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四种素质

2016-12-22 13:51   中国社会工作公众号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四种素质:纯洁的思想素质、强大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

原标题: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四种素质

因为一次手术事故,作为音乐老师的我曾经短暂失声,做了17 天“哑巴”,那段时间, 恐惧、彷徨时时伴随。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让我对残疾深有体会,也让我走上了残疾人服务之路。从工疗站、残联,到创办助残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十几年为残疾人服务,我收获了作为一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快乐与满足,也体会到为残疾人工作的辛酸与艰苦。

当前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比较稚嫩,很多社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不断地沉淀与积累。服务200 多名残疾人的经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总结出了为残疾人服务的社工需要具备的几项重要素质,在此与大家分享, 希望对推动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有所助益。

纯洁的思想素质

这里所说的思想素质,是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作为一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 应保持纯洁的思想素质,才能真正提升残疾人的权能与尊严。

具体来说,一是以人为本的态度和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注重服务对象内心的成长, 协助服务对象觉察对于个人、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态度,肯定他们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是保持一颗同理心。站在残疾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体会残疾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残疾人的立场和感受,能让残疾人感觉到你在聆听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感觉,从而拉近社会工作者与残疾人的距离。

三是对残疾人无条件的接纳。唯有接纳我们的服务对象,才能让他们放下心中的包袱与芥蒂,接受社会工作者。我曾在工作中看到一些社工害怕看到肢体残疾人,觉得他们很悲惨,所以提出“我不能为他们提供服务”;或是认为精神病康复者非常可怕,以不敢跟他们接触为由拒绝提供服务,类似例子时有发生。我期待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否则你也得不到服务对象的“接纳”。

四是去标签。“残疾人是弱能者”“ 残疾人是社会及家庭的负担”“残疾人是可怜的群体”,这些标签经常被强加在残疾人身上,难以消除。我曾听到一些新入行的社工说:因为我觉得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所以我要做残疾人工作,那可真是“开始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社工不仅自己要杜绝对残疾人“标签化”,更要告诉大家,请不要给残疾人贴标签,他们只是“病”了而已。

强大的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是一个强调使命感的职业,它需要社会工作者时刻坚守助人自助的理念。有种声音说社会工作已成为“高压”职业,究其原因, 与社工要长期体验和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问题息息相关。在日常工作中,社工更多的是与各种“不幸”打交道,需要感同身受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长年累月下来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职业倦怠。而在残疾人工作中,社工同样会接收到负面信息, 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心要强大,否则难以应对长期高压的工作状态。

作为专业助人的社工,应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正能量枯竭、专业耗竭的情况。比如说,社会工作者应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减压方式;或者当负面情绪积压时,可寻找朋辈支持,如向同事倾诉、学习同事有效的经验等;当遇到棘手的个案时, 积极寻求督导的指导与协助,避免陷入孤独无助的困境。

过硬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决定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我觉得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必不可少:

一是“全科”与“专科”相结合。“全科”与“专科”是相对应的概念, “全科”是指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通用专业基础知识,涵盖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工作三大基础服务手法、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伦理守则等, 它是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它不会因服务某个特定领域而改变。“专科”是指特定领域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如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需掌握关于残疾人领域的特定知识及技能,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介入模式、实务技巧等。唯有将“全科”与“专科” 结合起来,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

二是病理与心理知识相结合。 残疾人服务的特殊性在于残疾人身体的残缺性和残疾人独特的心路历程,而这恰恰是很多社会工作者的短处。现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没有开设系统的课程或培训,极大地限制了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

我的建议是:首先要认真学习残疾人生理病理知识。残疾人病理基础知识是社工提供服务之前的基础。如,残疾人的类别有哪几种?等级如何划分?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有哪些生理特征?残疾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有何区别?不同类别及不同等级的残疾人,需要社工采取不同的专业手法,如果社工对这些基本知识不掌握,怎么能提供适切的服务?我曾多次应邀为广州市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进行实务培训,通过互动交流, 我发现部分社工对残疾人的知识及技巧掌握不足。因此我倾向于与他们共同学习残疾人基础病理知识,例如指引他们如何引导盲人定向行走、与聋哑残疾人沟通的技巧、如何正确处理精神康复者病发时的情绪与行为等。只有充分了解服务对象,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其次,了解及同理残疾人的心理经历。在与一些社工交流时,我发现很多社工容易犯一些小错误, 特别是在评估服务对象需求时,往往忽略了对残疾人当时心理状态的认知及了解。事实上,一名残疾人自意识到自身残疾起,通常会经历5 个阶段的心理过程,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评估残疾人当前所处的心理阶段及状态,决定采取何种策略,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当案主心理状态尚处在第一阶段时,社会工作者介入过快,反倒会造成服务对象不适, 在此阶段残疾人更需要的是社工的陪伴和支持。

三是政策与服务相结合。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和社会人士的忽视, 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未必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回应,为此,社会工作者应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首先要积极进行政策倡导,即为一些受忽视的残疾人争取合理的照顾和利益,更关注残疾人某方面普遍存在而得不到及时回应的需求和行动。如,自2014 年起在广州各区先后成立的“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正是源于资深社会工作者的呼吁,引起残联系统对精神康复者社区照顾的需求加以重视而设立。此外,社工还应在机构、社区内为残疾人争取更好的服务环境, 向政府争取合理的资源投放等。

其次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包括向社区居民直接解释和体验、举办社区教育宣传活动等,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对残疾人正确的认知,提升社区互助、社区和谐。只有注重社区的宣传教育,才能让更多社区居民支持并参与残疾人扶助工作, 从而为残疾人在社区照顾服务中提供便利与支持,也为残疾人顺利融入社区营造了友爱的氛围。

四是助人与自助相结合。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功能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而现实却是,社会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资源相对于残疾人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同时,残疾人自身的增能、赋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构建资源网络,助残疾人走出困境。

何为资源?大到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福利制度,小到残疾人的亲戚朋友、邻里街坊,皆是残疾人的“资源”。如残疾人主管部门、特殊学校、社区居委会、社区设施、社区医院、社区团体等,社会工作者应培养资源挖掘和整合的意识及能力,编织残疾人社会资源网络。

另外,社工要积极提升残疾人“自助”能力。现在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给残疾人捐献基本生活物品、改造房子、直接捐款等,他们的行为值得称赞、鼓励。然而, 在我长期跟进的一些家庭,捐赠带来的只是一时改善,家庭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提升残疾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社工应以优势视角来激发残疾人的潜能,协助残疾人自己更好地挖掘资源、运用资源,促进自身的成长, 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

强健的身体素质

近几年,社工行业流传着这样的观点: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要有“三厚”,一是“嘴皮厚”,意为社工需要锻炼好口才,才能搞社工宣传、上门探访及开展个案等服务; 二为“脸皮厚”,意为即使社会对社工行业认知度还比较低,社会工作者需不怕被拒绝,直到服务对象能够接纳社工;三为“脚底厚”,意为社会工作者应深入社区,不断走访、探访,接触我们的服务对象。

社工不仅仅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残疾人社会工作多采取个案管理的模式,日常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累,进行长期有效探访跟踪,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 方能练就“三厚”的功夫。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