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姓名:吴某
年龄:64岁
性别:男
籍贯:广东茂名
(二)背景资料
1.个案来源:2018年2月23日,服务对象因“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1周”入院就诊,因在院期间无家属陪护,由医务人员转介。
2.家庭背景:服务对象丧偶,育有两男一女,均与其断绝来往,有一同居女友(社会工作者介入时同居女友已经离院多日,一直未再出现,无法联系)。
3.病情简介:服务对象患有脑梗死,中风导致失语,很高危组高血压,偏瘫(右侧肢体无力),正常活动受限,自理能力差。
4.情绪状况:社会工作者介入时,服务对象情绪一般,偶表现冷漠,无躁动、消极等极端情绪。
5.精神病记录:无
6.家庭经济状况:无经济来源,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7.人际关系:亲人失去联系,同居女友离开,无同事朋友,人际网络薄弱。
二、问题分析(预估)
(一)患病就医,服务对象的情绪问题。
服务对象患有脑梗死,中风导致失语,很高危组高血压,侧肢偏瘫,需接受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服务对象从一个正常人变成生活无法自理、无法说话的“残疾人”,心理的落差是非常大的,同居女友又离他远去,内心的绝望、无奈、无助更为加倍。服务对象无法宣泄这些情绪,只能以“冷漠”来应对外界刺激。社会工作者需逐步引导服务对象宣泄其内心的负面情绪,疏导其压力、痛苦。服务对象与亲人失联多年、无同事朋友、无陪护,现重病面临疾病身心调适、自我接纳、支持网络缺乏等问题,社会工作者需重点关注服务对象的情感支持工作。
(二)医疗费、陪护费与生活费等引起的经济问题。服务对象无经济来源,无力支撑在院治疗期间的医疗、陪护、生活费用。因服务对象不是危急病人,没有治疗费会影响其在院期间的治疗:无法用药,有些治疗方法没法实施;服务对象生活无法自理,没有陪护,日常生活都无法正常维持;没有生活费,基本的温饱都没法满足。费用是服务对象必须面对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无法出院安置,导致压床问题。
经治疗后,服务对象病情稳定,医院暂无有效治疗方案,医生建议出院,但服务对象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出院,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服务对象出院后得不到较好的安置。
三、服务计划
(一)介入理论
1.人在情境中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三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是把人看做孤立的个体,而是把人放到特定的情境中来理解。所以,当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时,应充分考虑他的自然环境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利用。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分为两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以现有的社会资源解决服务对象最迫切的需求;第二,协助服务对象链接与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二)介入计划
1.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宣泄负面情绪,给予其关注、关怀与情感支持。服务对象因疾病导致无法语言交流,陌生的病房环境,无家属陪护,侧肢偏瘫,内心的无助、绝望等负面情绪无法宣泄出来,常用“冷漠”表示。社会工作者定期的探望、对服务对象负面情绪的疏导,关注与关怀十分必要。
2. 协助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满足其在院照顾与康复训练的协助。服务对象无生活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需要无法满足,无亲属,无同事朋友,处于“三无”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寻找家属,向医院、宝安救助站与志愿者团体寻求援助。
解决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工作。
3. 链接社会资源,协助服务对象出院安置,达成返乡意愿。通过宝安救助站与“让爱回家”救助项目的协作,满足其返乡愿望,促成其成功返乡。
综上所述:在此个案中,链接整合服务对象的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治疗期间,关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需求,适时给予情感支持、陪伴;联络志愿者协助服务对象的日常住院生活照顾,康复训练等。治疗结束后,多方协作,协助其返乡。
四、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
介入重点: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收集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沟通确认服务对象问题所在。
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服务对象与医护人员,了解服务对象的病情与现况:偏瘫,因病导致无法语言沟通,无家属、无陪护,基本生活需求无法满足。通过几次面谈,基本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与家庭情况等,运用积极关注、尊重、无条件接纳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关系。
(二)第二阶段
介入重点:寻找家属、整合社会资源,满足在院照顾与康复等基本生活需要。
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通过联系服务对象生病前所在社区的社工、医护人员、离院的女友与民警等,了解到服务对象有子女但均拒绝照顾,女友离院并无返院照顾服务对象的想法。社会工作者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解决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问题,故积极联系义工联与“让爱回家”救助项目,沟通促成每日安排2-3名志愿者联合社会工作者定期探访,提供情感支持、陪伴帮扶与康复训练协助。社会工作者主动向宝安救助站寻求援助,成功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到服务对象在院期间的医疗、伙食与陪护费用,解决其基本生活需要。
(三)第三阶段
介入重点:链接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社会资源,出院安置协助返乡。
主要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服务对象的病情稳定,已达出院标准,但在深圳没有更好的安置地,个人有强烈的返乡意愿。社会工作者分别与医院、社区社工、宝安救助站与“让爱回家”项目负责人积极沟通,经过多方协作、多次努力联系、走访服务对象的户籍地村委与救助部门等,最后成功护送服务对象返乡。
五、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1. 多次病房探访与组织义工定期探访,陪伴帮扶,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情感支持;
2. 在院期间,寻找家属无果后,通过医院、宝安救助站的援助,解决在院照顾、康复训练协助等基本生活需要;
3. 出院安置,通过多方协作,成功护送服务对象返乡,满足其返乡愿望。
(二)社会工作者工作评估
在个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分运用了社工专业技巧与方法,包括运用了积极关注、尊重、无条件接纳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的信任关系;运用了人在情境中理论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等专业方法,解决与满足了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与主要需要。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
服务对象的各种问题与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让爱回家”项目援助组成功护送其返乡,服务对象已出院,目标已达成。
(二)结案处理方式
提前告知服务对象即将出院,明日协助护送其返乡,并做好结案的准备。后续社工会考虑尝试联系户籍地相关部门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服务。
七、专业反思
服务对象也属于众多被“遗弃”在医院的“三无”患者中的一员,他们往往是远在他乡,生病期间,无家属照顾与支持,基本生活没有保障。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较差,与所处的环境适应不良,社会功能失调。因没法出院安置导致长时间压床,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呈多样性与复杂性。社工应充分运用尊重、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结合人在情境中理论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视角,根据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因素,充分分析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情况,介入过程采用了“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的方法。综合运用,整合利用现有的、挖掘潜在的正式与非正式社会资源,协助案主与环境互动与适应,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陈华腾
机构:深圳市日月社会工作服务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