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理论下贫困家暴妇女的蜕变之路

冉燕 2020-04-22 09:44   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家暴发生时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很多受害者不会主动求助,进而导致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社工在农村开展服务过程中,应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同时在介入家暴服务过程中,不仅仅针对案主做服务跟进,要延伸性到整个家庭,改变家庭环境,并长期跟进,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社工力量编织爱的保护网

                       增能理论下贫困家暴妇女的蜕变之路

龙龟村位于大垭乡西北部,与贵州中兴镇接壤,地域广袤偏僻、自然环境恶劣,是重庆市深度贫困村之一。农户居住分散,无较大集中院落,邻里互助支持较弱,交通不便村民外出困难,接受外界信息较少,相对原始封闭,存在重男轻女、脱贫依赖等不健康思想。龙龟村内大龄未婚男性较多,同时存在部分共同生活但未领取结婚证的夫妻,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存在诸多弊端,遭受家暴后哭诉跑到社工站求助的案主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一、 案例背景

案主春妮(化名),女,贵州籍人士,30岁,文盲,2012年嫁入龙龟村建卡贫困户李家,无结婚证。2016年案主生下第一个女儿,遭受到有重男轻女思想婆婆的不待见,语言暴力;加之丈夫文化水平不高,具有暴力倾向,得不到夫妻之间的帮扶,迫使案主投入到更重的农活劳作当中,无法得到家人的情感关怀。案主于2018年再次怀孕,孕期仍然从事较重的农活,在年底生下一个儿子,婆婆和丈夫的态度有所缓和,但打骂事件仍有发生。案主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急需获得社会支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

二、 需求分析

(一)情感支持的需求

案主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亲情关怀和支持,遭受家庭暴力,劳动强度大、精神压抑,无人能倾述排解心中的烦恼,精神压力较大。

(二)改变自我形象的需求

案主是年轻90后,但常年奔波于农活劳作,家庭经济掌握在婆婆手中,无个人零用钱,个人生活用品购买困难,无自我形象打理,穿着脏乱破旧,无年轻女性的个人魅力。

(三)维护自身权益和安全保障的需求

案主在遭受丈夫家暴后,无法获得其他家人的帮助和解救,在家丑不可外扬和邻里支持薄弱的大环境下,求助无援,不知道该怎么保护自身权益,只能自我哭诉。

(四)提升生活技能和价值感的需求

案主种植传统农作物,无法为家庭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忙于农活无法参与到更多的村内发展事宜,没有获得荣誉,导致家人轻视案主的价值,看不见案主的付出。

三、 理论支持

增能是指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为案主所提供的帮助应该着重于增进他们的能力,引导案主相信环境障碍和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相信案主是有能力和价值的,能做出改变以对抗环境的压力。

(一)个人层次:案主年轻力强,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对家庭而言具有很大的价值,另外案主自身希望得到改变,并主动寻求帮助。

(二)人际层面:案主嫁到李家后,与娘家基本无联系,脱离娘家的庇护,邻里支持系统薄弱,在外界社工及村委资源的帮助下,有望改变生活状态。

(三)环境层次:国家法律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为案主及家人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维护和保障案主的权益。

四、 目标与计划

(一) 目标

1、为案主提供情感支持,倾听案主的内心话,改变案主的无力感,提升案主自信心。

2、链接资源,改善案主个人生活和自我形象,展现女性魅力,吸引家人关注。

3、提高案主及家人法律知晓度,维护案主权益,改善案主的家庭生活状态。

4、提高案主生活技能和价值,提高案主家人对案主的价值感看法。

(二)计划

第一阶段:社工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获得案主信任,从而进一步了解案主的真实感受,评估案主需求层次,帮助其分析生活状态。

第二阶段:通过上门家访、资源链接等服务,为案主链接合适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改善案主自我形象,倾听案主生活经历和家庭琐事,给予同感支持,进一步拉近关系,提高信任度。

第三阶段:分析案主自身优势和外界资源,为案主提供技能培训,为家庭创收。邀请案主参与到村内建设发展中,并表彰鼓励,让案主为家庭带去荣誉,改善案主的家庭地位。

第四阶段:组织召开案主家庭会议,与案主婆婆和丈夫进行交流,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展现案主的优势和价值,让案主家人看到案主的价值,进而对案主改观。

