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失调 社区期待有更多的男性社工

2015-07-21 09:20   宁波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目前社工在社区社会救助、劳动保障、残障康复、医疗卫生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社工的男女比例失调。以海曙区为例,在海曙区708名社工中,男社工只有132名,不到社工人数的五分之一。

记者日前来到受台风影响积水较严重的海曙区南门街道马园社区,正在帮助积水已排出的居民打扫卫生的社区党委书记张国芳累得气喘吁吁,她告诉记者:“我们社区9名社工全是女性,这次台风来袭,她们冲在最前面,扛沙袋、搬家具、移杂物、转移居民,在风雨中撑起社区服务一片天,真为这些‘女汉子’感到自豪。不过,我内心深处期望看到社工队伍里有更多男性身影。”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工在社区社会救助、劳动保障、残障康复、医疗卫生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社工的男女比例失调。以海曙区为例,在海曙区708名社工中,男社工只有132名,不到社工人数的五分之一。

女社工成为社区服务的主力

马园社区有2500多户居民,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时灯泡坏了、抽水马桶不灵了、电脑坏了、家里停电了等等,居民第一时间找到社区,为此,女社工全部顶上,自己能修的自己上,不能修的,立刻找到志愿者或是专业人士帮忙解决。”张国芳说。

马园社区此次台风期间转移了500位居民,有70户居民家进水,社工们马不停蹄地忙碌。她们爬上顶楼修补被风吹走的顶棚,扛起沙袋铺在低洼地段,帮助居民把洗衣机、电冰箱等重物搬到地势高处……

社区工作是人生很好的历练

“我们社区曾有过3名男社工,但全部离开了。”张国芳不无遗憾地表示,“社区工作中很多是体力活,男性比女性更有优势。此外,社区工作主要和人打交道,社工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熟悉社区情况,待男社工熟悉情况、工作得心应手了,却离开了。”

回想起两年前的“菲特”台风,张国芳很感慨:“那时一位80后男社工董彦辰很有亲和力、熟悉居民情况,为我们分担了不少压力,他在几十厘米的积水中推着皮划艇帮助居民转移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

后来考入公务员的董彦辰回忆起在社区3年的工作经历,也很有感触。他认为,在社区基层工作是自己人生历练很好的起点,“每天和居民面对面,调解矛盾、解决困难、协调事务,让自己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谈到自己的离开,董彦辰对记者说:“社工待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社工工作相对辛苦,没有上下班概念,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2008年的时候,我收入一年不到两万元;另一方面,社区工作对大学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不高,这对刚从学校毕业、渴望发挥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来说,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多管齐下提升社工吸引力

“要让社工成为一个专业性强、有职业前景和影响力的职业,才能真正提升社工这一行业的吸引力。”海曙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徐科静这样分析。

记者了解到,如今,海曙区每年会对社工开展专业培训,并正在研究制定《社工职级评定办法》等对社工作出职业规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同时积极推进市社会工作实训基地申报工作,将海曙打造成全市的社会工作人才基地。此外,海曙区还在社区建立专业性强的工作室,让社工能发挥专业技能。

从2014年开始,海曙区民政局还面向退役士兵招聘社工,“一方面,可缓解退役士兵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退役士兵的吃苦耐劳精神是社区所需要的,正好可以扩充男社工队伍。”

海曙区鼓楼街道中山社区社工徐宇杰就是一名退役士兵,他现在主要负责民政、人武、团委、文化等工作。这次“灿鸿”来时,他冲锋在前,承担了凌晨巡逻、路上排积水、搬移花草树木等体力活,很好地发挥了男社工的体力优势。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