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缺乏,导致“三社联动”因构成要件不足而难以实现。在社会工作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如何补足“三社”主体的短板,建立起“联动”机制?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新港社区进行了实践探索。
要素缺乏“三社联动”面临瓶颈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新港社区位于马尾区闽江口岸, 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68人,流动人口1700多人。近年来,新港社区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和“三社联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区居委会积极培育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优良平台。新港社区现有社区社会组织十余家,开展活动较为活跃。然而, 新港社区的“三社联动”实践工作也面临明显的制约瓶颈。
其一,“三社”存在主体缺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是“三社联动”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新港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较少, 目前还没有针对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不足,服务开展能力较弱,组织负责人大多是退休人员,年龄较大,虽有投身社区公益的热情和时间,但专业能力不足;社区自治组织虽有持证社会工作者,但没有明确的岗位,其主要职责仍限于社区行政化事务。在中心下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新港社区面临新的挑战,亟须进行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
其二,“联动”机制尚未充分建立。
新港社区自治组织中有一些持证社会工作者,具体负责社区社会工作事务的副主任对社会工作热情度较高,这是“联动”的有利资源;辖区企业众多是社区的有利资源,但参与社区议事或社区事务的不多;社区内外来人口比重大, 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入是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社区资源是社区问题解决的有利因素,然而目前新港社区的各种社区资源并没有有效链接起来。
社工机构来了“三社联动”运转起来
2 018年,马尾区民政局推进“三社联动”试点工作。新港社区与福州市榕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了共建合作关系,在从增进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相关知识,提升社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促进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良性互动,到创新社区治理, 建立“三社联动”机制的目标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
由社会工作领域相关专家就社区治理创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等议题开展培训。参加对象由社区自治组织在现有活跃的居民自发组成的兴趣爱好小组、公益热心小分队等中进行摸排,通过征求意见、访谈等方式引导、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成为培训班的参训学员,同时,专业知识的培训也成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前提。培训以集中面授、工作坊、小组讨论、案例解答等方式进行。培训帮助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增强了社区治理创新的意识,丰富了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自我管理与服务居民的能力。
社区社会组织智力支持
新港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大多为老年人,工作中存在大量具体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很多负责人不会使用电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社会工作知识, 仅仅通过数次培训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因此,榕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利用高校背景的优势, 组织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与社区社会组织结对,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处理日常文书工作,梳理组织优势,确定组织宗旨、业务范围等,制定组织章程,提升社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水平,增强组织能力。
“三社联动”的公益集市
由社区社会组织主导的公益集市, 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效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社区广场举办的公益集市展示了社区社会组织的风采,并且把搜集社区居民需求、展示社区社会组织项目服务、对接社区资源与企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公益集市有效促进社区多元主体的互动,挖掘社区资源,发现社区问题,为解决社区问题提供了线索,建立了“社区资源—社区需求”的连接机制。
公益集市分为如下几个区域:一是公益路演——公益队伍与公益项目展览区。介绍社区社会组织的名称、地址、宗旨、人员队伍等,展示详细的服务菜单,让居民感受到公益队伍就在身边。在充分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基础上, 社区居民才能形成向社会组织寻求服务的意识。社区居委会的服务事项也同时在公益集市上得到展示。二是需求搜集——社区居民议事互动区。社会工作研究生制作和发放了社区需求问卷,收集居民需求,为个性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打好基础。开设社区居民议事互动区,组织社区居民就社区事务展开讨论,倾听社区居民心声,聚焦社区居民关心的社区事务,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三是社企合作——社区需求与企业资源对接区。邀请辖区企业参加公益集市,在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将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进行对接,提供了资源流通、资源共享与支持的平台。
“三社联动”的服务实践
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切实服务社区居民。具体活动有能文能武的技能培训——发挥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的优势,开办公益培训班,包括武术班、书法绘画班;关怀老少的社区服务——开展老年人服务和青少年服务,如针对老年人的入户探访,针对青少年的四点半课堂; 邻里相亲的社区营造——举办大型社区活动,鼓励辖区企业员工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通过举办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的联欢晚会,提高居民参与,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且行且思“三社联动”需要可持续
经过项目活动,“三社联动” 机制初步建立。项目成效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区治理理念转变
经过专题培训与实践活动,新港社区居委会明确了在“三社联动”中的角色,树立了平台意识和服务意识,致力于打造个性化、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社区服务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资源支持。社区居委会身份定位的变化,标志着社区治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其次,社区社会组织活力增强
经过公益集市,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前,新港社区社会组织也会开展活动,但一般以自娱自乐居多,社区服务较少, 活动开展较为碎片化。经过培训之后,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较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在自娱自乐之外, 还参与了社区服务。此外,在社会工作研究生的帮助下,社区社会组织整理了组织章程等相关材料,在街道完成了备案手续,迈向了规范化管理。
最后,社区凝聚力增强
“三社联动”的公益集市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存在, 开展的公益活动让居民真正受益,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加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社区凝聚力。
新港社区“三社联动”的实践,使得“三社”各个主体之间优势得到互补,并实现合作共赢。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主体能力增强,社会工作研究生从中获得了专业实践和成长的机会。“三社”的联动机制初步建立,以社区居民需要为中心,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通力合作, 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新港社区“三社联动”的经验在于如何在社会工作发展相对薄弱的社区进行“三社联动”实践。高校社会工作研究生在其中充当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专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但值得反思的是,社会工作研究生专业实习期有限,当他们毕业离开之后,社区社会组织依然将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社会认同,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提升区域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吸引力,促进社区公益事业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不可回避的话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