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起来别“漾”好看--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介入智力残疾未成年遭性侵救助

冉燕 2020-12-28 10:2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年来智力残疾儿童遭受侵害的案件越发频多,大多是熟人作案存在侥幸心理,案发时往往选择直接报案的较少,取证较难,更加严重的侵害了儿童的合法权益,性质恶劣。被害人救助是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司法领域的重要服务内容,社工针对未成年人被害人及家庭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从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支持其恢复社会功能。

被害人救助是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司法领域的重要服务内容,社工针对未成年人被害人及家庭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从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支持其恢复社会功能。2017年至今,重庆市万州区薄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经承接过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忠县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奉节县检察院、重庆市城口县检察院的转介,为六名性侵被害人提供性侵疗愈,累计三十余名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司法矫正个案服务。

侵害发生,伤“漾”身心

漾漾(化名),女,2008年3月出生于广州,跟随父母务工在当地学校就读,但由于智力残疾,学习能力较差,只能认识部分汉字,相较于同龄儿童无自我防护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不足,2020年随母亲回万州老家居住。

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漾漾被亲姨夫在自己家卧室中性侵。被告人明知漾漾是未满14周岁且智力发育迟滞的幼女,趁其家中无人之际,对漾漾实施强奸。没有性侵害意识的漾漾在被告人的威逼警告下不敢告诉母亲,当实施第二次侵害时,被告人用手摸被害人大腿内侧时被漾漾用手推开被告人的手表示反抗,被告人害怕漾漾母亲发现而离开,母亲发现漾漾的异常并进行追问,母亲意识到漾漾受到侵害后立即报警。

漾漾在遭受侵害之后精神状态极差,缺乏安全感,不敢一个人睡觉,变得沉默寡言,独自躲在房间,不愿与母亲之外的人接触;在饮食上饭量减少,食欲不振人变得更加消瘦。

建立关系,析“漾”需求

漾漾母亲报警立案后,万州区人民检察院立即联系并委托薄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对漾漾开展救助工作。社工与漾漾第一次见面时,漾漾精神状态极差,依偎在母亲的身上,当社工试着与漾漾交流时眼睛不敢直视社工,低着头,小声地一问一答,见状社工与漾漾母亲进行简单交流,得知漾漾喜欢绘画和《小公主苏菲娅》动画片。社工尝试着用绘画和动画片的话语引起漾漾的关注,漾漾开始和社工有试探性地交流,开始慢慢地回应社工的话语。

通过前期社会调查和接案观察,社工发现漾漾有以下特征和需求:

一是存在沟通障碍,平时家人忙于工作只关注到漾漾的吃饱穿暖没有沟通引导,导致漾漾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在案件发生后,变得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在与陌生人交流时很依赖母亲,不敢交流,需要增强漾漾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是存在理解和认知障碍,在警官询问过程中,漾漾沉默着,身体颤抖着,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角,无法进行完整准确、有逻辑性的描述案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经过,对性侵缺乏实质性的理解,母亲见状变得焦躁和愤怒,大声怒骂着,母女俩抱头痛哭,需要提高漾漾的生理健康知识和自护能力,缓解母亲的焦躁情绪。

三是存在智力障碍,但等级不明确,没有做专业的鉴定。案件发生后,更是精神不济,食欲不振,身形消瘦,需要保障漾漾的身体健康。

四是缺乏安全感和支持,漾漾今年回到万州老家,对周围环境很是陌生,除了家人没有其他同龄伙伴。在案件发生后,失去对亲戚的信任感,除了母亲谁都不愿意见,独自躲在房间里,缺乏心理支持。

社工与漾漾母亲商定,固定时间上门对漾漾做心理辅导,社工与漾漾家庭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社工对漾漾的个体情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母亲无业在家全程照顾,家庭氛围良好;父亲和姐姐在外地务工,家庭经济一般,暂无经济困难;检察院和社工及时介入,提供帮教服务,给予母女俩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漾漾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能记住社工的名字,愿意与社工走出房间,在客厅绘画看动画片做游戏,主动与社工的交流多了起来。

实施帮教,护“漾”成长

良好的关系建立是帮教服务开展的基石,漾漾与社工建立了信任感,接纳了社工。社工对漾漾的个体情况和家庭支持系统等进行了综合评估与分析,确定了目前存在地风险、资源、优势和需求,与漾漾母亲制定了进一步的帮教计划。

