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资料
吴XX,女,71岁,儿子几年前意外去世,老伴因病于去年去世,儿媳妇另嫁,有了自己的家庭,目前服务对象与孙子一起生活。服务对象孙子19岁,目前正在找工作,两人关系融洽。服务对象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身体状况不太好。服务对象不太会做家务,之前老伴在世时,所有的家务由老伴全部承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服务对象。老伴离世之后,服务对象开始学习洗衣、做饭等日常家务,有时候感觉有点吃力。对于老伴的离世,服务对象难掩心理悲伤,时常叹气。
二、需求分析
1.情绪疏导的需求:服务对象丧偶,还在悲伤期,她的家人没有时间陪伴她度过适应期和缓和期,需要进行心理慰藉和陪伴服务。
2.生活适应的需求:服务对象之前的生活起居依赖老伴,老伴去世后,需要自己适应生活的小困难。
3.健康养老的需求:服务对象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高危疾病,加上突然丧偶对其的心理打击,对老人的身体也形成双重打击,服务对象需要掌握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三、服务目标和方案
(一)服务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宣泄内心的苦楚,勇敢面对,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帮助服务对象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增强自信心,引导服务对象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掌握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健康保健能力。
理论支持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针对服务对象的这种状况,社工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在以往生命过程中因为丧子、丧夫而引起的压抑的悲伤情绪,借用人在情境中,把服务对象放到一定的环境中认识,重视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家庭和社会角色对服务对象重要影响。服务对象面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经历有关,并且一直被哀伤情绪问题困扰,一旦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将会有助于服务对象健康生活。
服务策略
1.提供心理慰藉情感陪伴,引导服务对象理智、积极看待“生老病死”自然界规律,正确认识失去儿子和老伴这一痛苦经历,正确表达思念,疏导服务对象的悲伤情绪。
2.链接社会资源、同辈群体力量,给予生活、情感支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己身体健康情况,学习健康预防和保健的相关知识,保障老年健康生活的幸福值。
3.引导服务对象学习居家生活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服务对象生活适应能力。
四、服务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专业关系,提供心理慰藉情感陪伴,正确表达对老伴的思念
通过多次走访,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的关系,服务对象是失独家庭一员,原本孩子的离去对服务对象心灵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但是老伴也因病离开这对她来说是雪上加霜,旧伤没有愈合又一个重大的打击,服务对象一个人默默的承受悲伤、孤独与寂寞。
社工积极鼓励服务对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服务对象向社工倾诉说,当昨天看到门前一个路人时,泪珠像雨水一样不停地往下滴落,看着背影特别像老伴。她说往前老伴同样也喜欢带着一个帽子,从窗户边走过,看到她还会打招呼,往事就像昨天一样,自己还不能适应老伴的突然去世。孙子目前19岁,在忙着找工作,也不能指望孙子,他还小,也不能向孙子吐露这些。现在自己一个人很孤单,也害怕,忍不住想哭,晚上有时候会失眠。社工采用专注倾听、鼓励的技巧,鼓励服务对象表达清晰诉求。社工同理了服务对象的遭遇,一边安慰着服务对象一边讲述自己的一些痛苦经历最终是如何走出来的,给予服务对象一些建议,如服务对象可以将想对老伴说的话和对老伴的思念写在纸上。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可以想想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社工在过程中真诚的回应着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给予服务对象一个环境倾诉自己的悲伤情绪。
第二阶段:链接社会资源、同辈群体力量,为服务对象给予生活、情感支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己身体健康情况,学习健康预防和保健的相关知识,保障老年健康生活的幸福值
社工邀请服务对象参加季度生日会,扩大服务对象社交网络,链接同辈群体的力量,给服务对象给予支持。在活动中,社工有意识的引导服务对象与其他的小组会员进行交流沟通,同时让“580”志愿者积极的引导服务对象,使服务对象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给予服务对象力量。服务对象在活动中,与其他成员聊得很开心,和大家在一起共度生日会,非常的高兴。
同时社工邀请服务对象参加健康讲座活动,学习健康保健知识。活动结束后,社工为服务对象下载了养生保健操,让服务对象在家的时候也能够锻炼,增长了服务对象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对健康生活的意识提升。
第三阶段:引导服务对象学习居家生活知识和技巧,提高服务对象生活适应能力。
此次介入,社工提前与服务对象电话,协商会谈的时间。服务对象很欢迎社工的到来,热情的接待了社工。社工针对服务对象的安全养老需求,在会谈之前准备了居家安全的知识相关资料,引导服务对象“想一想”,反思自己的居家安全情况。服务对象告知社工一些隐患的地方,如浴室地板湿滑等。社工结合长者的身体机能特点及反映的整体居家环境,从电器的使用、居家用电安全、居家用气安全、居家消防安全等方面为服务对象系统的讲解了在家中如何检查消除电气、如何扑救初期火灾等居家安全知识,还针对安全用电的常识以及燃气安全使用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服务对象听得很认真,对于不懂的地方询问社工,社工一一为其讲解。最后,服务对象很感谢社工,告知社工之前这些都是老伴在做,自己什么都不懂,现在都懂了,在也不怕了,自己会慢慢适应生活改变。
第四阶段:引导服务对象理智、积极看待“生老病死”自然界规律,正确认识失去儿子和老伴这一痛苦经历,提升应对生活能力。
社工通过邀请服务对象参加园艺治疗小组,让其能感受生命,并增加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减少胡思乱想的机会,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生活。通过让服务对象参与对绿色植物的栽种和培养,感受对“新生命”的渴望,以改善服务对象的心境和状态。
服务对象自己家里也种了一些多肉植物,自己也很喜欢花,也有兴趣学习种花技巧。在活动中,服务对象积极的与其他的组员相互交流养花的经验,互帮互助,服务对象从中感受到了种花种草的乐趣,心情好了很多,脸上的笑容也增多了。活动后,社工引导服务对象通过观察自己的所种的植物和花经历着“发芽、长枝蔓、开花、结果、凋零”这一自然生命历程,引导服务对象学会感悟生命,感恩生命的每一个过程,正视生命的变化无常,正确认识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服务对象表示,最初时感到痛苦,觉得害怕和不安,但是通过时间流逝,她开始在慢慢接受、适应这个生活。
五、成效评估
(一)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
通过社工多方面的努力,从个体、人际关系等层面介入,通过接近2个月的时间,改变了服务对象当前的无力感,服务对象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对生活有了期待,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提高,社会功能也逐渐增强,周围的一切都努力向着美好和舒适的生活方式改变。
(二)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社工运用观察法,了解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并与预先制定的服务目标相比照,评估服务成效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及各个目标的达致程度情况。通过比照,基本达成双方共同制定的目标。服务对象情绪、健康及生活适应需求都得到满足。
六、专业反思
从个案中的经验发现,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扮演好一个使能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促使服务对象积极的与外部进行互动交流,从中得到支持和认同感,从而充实自我,找到人生新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在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案服务可以依托心理辅导、治疗小组、社区活动等,多种类型的服务促使服务对象在不同场域之中都能有所学习,多形式的促进服务对象成长,并得以强化。
(作者单位: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