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东关街道:以创新理念打造社会治理新名片

2015-02-09 15:3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经过不懈的努力,东关街道的社区品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社区党建、社区自治、为民服务等领域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品牌,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民间组织、驻区单位自发参与社区事务、服务功能和自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成为东关街道社区建设新的动力源泉。

原题: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

精细化服务  特色化品牌  以创新理念打造社会治理新名片

社工中国网消息: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地处奎文区中部,面积5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3.6万户,12.2万人,有封闭、半封闭小区92个,开放式小区30个,是典型的纯城区街道。近年来,街道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结合社区实际,创新视野,推行社会多元化治理机制,通过社区特色品牌打造,进一步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居民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度,进而实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目标。

经过不懈的努力,东关街道的社区品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社区党建、社区自治、为民服务等领域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品牌,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民间组织、驻区单位自发参与社区事务、服务功能和自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成为东关街道社区建设新的动力源泉。

 由民做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东关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以前“为民做主”的管理模式,而是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我管理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开展议事协商、民主听证、居民票决等自治互动方式,从“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凡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改变过去存在的政府主动、群众不动,政府插手、群众甩手,政府积极、群众消极的局面。通过搭平台、建载体、给资源、立机制,让群众知情有渠道、参与有平台、监督有手段、当家有方法,充分激发社区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局面。

一、自主议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对所征集的问题和反映的事项通过社区恳谈会、社区论坛、社区顾问团等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评议、协商,明确哪些事项可通过社区议事形式直接决定,哪些事项需提交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哪些事项需向上一级反映协助解决。全街道9个社区,普遍实行了自主议事,程序也比较规范。“听证议事”、“社区居民论坛”、“民主评议”等民主自治制度逐步规范。中和园社区实行了“听证议事园”社区议事机制,创新社区事务管理;苇湾社区以开展社区论坛、成立群众诉求工作站;奎文门社区构建了监督委员会、民主评议会、协商议事会“三会一体”的组织体系,提高评议的实效性;新华社区实行社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加大基层党员决策管理权,扩大了党内民主。同时,通过完善街道门户网站、社区数字化爱心援助系统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逐步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二、自治管理。将每个社区划分为7-9个基础小网格,每个网格严格按照程序由居民推选10名左右居民代表,创新实施居民代表常任制度,每个网格推选出一名常任居民代表,全街道共推选出73名常任居民代表,各社区分别成立了由常任代表和居委会组成的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在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研讨社区自治中的各项民生事务,对居务公开进行有效监督。二是健全“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推行“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为”的工作运行模式,为网格工作人员划分“责任田”,明确责任和权力,改变巡逻式、“出警”式等被动管理模式,开展主动式、前置式的管理服务,全面了解和掌握网格内人口、家庭、单位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反映居民诉求,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

三、自我服务。构建“全员参与”服务模式,一是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成立了“爱家服务联盟”、“一米阳光”、“与你同行”等9支社区志愿服务联盟队伍,下设65支服务队,集聚志愿服务效应,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探索“四社联动”服务模式。在现有社区服务中心和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三是打造“联建共创”格局。整合社区单位资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使社区在管理服务项目上得到“增容”。民生街社区的“老来福”品牌、中学街社区的“爱在阳光里”、李家街社区的“拉手互动邻里情”等,都是通过联合社区内的共建联谊单位,共同为居民服务,形成了“同驻一个社区、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楼宇党建

东关街道是奎文区商业繁荣的典型代表,目前已建成商务楼宇31座,其中税收过千万的有10座,形成了泰华、万达、阳光100等几大商业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服务在楼宇间的发展和拓展一直受到制约。一方面由于楼宇内多为非公企业,党员数量少而且不愿亮身份,基层党组建设缺失;另一方面,楼宇内企业需求不断提高,当前服务难以满足需求。综合这些现状和瓶颈,东关街道积极寻找突破口—在楼宇中成立有针对性的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楼宇党建和楼宇经济的创新发展。

按照“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社区服务就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在泰华、金融街楼宇党建服务站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在阳光100商圈建立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将区域内各类组织和党员有效纳入党的工作范畴,实现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为更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平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开展“双找”活动,党员亮出身份。阳光100城市广场与金融街相邻,现已入住企业100余家,职工1800余人,存在楼宇党员分布散、流动快、“党员找组织难”的情况,前期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及通过物业公司了解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活动,同时在部分企业设立了党员联系点,呼唤“党员找组织”,通过“双找”活动,共“找”出党员18名,主要分布在潍坊阳光壹佰置业有限公司、潍坊鸢都税务师事务所、潍坊华宁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内。及时建立楼宇非公经济组织及党员台帐,实现楼宇信息、楼宇党员动态管理。

二是支部建在楼上,为流动党员安“家”。鉴于阳光100城市广场符合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条件,经院校街社区党委申请,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成立了院校街社区“阳光驿站”联合党支部,推选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确立了联合党支部的组织架构。街道党工委派驻了1名楼宇党建指导员,具体指导楼宇党建工作开展。通过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帮助联络“两新”组织党员集体转入、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协作开展党建共建服务,利用党员活动日等载体,实现活动阵地共用、成功经验共享、困难党员共帮。为进一步发挥好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提高党的工作影响力,“阳光驿站”联合党支部进行了公开承诺,争做推动企业发展强劲的引擎。

三、整合辖区资源,建设“有形阵地”。由业主单位在阳光100城市广场3号楼提供一处场地,街道围绕“1+3+6+8“工作机制打造“阳光驿站”党群活动中心。“1”是指阳光驿站党群服务中心一个统领;“3”是指创业中心、商务中心和物业服务中心三大中心;“6”是指健身俱乐部、光影俱乐部、减压俱乐部、淘宝俱乐部等六个功能型俱乐部;“8”是指阳光100置业有限公司、潍坊鸢都律师事务所、潍坊免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八个党员联系服务点。可为楼宇内企业办理计生、工商、税务、社保、物业等相关程序性服务。设立多功能会议中心,可实现视频会议、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等企业现代化需求。每个党员联系点设立1名联络员,负责主动联系群众,积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了解掌握责任区联系点内员工的思想、工作表现、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及时反映并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搭建工作平台,推行“无限服务”。①价值引领的平台。不定期举办互动式党课、先锋论坛、各类法律、理财、健康、文明礼仪、文艺鉴赏等开放式、自助式教育培训,为楼宇及职工提供教育快餐。②以商会友的平台。联合产权企业、物业公司、入驻企业,不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家联谊、企业家论坛等活动,有效搭建人才、资金、信息等交流平台,为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增强楼宇对相关企业的吸引力,提高楼宇经济的产出率。③休闲联谊的平台。以楼宇入驻单位和职工为主要群体,不定期组织开展贴近青年需求、充满个性的青年文化,如开展青年联谊交友会、读书会、车友会、文艺大比拼、体育比赛等文化、体育、文艺、健身等活动,在丰富楼宇白领精神生活的同时,加强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融通。④互助服务的平台。以党员队伍为龙头,在楼宇内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救助、便民为民等为主题的公益志愿活动。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吸引楼宇内青年职工参加,逐步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并根据特长划分为不同的志愿服务队伍。同时,逐步指导楼宇党员职工根据工作性质、业务特长,以兴趣引导、合作拓展等多种方式组建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电子设备维护专业类和微公益、乐创会、I摄会、等文化类群众性社团,为楼宇内企业和职工提供专业化、互助性服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