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工服务队:青春成长路 社工伴你行

2014-12-08 14:45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北京社工服务队通过开展“成长伴你行”学生成长项目,帮助龙泉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项目服务对象为龙泉中学七年级学生,共进行小组活动四至六次,现项目已有序开展。

青春成长路  社工伴你行

北京社工服务队通过开展“成长伴你行”学生成长项目,帮助龙泉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项目服务对象为龙泉中学七年级学生,共进行小组活动四至六次,现项目已有序开展。项目旨在通过专业的社工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健康成长。为了保证项目达到预期实效,从方案策划、活动设计等环节入手,以社工理论为指导,以学校的实际为基础,积极策划,精心准备,逐步推进项目开展。

一、耐心陪伴学生成长,社工服务有根有据

龙泉中学原校址在鲁甸8·03地震中受损严重,学校搬迁至临时板房安置点,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艰苦,学生课余生活枯燥。同时由于龙泉中学在校学生均为进入和即将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其情绪特点具有两极性,情绪容易产波动,同时又受到地震哀伤情绪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针对此种情况,北京社工服务队积极开展需求评估,对有需求的同学积极开展社工服务,通过陪伴、聆听等方式,引导学生纾解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成长。

服务队张贴“成长伴你行”学生成长项目海报,向学生宣传海报信息。

(图注:服务队张贴“成长伴你行”学生成长项目海报,向学生宣传海报信息。)

二、精心策划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有始有终

在前期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北京社工服务队一方面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项目理论支持工作,对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认真研读,其中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出发对青春期的相关行为及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帮助认知学生行为及心理特征,从社会支持理论出发,对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组成和作用进行探究,帮助学生链接资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内容,根据小组活动目的设计符合服务对象年龄特征的小组活动,其中针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欠缺设计小组活动“沟通心开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完成日常活动;针对团队协作能力不足设计了小组活动“同舟共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实现团队协作,同时引导学生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还设计了小组活动“青春的我”、“发现美”,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春期的自己,发现身边的美,引导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北京社工服务队还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保证了小组活动的参与性及连续性。

服务队队员郑阔引导学生参与“沟通心开始”小组活动。

(图注:服务队队员郑阔引导学生参与“沟通心开始”小组活动。)

三、细心完善活动细节,小组开展有声有色

在正式小组活动开始之前,“成长伴你行”学生成长小组工作员淳于茂兴、郑阔又对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活动中要用到的道具,例如在“沟通心开始”环节中要用的成长树、画面模特等道具提前做好了准备,对在活动中要向组员传递的信息和理念提前进行梳理,特别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合作、团结、信任等理念进行逐一梳理,保证万无一失。在小组活动中,小组工作与社工服务队其他队员一起通力合作,引导和鼓励小组成员参与到小组互动中,特别是“沟通心开始”活动中的“成长树”和“帮帮姐姐”两个环节中,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活动要求,既增强了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能力,又拉近了组员之间关系,更好的实现了小组活动目的。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