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家庭寄养儿童的行为修正个案

綦峥峥  2014-08-25 09:31   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工以行为修正模式,探索案主不良行为产生的外部条件,机制以及具体发展的过程,以便指导求助者调整或矫正其不良行为,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案主姓名:小白(化名)

(二)性别:男

(三)年龄:15

(四)社工姓名:綦峥峥(撰写),任攀,胡飞,黄紫晗(注:由于这个个案背景及情况复杂特殊,社工采用团队的方式介入)

二、接案时间及个案来源:

2007年9月6日,社工通过寄养第一次全面家庭家访后经评估确定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家庭情况:

小白在寄养家庭中生活,家中只有妈妈,妈妈士已经60岁,眼睛有残疾视力模糊,由于小白经常发病,李女士一个人照顾觉得很吃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带孩子和轮椅下楼。李女士的亲人不支持他寄养这个孩子,很少来看望青青,给予的帮助很少。

备注:小白幼年被妈妈捡到抚养至8岁,送到福利中心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又被其带回家抚养,中心于近年将其转为寄养。

案主之居住环境:家住六楼,一室一厅,屋内只有简单家具和电器,堆放杂物多显得家中拥挤。

(二)引发的重要事件:

滥打电话给他人造成困扰,也影响了家庭经济情况;经常发病给照顾者(李女士)带来压力。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