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无想寺社区位于主城区南面,距城区约有5 公里,社区总面积9.8 平方公里,总人口2830 人,下辖14 个居民小组,4 个支部,82 名党员。因政府规划,无想寺社区进行了部分房屋拆(搬)迁工作。拆(搬) 迁后的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周边环境卫生也不能满足美丽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因此,无想寺社区联合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如何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为切入点,振兴无想寺社区,探索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项目开展前,社会工作者对无想寺社区进行了深入走访,了解社区情况,评估居民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但缺乏议事平台。相对于溧水区其他社区而言,无想寺社区的居民关系较为亲密,每当社会工作者随口提及社区的某一户人家,其他居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甚至可能还有亲缘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大多数居民都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更美丽、更舒适的社区。但是,由于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也不善于总结提炼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且他们更愿意在饭桌、茶桌上和街坊邻居讨论社区相关事宜。正是由于这个现状,促使社会工作者以“茶馆”的形式建立无想寺社区居民协商平台。
从共建延伸到共饮共赏共议
“流动的茶馆”其实就是社区居民的一个非正式小型议事会。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社会工作者首先走街串户了解收集居民关心且谈论最多的话题,然后寻找社区内适合聚集商议的地点,最终形成居民集中的意见,交由社区党组织处理和解决。
共饮家乡水。通过社会工作者的组织和联络,无想寺社区居民、党员、居委会成员等坐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喝着家乡的茶水,商量家乡的大小事。
共赏家乡舞。每次茶馆召开社区会议或者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都会邀请社区娱乐宣传志愿者服务队来表演家乡的舞蹈,营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社区环境。
共议家乡事。首先社会工作者引导社区居民针对本次茶馆活动的议题进行讨论,并邀请社区党员将讨论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成若干条;其次,社区党员将归纳汇总的问题向在场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提问;最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解答居民们的疑问,并且向居民征求问题解决的意见。在这期间,居民们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要求居委会工作人员给予回复, 对于一些无法立即回应的问题, 社区居委会将在会后进行讨论并在下一次茶馆会议中进行解答。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负责将在茶馆会议中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汇总,公布于社区的公告栏中。
从孤立无助到八方支援
2018 年3 月,“ 流动的茶馆, 田园的乡韵”第一次主题活动在无想寺社区沙坂村一名党员的小院中拉开了帷幕。一名社会工作者特意准备了青花瓷茶具,配上志愿者刘阿姨带来的香味扑鼻的红茶,在悠悠的茶香中,活动准时开始。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把居民的思绪带回了过去,这是居民管老师特意准备的曲目,当他知道社区举办活动时, 就专门从单位请假两个小时前来表演。几首经典的歌曲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几乎所有居民都在齐声合唱。
载歌载舞后,居民们回忆起过去在田地里劳动的场景,有感而发。“以前真的最怕下雨天,因为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穷得叮当响,在邻居一把米、一把面的接济中过日子。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我们才算真正走出了贫困。” 党员胡大姐感慨地说到,现场的居民几乎都湿了眼眶。这时,有位居民提到了张奶奶,因为儿子坐牢, 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张奶奶独自承担起抚养孙子的责任。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老人一家的生活捉襟见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各种资源,最后有一家爱心企业愿意每年赞助2 万元的生活费。同时,社区党员王大哥也自愿一对一帮扶张奶奶一家,承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孩子的学习上,都会予以一定的照顾。在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影响下,7 名党员志愿者跟社区困难家庭成功结对。
从“三臭”到“三有”
2018 年4 月12 日,“流动茶馆” 走进无想寺社区的任家园和黄家庄,浓浓的乡韵,就在一茶一舞, 一歌一曲,一村一事中弥漫开来。
舞尽歌平后,居民们在社区党员的引导下谈起村中的的环境问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三个问题:门口的水沟、厕所和生活垃圾,这是目前居民最头疼的“三臭”。另外,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以及公共车站是居民们最期盼的四大需求。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鼓励居民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大家给出的看法和建议还真不少。例如, 可以把社区入口处的池塘填平,建一个公共的活动空间;用木板把水沟和茅坑盖住,或者直接改造排污系统,使用抽水马桶;组织志愿者宣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的理念,对把居住环境搞得好的家庭给予奖励。在场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针对社区居民提出的环境问题及时给予了回复,承诺将采纳部分居民提出的可行性建议, 对黄家庄、任家园的环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整改,并邀请社区居民以及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治理。热烈活跃的讨论之后,社会工作者做了任家园、黄家庄“五好文明家庭”的动议,居民们一致认为评选“五好”家庭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短短的时间里,杯中的茶水一次次被斟满,一张张白纸上记满了大家的心里话,在场众人意犹未尽。
茶馆活动结束后,社区居委会和社会工作者就立刻行动了起来,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黄家庄、任家园社区入口处的一个受污染的水塘已经填积完毕,居民活动场地正在建设;任黄庄的下水管道已经升级改造完成,所有居民家中也即将换成抽水马桶; 村中的旱厕已经全部被填堆掩埋, 并将建设新的现代化公共厕所; 卫生文明户和“五好”家庭评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区居民在看到治理成效后纷纷表示茶馆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希望能一直举办下去。
从无人治理到多方参与
“流动的茶馆”模式在无想寺社区的成功实施与推广,离不开无想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是党建引领社区改变与发展。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发现,社区治理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无想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较弱的难题,社区党组织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党员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党员同志们先行参与到治理中来, 恰当合理地利用社区居民的从众心理,并积极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从而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治理中来。二是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资源,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在“流动的茶馆”活动中起到了纽带作用,从前期的宣传工作,包括动员社区居委会、党员和居民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到活动中的组织和协调,以及最后的服务跟进和社区倡导。纵观整个服务过程,社会工作者是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之源,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居民的话有处说,说出的话有回应”的平台。三是社区居委会做到了“群众有呼,社区有应”。在居民心中, 社区居委会其实代表着政府,因此,居委会的做法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无想寺社区居委会始终坚持“为居民服务”的原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取行动回应居民需求,进一步深化了“流动茶馆”的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