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称他们所患之病为‘不死的癌症’,日夜不断的受折磨,在别人眼中像个怪物,没有人理解,不得不将自己封闭起来,像刺猬一样拥有着僵硬而刺人的外壳。他们渴望从医院回到社区的自由,渴望稳定的生活。”
在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个案管理项目总结里,重庆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陈瑜这样写道,这是她和同事们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多年产生的共鸣。
翻看冬青社工项目总结报告,封面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回归。重拾信心、重拾健康,回归社会,这不仅是患者的期盼,也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社工们的目标。面对这样一群身处“孤岛”的特殊群体,陈瑜和小伙伴们拼尽全力想把他们拉向幸福的彼岸,因为他们相信,唯有爱,才能让孤岛连成陆地。
消除“病耻感”
“在别人眼中像个怪物,没有人理解,不得不将自己封闭起来。”
沿着华福巷一直走,道路两旁是渝中区的老旧小区,充满历史痕迹的建筑,见证者这座渝中老城的发展,也见证着居民的变化。
走到支路转个弯,便听到书香苑小区里传来阵阵讨论声。“一组到重庆师范大学,在打卡点完成拼图;二组到鹅岭二厂,体验文创艺术魅力……”上月中旬,在重庆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办公室,20余名精神卫生项目组社工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集思广益,在即将到来的国际残疾人日,为精神障碍患者“倒腾”点有趣的事情。
社工组织的义卖活动上,患者作为志愿者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图片由冬青社工中心提供
社工领队,和朋友们一起外出、游园、做游戏、拍照,这对大多精神障碍患者而言,过去想都不敢想。当然,社工能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贴心朋友,也做足了功课。
“提供电话关怀2500余人次,家庭探访近170户,家庭护理知识讲座1场……”在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项目总结中,如是记录了社工做的每一件事。
精神障碍患者开始融入社区,并绘制社区地图 图片由冬青社工中心提供
“他们大多有‘病耻感’,几乎不愿出门。”入户探访成为社工接触患者的第一要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实施,大量精神障碍患者回到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仅以沙坪坝区为例,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统计中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4222名,居家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占比高达81%。社区自然也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阵地。
张茜是冬青社工中心驻沙坪坝新桥社工站的一名“老”社工,2013年毕业开始接触精神障碍患者的她,入户探访时碰了不少壁。
遇到陌生人敲门,患者拿着刀通过门缝跟社工沟通;社工询问他们的需求,患者家属一口回绝;患者缺乏安全感不愿见面,只能通过电话沟通……
“有时候我们就像一个推销员,不断推销自己的工作内容。”不少社工自嘲道。
社工在了解精神障碍患者需求后,为行动不便的患者申请到轮椅 图片由冬青社工中心提供
阿依是新桥社区的一位患者,尽管张茜多次上门、电话访问,十分谨慎的阿依迟迟不愿敞开心扉。
持续关注和关怀患者家庭,链接社区精防医生开展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学习服药注意事项……张茜不断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两年后,张茜才走进阿依的内心。
该项目经过近三年的沉淀,在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建立了8个社工站,社工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提供家庭探访、资源链接、主题活动、外出体验等服务,项目个性化关怀和多样化服务方式,有效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目前服务了169名精神障碍患者,累计受益患者及社区居民9585人次。
回归社会
“当自身头顶有了独立的光环,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好。从医院回到社区生活,想要好的生活品质,精神障碍患者就得学会基本的生存之道,学会如何照顾自己。”
11月27日不到下午1点,南岸区海棠溪社区、渝中区华福巷社区、沙坪坝新桥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纷纷赶到沙坪坝双碑社工站,与双碑街道勤居村社区的患者一起学习插花。
多张桌子拼接而成的大桌子,围满了患者及家属,桌上摆满了玫瑰、小雏菊、剪刀等工具材料,双碑社工站社工李晓晴,像学校老师,耐心讲解注意事项。
11月27日,花艺导师为患者开展技能培训,多名患者参加此次培训
