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邬惊雷介绍,上海全市现已有152家单位试点医务社会工作,已有医务志愿者5万余名,为800余万人次患者提供导医、交流、探视、心理舒缓等服务;2012年至2014年,全市共有652名医务社工接受培训,医务社工培训已被列为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项目。(2015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务社工一词多少显得陌生。医务社工就是在医疗机构中提供给专业的社会工作的人员,与医务工作者不一样,他们提供非医疗性的服务,诸如社会支持、心理关怀等服务,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除了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的一些大医院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外,多数医院这项服务仍处于空白。
对于医务社工的理解,就连医护人员也会产生偏差。有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常感到尴尬。一方面社工与医生和护士在“标签”上没有分别,都是穿着白大褂,往往被患者称呼为医生,甚至被称为护工。另一方面,在不少医生的眼里,医务社工就是普通志愿者,只能是帮医务工作人员跑腿干杂活。社工被当做志愿者,其专业性也无从体现。
其实,对于重大疾病患者,医务社工承担的是心理抚慰者的角色。例如癌症这样的重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得知病情之后都无法接受,会经历拒绝--愤怒--怀疑--接受--适应的过程。而作为中国的医疗人员,每天拥有大量的诊断任务,不可能对病人的心理面面俱到地了解。此时,不妨将抚慰的工作交给专业的社工,就专业性而言,他们能比医生做得更好,也能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不过,社工也并非只是“陪聊”的志愿者,还扮演着帮助家庭喘息的角色。即便在当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遇到大病治疗,无疑背负巨大的经济负担。此时,社工的专业性再次凸显出来。作为患者与社会政策的桥梁,社工对于国家保障和福利政策更为了解,能为患者出谋划策,减轻病患家庭的压力。此外,社工更熟悉各类慈善基金会和社会媒体,一旦需要,连接到社会资源也更容易。不仅为患者减少后顾之忧,也让这些家庭在困难的时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国内的医院的工作模式属于生物医学模式,讲求的是工作效率和医生的主动性,医生的权威不容被质疑。因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医患矛盾埋下了隐患。社工正好充当医患关系“润滑剂”,帮助患者表达合理地意见,也能将病情的专业术语“翻译”成大白话向患者解释,可以让医患之间有效对话,达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医疗社工弥补了传统医疗体系中的漏洞,不仅增强了患者的医疗体验,同时也带来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医疗社工看似做的是小事,但意义绝非停留于患者本身,对调整医患关系也是一剂良药,为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多一些医疗社工,善莫大焉。(章 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