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个街道的“微治理”模式了解一下

2019-08-14 09:28   《中国民政》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16年被沈阳市委宣传部授予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先进集体、2018年孟家台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石佛一村被评为辽宁省唯一一家“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石佛寺村”。石佛寺街道以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契机,以村庄清洁行动为突破口,引入福分兑换机制激励村民参与共治,打造石佛寺街道社区治理新模式。

石佛寺街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西北部,距沈阳市区30公里,区域面积48.47平方公里,辖区内9个社区,14个自然村,共有3892户,总人口12667人,其中少数民族锡伯族人口占48%,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1.8万元。2016年被沈阳市委宣传部授予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先进集体、2018年孟家台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石佛一村被评为辽宁省唯一一家“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石佛寺村”。石佛寺街道以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契机,以村庄清洁行动为突破口,引入福分兑换机制激励村民参与共治,打造石佛寺街道社区治理新模式。

构筑坚强领导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保障

石佛寺街道构筑坚强领导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组织保障;坚持党建红色引领,打造“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引入福分激励机制巩固成果;深化社区治安治理体系,实现全域监控网格化;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主题文化社区建设特色。

政府层面全员参与。一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纳入近年必抓重点工作,召开街道“推进社区治理,实现乡村振兴”誓师大会和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动员部署大会,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以街道副职干部、各科室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石佛寺街道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等日常工作。二是制定并下发《石佛寺街道乡村治理方案》《石佛寺街道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方案》《石佛寺街道领导干部包村制度》《石佛寺街道包村干部及青年干部包村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选派机关青年干部及中坚力量分别到九个行政村,指导村“两委”班子推进社区治理,协助健全村规民约等。三是各行政村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并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了具体实施方案,一村一案,一村一品,整体推进。  群众层面积极参与。社区居民通过会议、电话、网络、书面等协商形式向社区反映意见或建议,形成《社区垃圾分类福分兑换办法》,即社区以户为单位,对村民按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等行为进行福分奖励,每月村民可将垃圾分类积攒下来的福分到社区兑换成生活用品。

创建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工作机制

建立“一核多元、协商共治”的治理模式。全街道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参与,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骨干、居民群众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横向到边”的社区治理体系,全街道备案如“广场舞表演队”“老年合唱团”“篮球”“乒乓球”等文体协会共计26支,覆盖村民2800余人;社区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纵向”组织体系,建立党员微信群,线上线下落实党内事项民主议事制度,实现党员党日活动制度常态化,实现全体党员示范户挂牌亮身份,在重点工作、重要节点中做表率、啃硬骨头。

创新搭建干群协商议事平台。建立由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乡贤能人、志愿者代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议事机构,通过召开议事会议、征求村民意见,按照“五步骤”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村规民约”,并在环境卫生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挂牌设立“居民议事厅”,组织成立乡贤议事会、妇女议事会、协会议事会,依托党员群、居民群,成立网络议事会,现党员群全部覆盖,居民群保证覆盖各户。  多举措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街道扎实推进村“两委”缺额补选工作,建立村“两委”班子年轻干部储备库,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挑选优秀年轻党员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逐步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社区党组织已实现一肩挑44.4%;街道制定《2019年社区干部培训计划》,每月举办社区干部大讲堂,参加专题理论培训、开展座谈交流,到抚顺古楼社区、新民方巾牛村等先进地区进行实地学习。孟家社区讲习所年初以来举办大型集中理论学习、村民培训4场,培训1500人;立新社区充分利用党组织引导和影响老年协会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崇德向善之风深入民心。  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及环境整治赢得福分奖励,大大增强了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将社区的环境绿化和福分政策结合起来,用福分激励大家参与到社区的绿化和管理当中来。孟家台社区将公共绿地分割为大小不等的板块,村民主动把自家房前屋后打理好后,社区会奖励给相应的福分,对社区公共绿地认领的村民、参与植花种草的村民都会得到相应福分的奖励,形成共同维护社区公共环境、美化家园的良好氛围,也带动了居民植绿、爱绿、护绿的热情,共建美好和谐幸福家园。力改过去社区治理“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破解了社区存在的“人员难管理、活动难组织、表现难评价”等难题。

政府出台制度群众主动参与  

街道围绕居民关心关注环境卫生问题,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制定下发《石佛寺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石佛寺街道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石佛寺街道村屯环境卫生考评办法》等工作制度,明确环境卫生“七不准”,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居民“周边三包”责任,实施垃圾“四色分类法”,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启动仪式在孟家台举行,各地纷纷学习石佛寺街道治理模式。  为进一步巩固环境成果,以兴胜、孟家台、立新为试点社区,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引入福分制管理模式,每月村民可将垃圾分类积攒下来的积分到社区兑换成生活用品,每季度社区按照积分累积情况评选出本社区垃圾分类明星户,统一进行表彰奖励,使得百姓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的意识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了主动。  同时,定期举行卫生文明户、美丽村屯、优秀监督员、优秀党支部的评选,鼓励村民自愿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激励机制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挖掘社区骨干领袖人物,使其在日后的社区治理中起到极好的带头作用。

社区治理成果惠及辖区居民  

在福分奖励办法中,社区建立福分银行,以户为单位发放福分存折,每月一累计将所得福分存入自己家的福分存折中。同时,采取一对一党员群众手拉手的形式,鼓励居民将获得的福分捐赠给社区特殊群体,例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社区还会同样配比同等的福分一同赠予特殊群体居民,鼓励激发出社区居民中的“大爱”,让困难群众既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又能通过奖励福分兑换相应的物质奖励。  下一步,街道将以垃圾分类福分兑换为开端,把“福分”激励机制推广应用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用积分“记录”辖区居民的公序良俗、应知应会、城建环保、建言献策等多类综合表现,建立一套立体的福分模式,向关心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区建设的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量化记载的方式选出优秀居民、宣传优秀居民、奖励优秀居民。  加大宣传和开展居民需求调查,进一步扩大居民参与面。社区福分兑换是一个新鲜事物,居民接受、参与有一个渐进过程。通过宣传卡、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加大宣传,让居民在最短时间内接触、知晓、参与。同时,开展居民需求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找到激励居民参与的原动力,最大程度扩大居民参与面。  挖掘辖区内各类资源,打造科学完整的资源链接兑换机制。福分兑换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兑换,建立福分换物质、福分换服务、服务换福分、物质换福分等多元可循环能持续的福分兑换机制。联合驻域个体工商户、驻社区企业、社团组织加入福分兑换联盟,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和全域共建共谋的奖励体系。  社区治理一直在路上。石佛寺街道将尽快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社区微治理模式,服务社区发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