案发后社工全程跟进案件进展,组建由社工+专业心理老师+案件负责检察官+漾漾家人的帮教团队,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和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为专业理论支撑,从漾漾的心理创伤治疗、家庭环境氛围营造、社会支持网络搭建、在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亲子关系等身心社多个方面开展帮教服务,帮助漾漾抚平心理创伤,提高自护能力,预防再次被侵犯,回归正常生活,拥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迎接更好的新生活。

绘本治疗,稳定身心状态。社工采用绘本阅读,童声童趣的方式与漾漾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及安全感,稳定漾漾的身心状态,协助漾漾抚平应激性心理创伤。社工给漾漾送了绘本《我》,开启了绘本治疗,社工带领着漾漾和母亲一起参与到绘本故事中,以绘本角色代入开展治疗服务。

绘本讲述了我很小也很大(和蚂蚁比较),我是爸爸妈妈的小Baby,我有一个大家庭。我会长大……有一天也许会像妈妈一样温柔、像爸爸一样强壮、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变老。不过我现在还是个小朋友,小小的朋友,看起来好像不重要,但是妈妈说我很重要!我真的很重要吗?如果别人说我很丑呢?还是很重要!如果我家里很穷呢?还是很重要!如果我不够聪明呢?还是很重要!如果我做错事或弄坏东西呢?还是很重要!妈妈说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使我变得不重要!因为我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我是唯一的,全世界只有一个我,所以我很重要。很多人爱着我,我也要爱自己!爱自己就是不做伤害自己的事,例如不伤害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睡觉、有事和妈妈沟通交流,多和家人说说话。通过绘本故事的角色代入让漾漾和母亲通过绘本认识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增强亲子良性互动,关注漾漾的内心世界,鼓励漾漾走出阴影,稳定身心状态,养好身体。

“房树人”测试,探知内心世界。通过绘本阅读方式的治疗,漾漾在发生着改变,睡眠和饮食有所改善,能自己看故事书。社工再此基础上采用房树人测试,探知漾漾的内心世界,让漾漾不能用口语表达的意思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好地为漾漾提供心理治疗。

此次服务社工协助漾漾处理创伤性记忆,在社工的引领下漾漾躺在床上,练习瑜伽休息术,并学习自己在心里默默自我诱导技巧。通过3次的引领学习,漾漾有明显的放松,状态变好,建议漾漾睡前练习瑜伽休息术至自然入睡,可以充分提高睡眠质量。接着进入“房树人”心理投射法测验,通过非言语性表达,引导漾漾在白纸上绘画出自己内心的房子—树——人,它涉及被测者人格特征中的感受性、成熟性、灵活性、效率性和综合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甚至还涉及人的智力型  ,进一步的心理治疗。

通过房树人分析出,漾漾的内心世界乐观开朗,绘画人物之一的动作展现了漾漾最具有防御性的姿势,而双腿分开微弯曲,可能是性侵带给漾漾的心理阴影;另外一个医生的人物形象,是漾漾希望或者幻想自己已经成为画面上那个是医生的人物,能给人做手术,还有很多的孩子,这样的话,她自己也有能力保护自己,能够挽救别人,还能够有那么多的人陪着自己了。但画面上的文字描述表现了漾漾当下有点焦虑,还有点迷茫,缺乏安全感。

游戏治疗,抚平创伤给予力量。在前期分析漾漾的心理,社工通过绘本互动游戏“爱的抱抱”绘本对漾漾进行心理疏导,绘本讲述了小刺猬通过邮递的方式给奶奶快递一个生日礼物——爱的抱抱,通过啼笑皆非、各式各样的邮递员,最终将“爱的抱抱”成功邮递到奶奶家。社工带领漾漾一起阅读绘本,一方面培养漾漾的表达能力,让漾漾慢慢地学会表达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可爱的小动物绘本故事,童心童趣让漾漾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和关爱,享受家庭氛围的和谐温馨,提高安全感和幸福度。

在绘本故事结束后,社工带领漾漾和母亲一起做“爱心”折纸手工,通过简单的折纸手法将一张平面的纸张叠成一个立体的“爱心”形状,既可以锻炼漾漾的手眼协调能力,助力漾漾智力练习;另一方面为漾漾营造一个有爱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帮助漾漾快速走出案件阴影。

