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9 月,秋高气爽的季节, 但对于刚来到吉林省孤儿学校的琪琪(化名)来说,九月的夜晚却使他闷得透不过气来。他辗转反侧, 最终还是坐了起来,倚着床边,望着窗外的星空默默哭泣。巡夜的生活辅导教师任老师发现琪琪的情绪异常,及时联系学校社会工作科,社会工作者为琪琪量身制订了“家在这里”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这个计划是吉林省孤儿学校开展的第五个社会工作专项计划,琪琪是第49 位个案服务对象。
吉林省孤儿学校始建于1956 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孤儿集中养教基地。学校专门面向吉林省内城乡招收“失去父母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孩子们不幸的人生经历,在他们的内心留下了一道道难以抚平的伤痕。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关爱以及社会的平等对待。为了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吉林省孤儿学校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孤儿服务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突破口。
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
多年来,该校十分重视孤儿学生的心理疏导,180 余名在编教职工中,有专业心理教师10 人,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一线教师50 余名。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该校出台政策鼓励这些具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教师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截至目前, 该校共有12 名教师考取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第一时间发现琪琪情绪异常问题的任老师, 就是其中之一。
该校对内注重教师培养,对外通过自主招聘等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自主招聘人员与编制内教职工同工同酬,相对稳定的工资待遇,适合专业发展的工作性质,吸引了不少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目光。吉林省孤儿学校既是学校,也是家庭,生活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学校把招聘的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全部充实到学生生活辅导教师队伍之中,希望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为孩子们营造温馨的家园。
仍以琪琪为例,为帮助琪琪尽快适应校内生活,学校社会工作科组织生活辅导岗位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了专项服务小组,通过与民政局沟通、查阅档案、与孩子直接交流等方式,社会工作者对琪琪的情况进行了预估和诊断,并制订了“家在这里”社会工作专项服务计划。琪琪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突遇车祸离世,琪琪感到“天”都塌了。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琪琪失去父亲的无助和对父亲的思念。在给予琪琪更多的关怀与照顾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在琪琪父亲去世百天之际, 专门带领琪琪祭奠父亲。在父亲的灵前,琪琪一段时间以来的压抑情绪得到了宣泄,从那天起,他脸上的忧郁就淡了许多。由于琪琪的学习基础较差,各科成绩都跟不上学校的进度,社会工作者为他联系了各学科教师,帮助他补习功课,学习成绩的大幅提高,使他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为了让琪琪能够安心在学校学习,社会工作者还专门协调相关部门送他的母亲到当地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当社会工作者把母亲住院的日常生活视频拿给琪琪看时,孩子热泪盈眶,同时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如今,琪琪已经把孤儿学校当成了家,老师成为了他最信任并依赖的亲人。
岗位开发和基地建设
2013 年,吉林省孤儿学校在全省民政事业单位中率先设立了社会工作岗位,并明确“社会工作”为仅次于教师系列的主要专业技术系列。2017 年,该校设立社会工作科,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岗位职责,首位社会工作师通过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正式受聘为社会工作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吉林省孤儿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多所大学都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学校抓住这一优势, 与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达成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了社会工作实践基地。
吉林建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我一定行”高考心理疏导计划在吉林省孤儿学校已经实施三年了,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为孤儿学校近200 名高三毕业生进行专题心理疏导20 余次,帮助孩子们以十足的信心、昂扬的斗志走上高考的考场。寒暑假期间,吉林建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们走进小学部与孤儿学生同吃同住, 并实施了“把爱传递”小学生情感计划,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在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吉林省孤儿学校还聘请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授为专家督导,全面指导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工作。在对“你好——社会,我们来了”职业生涯规划专项服务进行督导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督导李荣峰老师发现:孤儿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期间存在“住宿难”的问题。经与吉林省吉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沟通,中心针对孤儿学校毕业生的情况,开展了“待就业孤儿筑家计划”,为毕业未满两年的孤儿提供过渡住宿,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全力以赴奔向未来助力。
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保障,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吉林省孤儿学校管理涉及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会救助、医疗护理、法律维权等多个领域。自2017 年学校全面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以来,近400 名孤儿学生受益。社会工作正在渗透于孤儿养育和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于孩子们学习、生活与成长的每一个环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