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民政局以“连民心、知民情、纾民困、聚民意、暖民心”的“五民”工作法为抓手,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联动社会多方力量,融合民政服务元素,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构筑党建联盟连民心
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制定了《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推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带动59个行政村全面建立了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牵头、村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机制。树立城市“大党建”工作理念,建立以党建联席会议为纽带的“社区党建联盟”,聘任54名兼职委员,实行轮值主席制度,每月邀请驻区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凝聚起区域发展合力。
优化服务清单知民情
优化服务对象清单,指导社区建立以“一老一小”、困难群众等民政服务对象为重点,覆盖其他居民的社区服务对象清单,全面摸清底数,动态掌握情况。优化服务项目清单,8项由社区层面提供的民政服务,明确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要求,让民政服务项目在社区“找得着、看得见、弄得清”。优化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全面梳理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民政工作事项,广泛听取社区工作者意见后,建立以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为重点的社区民政工作事项清单,让社区工作者明白“干什么、怎么干”。
聚焦民生保障纾民困
建立健全社区主动发现机制,发挥社区工作者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宣传各项救助政策,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建立健全社区协助申请机制,协助符合相关救助条件的对象提出申请,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反馈机制,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站(中心)等载体,及时将救助申请审批结果反馈申请人,确保民政保障政策在城乡社区全面精准落地。
统筹社会力量聚民意
建立村(居)委会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志愿者队伍)参与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三社联动”机制。加强社区议事协商功能室建设,定期召开长板凳议事会,做到“身边事、大家治”。制定落实《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办法》。积极落实社工组织孵化培育、社工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28个,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10个,切实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创新社会服务暖民心
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建成“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坚持养老设施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新改扩建养老机构6个、老年活动中心5个、村(社区)互助养老服务设施49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4%,民营养老机构和智慧养老实现“破冰突围”。新市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全省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完工、第一个运行。积极探索资源换服务模式,医养结合走在全省前列,被评为“甘肃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积极推行婚姻登记“市内通办”“延时服务”、个性化颁证、集体颁证仪式等3项服务。积极推进殡葬综合改革,将恒泰园公墓升级改造为园林式公墓,新建乡镇公墓3个,满足城乡居民群众基本服务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