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类家庭”学龄孤残儿童的探索

2014-11-18 09:16   中国社会工作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工为“类家庭”中的学龄孤残儿童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学龄孤残儿童在生活、学习、沟通交流、个人成长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进步。社工通过服务,向他们传递了尊重、接纳和支持的理念,对他们的身心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是目前我国照顾孤残儿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式,虽然这能使孤残儿童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和早期教育,但这也有一些功能限制,因没有固定的照顾者,孤残儿童容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为改变这种状况,山东省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在对孤残儿童加强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实施了“类家庭”的养育模式,即为孤残儿童提供类似家庭的成长环境,由一对合法的爱心夫妇担任“爸爸”和“妈妈”,在福利院提供的独立家庭式单元住房内,与4~6名儿童组成一个家庭。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帮助孩子学习生活自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并配合福利院做好孩子课业督促及家庭康复等工作。爸爸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家协助妈妈做好帮辅工作。

儿童福利院的学龄孤残儿童主要生活在这些“类家庭”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变,其日常生活不再局限在福利院,开始迈向学校、社区等新的环境场域,平常所接触到的信息、需求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针对这一群体,社工也尝试通过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心理支持等一体化专业服务,为这些儿童提供一个“生活有所依、学习有所教、能力有所长”的快乐成长平台。

社工介入服务模式和内容

建立“五师联动评估机制”。与生活在普通家庭中的儿童相比,生活在“类家庭”中的学龄孤残儿童之间共性少,在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别,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按照统一化教育模式是很难奏效的。因此,为他们提供服务仅靠社工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组建多专业的合作团队,包括社工、康复师、教师、营养师和医师。团队应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评估信息,让其不仅能更好地照料孩子,也能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及个别化服务。

提供丰富的小组活动。社工通过家访、校访、个人访谈、观察、查询成长记录等方式对学龄孤残儿童进行全面了解和预估后,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需求,适时开展一些主题性小组活动,有助于学龄孤残儿童成长。如,“我的地带我做主”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龄孤残儿童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通过小组规范、情景模拟、游戏、视频、图片等方式,在家庭成员的互相监督下,从家庭环境延伸到不同场域内,引导儿童养成恰当的观念与行为模式,如不随意翻动他人的物品等,强化正确的行为。

“我们是最棒的”小组是一个基础知识学习小组,为即将进入普通小学的孤残儿童辅导基础功课,教他们学习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做好进入普通小学的心理准备。

“情绪管理”小组是针对四至六年级处于青春期的学龄孤残儿童开展的情绪管理小组。由于生活在“类家庭”里,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因情绪不稳定导致亲子关系不融洽。社工引导组员通过认识情绪、转化情绪和调节情绪这三个层次,来管理个人的情绪,改善亲子间的关系。

“星星点灯·知识伴我行”阅读小组,是定期组织引导学龄孤残儿童在开放的青少年活动室内阅读有益的书籍,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我是小能手”小组通过个体的生活技能大比拼和亲子组的“生活常识大考验”来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在“类家庭”中的学龄孤残儿童的家庭生活能力。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