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手册: 尊重 请从称呼开始......

英杰 2015-05-28 09:49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其实他们也是需要从称呼开始就得到尊重,而社会也需要和他们一起去为他们的正常生活而努力,而不只是他们个人的责任和苦苦挣扎。好吧,各位社工同仁,如果你同意请与我一起,不再使用“残疾人”这个称呼,尊重,请从称呼开始!

我是一名残障人士,因为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认同和对残障群体的热爱,让我成为了一名为这个群体服务的社工。在我成为社工之前,我总是觉得“残疾人”的称呼有些刺耳,但也没有多想,可能都已习以为常。在我成为社工之后,社工的平等、接纳、非标签的理念,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为什么“残疾人”这个称呼让我觉得不太舒服,残疾就像是一种标签,给一个人下了一个定论。

一个称呼是可以见证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的,这点相信大家都赞同,举个例子,现在称呼从外地过来广州打工的人为“新市民”或者“新广州人”,以前但凡从外地来到广东的,都叫“唠佬”,后来改成叫“农民工”,再到叫“外来务工者”,这一称呼的转变说明了时代在进步,人与人之间更加尊重。同样残障人士这个群体随着社会进步,也需要寻找一个适合他们的称呼,以前用的是“残废人”, 意思就是只要是残缺了,人就废了,换言之残缺之人便是废人无用之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换成了“残疾人”,残,是一种疾病,你残了,你就是有病,是你自身的问题。但是,残,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且不应该仅是个人问题,应该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比如我小儿麻痹,是社会的医疗设备不够好,或者医疗水平不高;我车祸致残,是社会的交通制度不够完善,或者交通工具的安全度不够;就算我坐轮椅、用拐杖,如果这个社会的无障碍设施够完善的话,残障人士的出行不会有任何的障碍。所以,残,只是身体某项功能的缺失而导致某方面的障碍而已,是这个社会给予他们的障碍,不仅是残障人士本身的问题。但是目前在很多人的眼中却不是这样认为,他们觉得你残疾了,是你自己或者家庭的事情,与社会无关。记得一位残障同学跟我讲起自己在坐公交时的一段经历,她拿着残疾证上车,并享受半价优惠,想着这是为公司办事需要报销就去拿车票报销,却遭到司机的拒绝,司机大声的对她说:“残疾人坐车都优惠了,还想着拿车票”,此刻,全车的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她身上,让她非常难堪。我不知道司机为什么拒绝她去拿车票,或者司机会觉得残障人士坐车享受优惠已经是对这个群体最大的恩赐了,凭什么还要拿发票?又或者司机认为残障人士怎么会有工作呢,为什么还要报销。这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是却又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参加很多培训和交流,都会听到部分培训者或同工用到残疾人这个称呼来称呼残障人士这个群体,我觉得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或者残障人士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再使用这个称呼了,因为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当中就包含“接纳”“尊重”“包容”“去标签化”等元素,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好的称呼出来之前,我建议使用“残障人士”这个称呼,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称呼,或者也可以将残障类别分开来称呼,如肢体残障者、视力障碍者、言语障碍者、智力障碍者、听力障碍者、精神障碍者等,这样称呼充满了对残障人士的尊重,至少我作为一名残障人士,听到这样的称呼都觉得很舒服。除了“残障人士”这个称呼之外,还有一些称呼我觉得也是可以的,比如伤健人士、弱能人士、复康人士等等,其实,在广州大部分的社工或者家综在残障人士的称呼上已经做的相当人性化了,比如有些同工称呼残障人士为“老友记”“折翼天使”等,这些名字确实没有歧视之意,但也不适宜广泛使用,因为这些名字容易让人混淆概念,比如“老友记”这个称呼,广州的街坊好朋友之间都称呼“老友记”,这样显然不太妥当。

对于称呼,其实也有部分残障人士不太在意的,同样道理,也没有很多农民工在意大家怎么称呼自己,他们在意的是周围的人怎么对待自己,但是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不能因为他们不在乎就放弃为他们争取,因为一个称呼可以体现一个社会的文化和理念,这是社会的进步,这是尊重的起点。记得在一次在座谈会上,我还专门就“残疾人”这个称呼和残障人士共同探讨,他们表示怎么称呼都都无所谓,只要不要嫌弃我们就好了,但我感觉并不是他们不关注、无所谓,而是他们也被这个强大的社会化给压抑了,他们已经“逆来顺受”惯了,从小到大,自己就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社会给予的各种标签,“无用”“傻子”“聋子”“疯子”等,让他们无力反抗,但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其实他们也是需要从称呼开始就得到尊重,而社会也需要和他们一起去为他们的正常生活而努力,而不只是他们个人的责任和苦苦挣扎。好吧,各位社工同仁,如果你同意请与我一起,不再使用“残疾人”这个称呼,尊重,请从称呼开始!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