安全知识授予,提高自护能力。社工充分运用漾漾对《小公主苏菲娅》动画片的兴趣,带领漾漾绘画小公主的画像。在绘画过程中,社工采用引导性的话语带领漾漾学习生理健康知识,例如小公主穿长裙覆盖住的胸部、臀部等是隐私部分,不可以随意让他人触碰;再如小公主生病时医生对小公主做身体检查来让漾漾对隐私侵犯行为和正常行为作出判断。社工系统性的为漾漾教授一些生理健康知识、了解隐私部位、辨别被侵害行为和正常行为的区别、自护防卫做法等知识,这过程中漾漾母亲参与其中,表示确实应该教这些知识,让漾漾能够有一定的认识及防御措施,以前忙于工作忙于意识到教授漾漾生理健康知识。

社工通过绘画、游戏和绘本的方式,教授漾漾学习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安全自护能力、智力康复训练等知识,提高漾漾的综合能力;另外社工链接团委、司法机关、妇联等多部门资源,帮助漾漾链接就读学校,让漾漾有再学习的能力,建立同辈群体支持网络,融入校园生活。

走出阴霾,笑起来别漾好看。社工与漾漾以及母亲约定结案时间,社工带领漾漾一起阅读了《果汁分你一半》绘本并进行了角色扮演,明显发现漾漾更加活泼了,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漾漾拿出了自己为社工准备的一封信和一幅画,充满着阳光和开朗,表达了对社工的信任和感谢。

最后社工拿出白纸和笔,引导漾漾再次在白纸上画出房—树—人,社工奖励漾漾一本笔记本和彩笔,告知漾漾在家可以画画,写字,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也告知家长要监督,让漾漾保持学习状态。通过对比前后房—树—人测试图,分析得知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心理治疗,漾漾逐渐走出了阴霾,恢复了原有的生活状态,母亲表述漾漾的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高速期,精神面貌和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爱和母亲交流了,睡眠安稳饮食好转,笑容增多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自护能力增强,可以帮助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收拾自己的房间。逐步的改变,让漾漾开始了新的生活,活泼充满着朝气,笑起来别“漾”好看。

专业反思,青春无恙再出发

一是尊重案主自决。本案中漾漾属于智力残疾儿童,侵犯智力残疾儿童更是触犯了法律和道德红线,而且事发后被告人曾尝试以经济补偿的方式私下处理,但漾漾和母亲依旧决定报案,一方面让被告人绳之以法,受到法律的制裁,给漾漾树立一个公正分明的好榜样,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法律的严惩让其他儿童免于受到侵害,保障儿童的安全成长。

二是构建支持网络。案例中漾漾刚回到万州,除了家人外没有其他社会支持网络,在遭受亲戚的侵害后,对亲戚的信任感破裂,陷入封闭自我的状态中。另外案件发生后,漾漾和母亲外出时总会遇到外人的议论,多次提及事件的发生,导致漾漾及家庭遭受着二次伤害和外界的异样眼光,外人谴责被告人的同时也责怪漾漾母亲的照顾过失,母亲陷入无尽的自责中。需要重新构架漾漾及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如社工、检察院和社区工作人员给漾漾及母亲关爱和支持,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帮助漾漾及母亲重新开始新生活。

三是非批判态度。社工在接触漾漾母亲时,母亲陷入无尽自责、愤怒、无措情绪中,对漾漾的未来充满着担忧,害怕着外人的异样眼光。社工阐明服务的保密性原则,平等接纳,并通过同理、尊重、倾听的等技巧,做出正向引导,帮助漾漾及母亲做出有效地改变,走出负面情绪,将重心放到如何引导漾漾走出阴霾,开始新的生活。

四是普及法律知识。类似的智力残疾儿童遭受侵害的案件越发频多,大多是熟人作案存在侥幸心理,案发时往往选择直接报案的较少,取证较难,更加严重的侵害了儿童的合法权益,性质恶劣。性侵害儿童案件的发生,一方面碍于儿童对性侵害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性侵害,没有正确的生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儿童受到侵害后内心害怕羞于启齿,不知向谁述说,多方因素导致儿童性侵害案件的侦破较难。急需扩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儿童的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家庭教育中对生理健康知识的重视度,为儿童营造温馨友爱的成长环境。

(投稿单位:重庆市万州区薄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