕴》。专家课程理论扎实、联系实际,为学员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期间,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全体学员集体收看了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大会实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学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赴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纪念馆等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英烈亭前,学员们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沂蒙红嫂纪念馆,通过红嫂后代深情讲述和《沂蒙六姐妹》影音教学,深切感受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在华东野战军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和红歌教学,体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学员还参观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和临沂市规划展览馆,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交相辉映的魅力。
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五个专题展开分组讨论,重点探讨:如何以沂蒙“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群众工作方法,推动超大城市社区“分类走访”更具温度与实效;如何借助沂蒙“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支前智慧,优化社区“楼组自治、社区协商”的组织动员效能;如何以沂蒙“攻坚克难、务实担当”的奋斗精神,提升“小事快办”难题攻坚能力;如何将沂蒙“党建引领、党群同心”的红色基因,赋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如何学习借鉴沂蒙“去虚务实、聚力干事”的优良作风,在我市持续为居村减负基础上,把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更加务实有效地用到为民服务中去。
学员们紧密结合上海超大城市的特点和社区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深入探讨如何将红色基因有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的实际能力,增强了做好新时代基层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本次培训获得参训学员的广泛好评。大家普遍认为,培训不仅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更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要将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宝贵经验带回上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上海社区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