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社区的资产建设 —以P社区为例

刘盛爱 2021-07-21 09:23   广州怀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在西方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代表着社区发展模式的转换与实践创新。与传统的“需求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不同,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强调以社区资产为出发点,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建立良好的外部联系,持续地促进社区自身发展。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在西方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代表着社区发展模式的转换与实践创新。与传统的“需求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不同,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强调以社区资产为出发点,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建立良好的外部联系,持续地促进社区自身发展。

二、背景描述

   P镇属于农业山区小镇,是增城区北部最大的山区镇,拥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农业、土地资源等。但P镇由于地处增城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山区镇就业的机会较少,许多青壮年为了养家活口都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地区青年的外出工作和读书,导致留下在P居住的群体,以长者、妇女、儿童为主。该镇总面积289.5平方公里,该镇有总人口88956人;辖3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据民政部提供的数据,P镇长者有12536人,占人口总人数的14.1%,低保人数有1480人、三无及五保人数有353人。(2021年6月)残疾人联合会提供数据,残疾人士2804人,占总人口数3%。经过社区的调查分析,P镇社区主要的两大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二是弱势群体照顾支持不足。

三、资产为本理念下的社区介入

(一)社区资产的建设;

1.盘点社区资产;根据已有的资料,熟悉社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和人口状况,掌握社区的相关资源,包括有形的资产:自然景观、农品特产、公共设施等。无形的资产:客家文化、传统手艺、人力资源等;

以下根据台湾社区营造资产分类进行P社区资产梳理:

个人资产          

竹艺编制

灰雕(范毅强)

花灯制作(刘家村梁氏)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

木雕

 

 

 

 

 

文化资产         

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

客家山歌

舞貔貅(客家狮)

舞春牛(以樟洞坑村为代表)

舞渔灯(双合寮村)

舞凤鸡(黄洞村)

 

 

 

 

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

地方人民政府

文化站

社工服务站

颐养院

星光老年之家

妇女联合会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山歌协会

广州利康服务中心

康园工疗站

环境与物资资产    

白水寨

大丰门森林公园

高滩温泉

石马龙湿地公园

牛牯嶂(增城最高峰)

邓村石屋

高村腊田布熊氏宗祠

红色旅游基地

下圩老街

乡村景色

产业资源         

竹编盖仔粉

迟菜心

凉粉草

荔枝

烧鸡

山水豆腐花

番薯

密石村柿子

白茶

万家旅舍

 

2 . 激活社区资产:项目通过“最美摄影”“手绘乡村”“农产品宣传推广”等多样化的社区活动,让村居民参与到以上的一些社区资源探索中(即从资产的视角出发介入社区),比如特色的景点、本土的特产:葛丸、蜂蜜、荔枝等,推动社区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化。

(二)社区村居民能力的提升;

以人为本,共同参与:从P镇群体结构分析,P镇人口步入老龄化社区,居住人群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弱势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社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村居之间因资产的不同,发展步伐也不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的实践理念聚焦内在取向,在社区资产的基础上,项目聚焦社区中的人(即使是社区中的的弱势群体),因此,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社工积极挖掘低推动保家庭、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参与到社区活动中。

组织培育、资产纽带:项目社工挖掘一批有传统手工艺的当地老人、妇女组建一支传统手工队、挖掘年轻一代的高校学生组建资源探索队,通过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她们的社区参与,在此过程中提高村居民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推广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资源动员能力等(即强调社区村居民自身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

(三)资产关系网络的构建;

建立关系,搭建桥梁:各种资产之间必然存在着单向或双向、多向的联系。政治资本,在目前社区社会治理方式仍是以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但也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即关注关系的构建)。社会工作在社区的介入在政府、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等多方资源力量的联动、整合,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我们需要考虑各资源主体的利益,权衡其利弊,推动各资源主体往一致的方向性前进,项目通过开展“公益助农”“心愿点亮”等形式的活动,搭建公益支持平台,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强化关系网络的构建,从而为社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良好的途径与方法。

四、项目成效

(一)成效一:村居民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内在资源得到挖掘

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如“手工葛丸、艾糍果、标志景点”等,促进了村居民的社区的参与,让社区的资源得到盘活,形成了一份社区资源手册。同时推动了21人成为队伍志愿者,为项目的推动凝聚了队伍力量,队伍在资源的推广和宣传成了重要的枢纽及内在力量。

(二)成效二:公益资源得到调动,山区支持得到加强;

项目积极的撬动内部的资源:如本土志愿者资源,链接外部的资源:如义诊资源、物资资源,让山区部分资源的短板通过内部力量得到转化支持。乡村振兴是农村必然坚持的发展道路,农业农品是山区主要的资源,在“助农”方面,项目积极寻找合作组织,当地政府机构,助力滞销农场、农民的鱼翅瓜、荔枝、蜂蜜、葛丸销售,共获益金额3250元。

(三)成效三:参与平台初步得到搭建,关系网络得到加强

以社工为引导,村居民为主要参与者,本土服务队为推动者,社区公益资源为载体,各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为主要支持者的社区参与平台初步建立。项目定期积极与各方主体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在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搭建本土志愿队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政府机构与村居民的关系等,在参与中搭建了每个元素的网络并为互为支持。

五、结语

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中重视优势视角看待社区,认为每个人或社区均是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强调社区村居民的“增能”,所以,社工在项目介入过程中,弱化看待社区的问题视角,把资产作为基础,发挥调动和联结的作用,激发社区资源并链接外部资源,期望能从新的思维模式,新的视角理念下,去促进问题的解决。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与探索,成效也未能显著,但是打破传统的思维与方式,从另外一个切面来进行实践与探索,正是我们社会工作一直走的道路。

广州怀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作者:刘盛爱

整理:黄彬峰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