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指导下精神障碍个案的康复工作

2014-11-21 10:48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精神障碍个案如何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来指导其康复呢?本案例荣获由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举办的首届广州市社会工作案例评选活动二等奖,并在《中国社会工作》2014年9月上期刊登。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手法之一,是指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调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个案工作非常注重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资源和能力,以增进服务对象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

【案例分析】选取了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部分案例,与读者或同行一起交流,共促进步。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是由胡倩撰写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指导下精神障碍个案的康复工作”。

本案例荣获由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举办的首届广州市社会工作案例评选活动二等奖,并在《中国社会工作》2014年9月上期刊登。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允许机构刊登案例的当事人及其家属。以下信息已做隐私保护处理。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1)基本资料:案主小M是一位29岁的未婚女性,本地人,无业在家,独生女,与五十多岁的父母住在位于社区某村的单位福利房。案主很少说话,不与人沟通,眼袋比较浮肿,有淡淡的黑眼圈,眼球比较突出。案主父亲50多岁,原先是某厂的技术工人,已经办理提前退休,目前退休在家,偶尔还帮人打散工。

(2)个案来源:街道残联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转介。

(二)个案背景资料:

2012年7月31日,案主和案主父亲在街道残联、案主所在居委会民政专干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陪同下来到中心。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介绍,案主患有精神疾病,很少出声,不与人沟通,不回应他人。但是父亲认为是心理问题,担心服用精神药物有副作用,加上案主现在已经在服用甲亢的药物,所以不愿意让她服用精神类药物,认为“见药三分毒”。街道残联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希望社工能够劝导父亲带案主去看医生。而父亲则希望社工能够开导案主,治疗案主的“心理问题”,让她能够和人交流沟通。

社工发现,案主不太愿意与社工眼神接触,单独面谈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神情回应社工的问题,且面部表情比与父亲在一起时稍微放松,有幻觉倾向。父亲的健谈与催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事人的表达,面谈期间一直不停地大声催促女儿开口讲话。在之后的了解中,社工得知案主五年级前是很活泼开朗的,但由于五年级案主和同学发生争执,案主的父母跑去学校吵闹,自此学校同学都疏远案主,案主也由此逐步变得郁郁寡欢。社工还得知,案主母亲是精神障碍人士,于案主六年级的时候入住某疗养院到现在,费用由母亲单位支付。 

二、问题分析

运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霍利斯,F. Hollis, 1960)对案主问题的假设分析理解案主小M目前的困境。该理论认为案主的问题成因有三个:

一是案主早年未满足的欲望或未解决的情绪冲突,就是案主在读五年级的事情,它有可能是引发案主的精神疾病的关键事件,关键事件就是引发案主发病的刺激点。

二是当前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案主主要的社会环境就是和家人的互动,如前文提到父亲的紧张造成了案主感受到强烈的压力。

三是不良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但由于生理病理上原因,案主机体功能上的缺失,加剧了案主目前的困境。

由于父亲没有正确的病识感,预估来自父亲方面的阻力会比较大,但父亲是案主康复的关键点。首先,由于案主不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此就医最重要的关键点需要父亲的行动;其次,父亲与案主的日常沟通模式,照顾模式直接影响案主的康复。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