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民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综合施策,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方面打出“组合拳”,有效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顶层设计 促进政策完善
社区社会组织要发展,政策先行是关键。福建省民政厅于2008年8月、2014年5月先后出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文件,明确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管理服务等措施,按“3+X”模式建立社区社会组织体系,“3”指一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或中心、一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X”指社区结合实际成立的社区服务、慈善救助、文化体育等各类型社会组织,建立起以县(市、区)民政部门为中心、街道(乡镇)为主体、居(村)委会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
今年11月,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五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培育发展重点,提出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培育扶持措施、强化管理服务等具体要求。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了政策保证。
优化环境 促进培育扶持
经费上支持。2015年以来,连年实施省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安排2000多万元资金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儿童关爱等社会服务。2017年全省安排经费1.28亿元,用于培育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及向该类组织购买服务。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等部门也安排了相关经费,撬动各地对社区社会组织经费的投入。为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省财政厅还出台《福建省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将社区建设、人民调解等城乡社区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了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能力上孵化。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补贴奖励等支持。厦门、南平等地每个县(市、区)均建有1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统筹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人才、资金、场地等问题。
宣传上造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社区社会组织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2017年11月,省民政厅积极配合民政部组织的十多家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赴闽采访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民网、《工人日报》《中国社会报》等媒体集中宣传了全省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省民政厅汇编了《新时代、新活力、新作为——中央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福建社会组织工作作品集》,进一步扩大了福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
“三社联动” 促进服务提升
全省民政部门坚持以“三社联动”为抓手,推动建立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联动机制,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带动社区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规范组织运行、导入资源要素,实现社工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双提升”以及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受益”目标。
2018年,省民政厅在全省实施城乡社区“三社联动”行动计划,开展省、市、县三级“三社联动”试点132个,推动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社会组织为载体、城乡社区为平台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重点培育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工作者在提供社区服务的同时,扮演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资源链接者等角色,以社工专业服务带动社区社会组织提升能力、活力、作用力。
各地还着眼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坚持把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培养成社会工作者,把社会工作者通过合法程序纳入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养了一批熟悉社会组织运作、具备社工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目前,全省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10154人,平均每个城市社区有社会工作者2-3人。
典型引路 促进整体推进
坚持从社区社会组织“接地气”出发,推动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全省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典型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厦门市思明区民政局将社区社会组织分为已登记成立、登记条件成熟、由街道(乡镇)实施管理三类分类施策,增强管理实效。通过邀请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议事、完善社区“大党委”等方式,着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晋江市民政局着力打造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三级平台,在市本级建成面积3800多平方米的市社会组织孵化园,为入驻社会组织提供场所设备、登记指导、专家督导、培训交流等支持服务,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技术培育平台”;在镇试点成立镇级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现全市镇(街)依托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社会组织服务站全覆盖,打造社区社会组织联动发展的“镇域枢纽平台”;在村(社区)鼓励社区提供社区社会组织运行资源支撑,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托底孵育平台”。
三明市梅列区民政局打造了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三级平台”,区本级指导平台成立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文体局及各乡镇(街道)等组成的区社区社会组织指导组,在镇(街)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指导站,在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探索形成1个社区党委领导、1个社区社团承办、N个学习圈开展实施的“1+1+N”工作模式,建立社区牵头、社团承办、机构服务、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社区学习服务。(郭 奇 李锋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