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抑郁症妇女走出黑暗,重拾生活光芒

刘盛爱 2025-08-19 16:2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小霞今年33岁,有两个女儿,因为抑郁症情绪崩溃想要拿刀结束自己生命,而报警求助。派潭双百社工联合社区、村委、妇联等多方在危机模式下紧急介入,帮助小霞获得撕开黑暗与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我的人生真是糟糕透了,怎么嫁到了这样一个老公,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这是与她见面时,她神情沮丧,情绪低落,抱怨着周围的一切,向我们传递自己结婚后的人生底色是如此黑暗。她叫小霞(化名),已婚,今年33岁,有两个女儿,因为抑郁症情绪崩溃想要拿刀结束自己生命,而报警求助。派潭双百社工联合社区、村委、妇联等多方在危机模式下紧急介入,帮助小霞获得撕开黑暗与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一)生活如此糟糕,像是黑暗的牢笼;

初见小霞时,她身材瘦小,显得十分憔悴。我们告知了来访的身份和目的,小霞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倾诉自己的糟糕情况和经历。小霞是外地嫁到派潭,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八岁,小女儿两岁半。2025年,小霞与丈夫二人登记结婚,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婚后,小霞成为家庭主妇,承担起照顾两个女儿的重任。家庭的经济来源全靠丈夫做快递员的工资,小霞只能依赖丈夫每月给的生活费用。小霞的丈夫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内向,日常有赌博的爱好。他曾让小霞向娘家借钱说是要贷款买车,没想到这笔钱却被拿去赌博了。从那以后,小霞再也不敢向娘家人透露自己的生活状况,生怕给娘家带来麻烦。不仅如此,小霞的家公对她也十分苛刻,经常欺压她。煮早餐时从不给小霞留一份,更别提帮忙照顾孩子。无奈之下,小霞只能在外面租房住。而近期引起小霞有自杀冲动想法的导火线是刚刚搬到的出租屋让小霞非常压抑。出租屋二楼是一个比较老旧的房子,相对昏暗和潮湿,墙壁也比较破烂,有发霉的迹象。小霞哭诉:“我一开始以为自己翻新一下就好,没想到老公不靠谱,最近还因为无证驾驶被拘留了,小女儿有时候又不听话,身上又长湿疹,一遇到这些问题我的情绪就会非常崩溃。”

建立关系,协助小霞撕开黑暗的裂缝,看到星光点点

面对小霞的困境、压力和痛苦,社工感受到小霞最缺的就是关心和支持。在她情绪崩溃的时候,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情绪宣泄口,也没有一个可以信任依靠的人。社工接到社区的转介后第一时间就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探访,耐心聆听小霞的倾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经历过照顾孩子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小霞似乎找到了同频的人,感叹地说了一句:“还是女人理解女人”。社工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联合跟进让小霞第一次有了被理解的感觉。社工鼓励她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状况,正面对待问题,同时勇敢地走出阴霾。另外,社工识别到目前的居住环境是小霞情绪崩溃的一个重大因素,建议小霞寻找另外合适的出租房。小霞也表示赞同,并与社工们互加了联系方式,建立了信任的关系。

接下来,社工们开始多方联动,为小霞提供全面的支持。小霞自己也非常积极主动,她会寻找一些公开文件的租房信息,并向社工咨询。社工联动社区妇女主任帮助小霞了解公租房的信息,但由于她是村里的户口,不符合申请条件。于是,社工给她推荐了一些比较新的出租房信息,供小霞参考咨询。社工还积极对接妇联的专业心理咨询资源给小霞。然而,小霞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在社工介入后,她感觉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便拒绝了妇联链接的专业心理咨询资源。社工们尊重她的决定,并继续关注她的情况。但是社工清楚,小霞的情绪起伏不定,她内心当中那个抑郁的小魔鬼,随时还会因为其他因素而跑出来。

二次危机爆发,社工及时介入加速危机的解离;