“以双碑社工站为例,患者年龄层次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大多有就业意向。”社工李晓晴称,此次争取到市残联的培训项目,为患者提供了学习机会,增加就业渠道。记者在双碑社工站看到,在多功能室一角的墙上挂着“公益小铺”字样,书架上摆满了衍纸作品,大到画框、相册,小到耳环、胸针,均出自精神障碍患者之手。“社工指导患者成立‘花都衍纸工作室’,鼓励他们学习制作衍纸作品、管理财务、梳理会员手册、开设网上商城等,我们从旁协助。”
公益小铺内,摆满了患者手工制作的衍纸作品
10月30日至31日,“善的力量”公益集市在观音桥举行,社工带着患者售卖衍纸作品,现场制作耳环、胸针等小物件,吸引不少人围观、体验,两天共售卖近四百元。
“他们高兴坏了,第一次义卖能卖到这么多。”李晓晴谈到,钱不多,但患者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据悉,为了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项目共计开展2个成长性小组,5个(25节次)工作坊。精神障碍患者学习做饭、收纳衣物、种植水培、制作衍纸、绘画等5项技能。
阿依突破心理防线后,到渝中区一景点任检票工作;衍纸工作室的两位患者被聘为社区市民学校的老师,为居民上衍纸课;勤居村的一位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辅助医生护士整理资料……
走出家门后的患者开始逐渐融入社会,自我价值也得以实现。2018年7月,渝中区残联主办的“筑梦善行 廉洁渝中”第三届残疾人书画摄影作品展中,出自精神障碍患者之手的2幅作品荣获三等奖,2幅荣获入围奖。
被“妖魔化”的刻板成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关怀,获得更好的生活。”
不过,冬青社工服务的169名患者中,真正实现就业的患者仍以个位数计算。因为,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仍有偏差。
国际社工日活动上,患者与社工握手,模拟专业关系建立 图片由冬青社工中心提供
不出意外,华福巷社区如今将有一间文艺清新的咖啡店供居民休闲娱乐。
去年底,陈瑜和同事经过商量,计划在华福巷社区开一间咖啡店,社工指导,精神障碍患者运营。“想以咖啡店为契机,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增加患者的收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作为患者能力提升的培训场地。”
不过,这一切止于居民的强烈反对。
“每次暴力事件发生后,马上有人质疑肇事者是精神障碍患者。”陈瑜在谈到社会上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看法时,一脸无奈。
2010年,重庆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开始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从未发生过肇事事件。
但是,也有人重新认识了这个群体。冬青社工蒲亚莹在接触精神障碍患者时,丈夫十分担忧,搜罗了一堆防身“武器”,时常到社工站接她下班,弄得蒲亚莹哭笑不得。
到社工站次数多了,蒲亚莹丈夫的态度也有了极大转变。“他们跟正常人一样嘛。”后来,蒲亚莹丈夫还带着孩子过来,帮忙给患者倒水、准备物料等。
华福巷社区书记鱼雪梅表示,社区经常开展助残活动,但很少见到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冬青社工入驻社区以来,发挥专业优势,患者有了明显改变,还主动参与社区事务。
截止2017年底,从事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在全国约有39家,重庆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本地最早为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组织。
对患者进行计算器学习强化训练 图片由冬青社工中心提供
基于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项目服务实践,冬青社工也创造性探索出“以患者为中心、社区为平台、医院为支撑、政府为保障、社工为纽带”的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关护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影响2家社会组织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上,参与市民做出关爱残障人士承诺 图片由冬青社工中心提供
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重庆的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为全市1000多名在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生活自理、心理疏导、困境帮扶、资源链接等服务,提高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增强社会功能,扩大社会支持,促进了社区参与。
在精神障碍患者特殊群体中,社工垫着脚尖努力摘去“生人勿进”的牌子,把处在“孤岛”中的他们拉近靠岸,去触摸到真实而美好的世界。(文中患者姓名均为化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