第五阶段:实时跟进案主家人对案主的相处方式,巩固案主的家庭相处状态,保障案主的人身安全。

五、 实施过程

建立专业关系,评估案主需求层次

社工通过“社区漫步”和访谈调研法掌握案主基本情况,在与案主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好时间、地点及整理好相关资料之后,进行了第一次访谈。社工主动向案主介绍社工服务,并澄清了社工角色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通过聚焦的方式与案主交谈后评估得出案主需求,根据需求层次,社工与案主一起制定服务计划。

社工在与案主沟通交流过程中,发现案主情绪较低落,很是无助,表述曾经遭受丈夫的殴打,婆婆的语言奚落,邻里无支持,无力感严重,得不到情感支持。社工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表达同感,告诉案主有事可到社工站求助,社工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同时与案主约定会经常上门看望。

链接爱心资源,提升案主外在形象

经过第一阶段的服务,案主很是信任社工,会主动找社工诉说嫁到龙龟的事迹和其他家庭琐事,社工以不带批判的态度倾听案主的心声,表达对案主处境的理解,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案主找寻到自身价值,树立生活信心。

在得知案主近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购买过衣服和个人生活用品时,社工充分运用机构资源,链接到李宁公司为案主捐赠3套新衣物,同时社工为案主购买了卫生巾、洗发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并为案主讲解日常卫生护理和穿衣技巧知识,让案主在闲暇时间注重个人卫生和穿着,让丈夫看到案主年轻的魅力,改善夫妻感情,减少被家暴的次数。

挖掘案主优势,学习创收技能,提高价值感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案主改善无力感,给予案主心理支持及情绪疏导,引导案主充分运用身边资源改善生活状况。社工运用增能理论分析案主的无力感来至于家庭的不认可,婆婆的语言暴力和丈夫的肢体暴力,让案主生活陷入困境。但案主具有自身的优势,年轻力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将家里的一切农活安排有序,是干农活的能手。同时结合村内集体产业发展,邀请案主参与核桃种植和中蜂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创收技能,提高自我家庭增收价值。另外,在向乡里申报“好儿媳”名单时,为案主提名申请,提高案主的个人荣誉,进而改善案主的家庭地位。

召开家庭会议,普及法律知识,改善家庭关系

社工提前与案主家庭沟通协商,邀请村妇联主任参与到家庭会议中。由妇联主任为案主及家庭普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反家庭暴力法》,表明家暴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强调家庭相处要和谐文明,一家人要心平气和的相处,共同营造幸福家庭氛围。同时社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向案主家人一一展示案主的优势和案主为家庭付出的心血成果,假设没有案主的劳作,家庭是什么样的状态,通过对比的方式让案主家人看到案主的价值,进而对案主改观。然后邀请案主及婆婆参与到龙龟村重阳节孝亲敬老主题活动中,让案主为婆婆端茶、洗脚、拥抱等互动,改善婆媳关系,让婆婆感受到案主对她的敬爱。针对夫妻之间的相处,社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案主丈夫感同身受的去体验案主孕期的辛苦和在遭受暴力后的感受,进而减少对案主的实施暴力伤害。

评估服务成效,巩固案主家庭相处状态

经过长时间的跟进和引导案主及家人,案主的家庭相处状态明显改善。婆婆对案主不在言语的奚落,在案主做完农活回家时为之做好午饭;丈夫也帮助案主做些农活,并在赶集日子,带领案主上街购买了一套新衣服,给予关心照顾。通过结案评估,已经达成服务目标,协助案主填写结案知情同意书后完结个案工作。社工与案主约定每月进行一次回访,保障案主的家庭相处状态,为案主提供情感支持。

六、专业反思

(一)对案主充分尊重有助于专业关系的建立

在服务中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能为后续服务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社工在开展个案服务询问案主基本情况的时,不要一味的询问案主隐私,要充分尊重案主。同时,了解案主周围的生活环境,抓住细节,引导案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社工要充分运用同理心技巧,倾听案主的感受,理解案主的立场,为案主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取得案主的信任并与之建立起专业的关系。

(二)长期跟进家暴个案,巩固服务成效

家暴发生时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很多受害者不会主动求助,进而导致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社工在农村服务过程中,应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同时在介入家暴服务过程中,不仅仅针对案主做服务跟进,要延伸性到整个家庭,改变家庭环境,并长期跟进,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