果然,过了两天小霞爆发了第二次情绪危机。这次是因为与邻里产生的冲突。小霞在半夜两点发信息给社工:我真是受不了了,大半夜的隔壁还有刮墙的声音。这肯定是隔壁的老太婆对自己的报复。“我现在随身带着一把小刀,我现在学习看着对方心脏在哪个位置。真的把我逼疯了,我真想一刀刺过去。”社工看到信息后及时回复小霞:“非常理解你失眠产生低落又不安浮躁的心情,千万不要冲动,想想你两个可爱的女儿还需要你照顾呢,关于隔壁刮墙的声音,我们一起与邻居沟通,看看是个什么情况行吗?”社工感受到小霞这时非常焦躁,一直询问社工怎么解决。另外,也开始表现了对社工的不信任,一直称我们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社工表示要过去了解实际的情况后才能进行调解,社工紧急联系了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并反馈了该情况,同时联系了一名与小霞老家相同的社工,一起上门跟进了解具体情况。

社工介绍了同是潮汕老家的社工,相同的语言,让小霞防备心降下了不少。社工积极地倾听小霞的感受,陪伴在她身边,让小霞压抑的情绪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小霞哭着把藏在身上的小刀拿了出来:“我也不想这样的,可是我真的太难受了。”社工安抚并给予了小霞拥抱,表示理解。在及时地给予支持安慰后,小霞平复了心情,开始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也觉察到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想法。社区工作人员也积极走访邻居了解具体情况。邻居表示自己前几天也大半夜听到她敲敲敲的声音。本来看到她想提醒一下她,谁知道她眼神像要吃人一样。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地说了小霞的情况,希望邻居可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不要相互报复。邻居说,老房子本来隔音就不好,受不了就让她搬好了。社区工作人员向社工反馈了具体的情况,两边都各执一词。

鉴于小霞的不稳定情况,社工提议先离开这个环境几天。社工询问她是否能回村里居住几天,小霞一口便回绝了。经过引导,后来她说到自己广州有一个妹妹,可以联系妹妹那边。同时,社工也建议案主去精神科医院,看看具体的抑郁情况,接受专业的问诊和治疗。小霞冷静下来同意了社工的建议。随后,社工便联系了村委的工作人员,让其接回到爷爷家中,安置两个女儿。

经过了一个早上的陪伴,小霞情绪得到了恢复。下午社工全程陪同小霞就诊,经过医生诊断,小霞被断定为中度抑郁症,开了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随后,社工发现小霞精神恍惚,称自己连怎么打车都不会了。社工便帮助小霞打车到广州妹妹家,同时保障小霞与广州妹妹取得了联系。直至晚上8点35分,小霞顺利到达广州妹妹家中。

危机解除,阴霾逐渐消散;

经过多方联动和危机介入,小霞居住在妹妹家中两天后,社工联系小霞了解情况。小霞情绪稳定了很多,在妹妹的开导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还会帮妹妹打包店铺的东西。对于医生开的药,小霞觉得吃完后自己反应很缓慢,所以后面几天都没有吃。社工也尊重小霞的决定。社工察觉到,小霞慢慢恢复了理性有了判断的能力,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身边还有关心她的人和可以依靠的力量,逐渐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走出黑暗的牢笼,重遇生活光芒;

小霞是非常爱两个女儿的,她意识到要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坚强、乐观的榜样,让她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小霞在妹妹家中暂住了一个星期回来后,积极地寻找到了一处新的出租房,价格与之前的一样,不过环境非常宽敞而且干净。同时,小霞也意识到自己与社会脱节太久了,渴望找一份工作,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小霞说:现在小女儿两岁半,已经可以去上托管了,如果自己有一份工作,就可以把自己的这份工资帮补到托管费用。了解到小霞自己的想法后,社工积极为小霞寻找附近灵活性比较强又符合小霞自身技能的工作。最后,小霞找到了一份制衣厂的工作,小女儿送去了托管。

小霞的故事,就像一首充满波折的乐章,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重拾希望。社工们用自身专业和爱心,为小霞撕开了一道黑暗的裂缝,投入了一丝微光。而小霞自己,也在努力地走向光明,迎接新的生活篇章。未来,她将带着这份勇气和力量,继续前行,为自己和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供稿:广州怀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潭镇社会工作服务站 刘盛爱

  • 关键字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