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眼中的流浪者——社工介入“救急难”思考(2)

2014-07-04 09:45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13 年11 月15 日至2014 年3 月15 日,北京市丰台区瑞丰社会服务中心在北京丰台区六里桥地区和北京西站地区开展针对流浪者的街头外展救助服务项目。这项“冬日暖心计划”,使社工从专业的视角观察了临时救助对象,也对社工介入“救急难”有了更多的思考。

案例2

常去看看——选择流浪生活方式的王大哥

王大哥是我们在日常探访的地下通道认识的。第一次看见他时,他正趴在自己的三轮车上旁若无人地看着书。我们便走过去跟他闲聊。探访小组由四名队员组成,两名女生负责与露宿者建立关系,男生负责在几米远的地方应急和安保。我们两个女生问王大哥晚上睡在这儿冷不冷、吃过晚饭了没有、靠什么维持生计。王大哥腼腆地用手堵上嘴,笑着对我们说“ 谢谢”。经过几次探访,我们跟王大哥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对他的个人情况、家庭系统、生活系统等进行了评估。社工发现,他不像一个职业流浪者,身上没有“ 邋遢”“ 愚蠢”等露宿者的典型特征,而且他有自己的生活轨迹—— 白天捡瓶子、收废铁,晚上“ 下班”后,在路过的小馆子吃口饭,偶尔在路过的报摊买本《读者》或《特别关注》,每周洗一次澡,刷一次牙。他有两个好友,一个是报摊的老板,一个是饭馆的伙计,偶尔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人生。露宿只是喜欢自由的他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像王大哥这样的露宿者,社工只需要像老朋友一样偶尔带着热饭和热水之类的物品去看看他,问问他今天“收成”好不好。除此之外,就是倡导大众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接纳,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抱着或可怜,或厌恶,或怨恨的心态去看待他们。

社工手记:社工在本案例中发挥了协调资源者和朋友的角色。社会工作专业理念贯穿于整个救助过程,包括将流浪乞讨人员这个有些被污名化了的群体用其生活方式“露宿”来界定,称其为露宿者,这本身就从称谓上先改变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刻板印象。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并非一贯的给予,而是关心其感受,关心其日常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赠送他们的每一件物资也都是“ 私人订制”的,例如《特别关注》、暖宝宝、冻疮膏等,并非局限于传统救助的棉被、棉服和方便面等物资,也不是简单地把物资递给救助者,赠送冻疮膏是发现王大哥手冻裂了,赠送的《特别关注》是从高校募集的。小小的“私人订制”,代表的是一份关心,一种在乎,而这正是露宿者生活中最需要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