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鲁甸100天征文选登:鲁甸音乐心理救援日记(8)

陈俊伊 2014-12-29 13:2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文为中国社工协会服务队陈俊伊投稿。作为一名音乐治疗师,作者从专业的角度,以日记的形式见证了音乐疗法在鲁甸灾区救援过程中的显著效果。“我的鲁甸100天”征文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欢迎各队积极投稿!

11月29日  鲁甸 阴 3-8摄氏度

火德红安置点

火德红镇海拔2300米,开车沿环山路上去,险峻山色尽收眼底。这里的山上土质比较疏松、山路非常不平整,下雨的时候满是泥泞。之前社工服务队的队员住在这里条件非常艰苦,连续几天停水停电、阴雨天潮湿寒冷,这几天连续晴天,虽然一路非常颠簸但已经比前些日子好过很多。

今天我们的“司机”是当地随队社工、盐津县民政局的李金琦老师,他对当地的环境非常了解,一路我们在讨论为什么鲁甸6.5级的地震在近几年的强震中震级不高却破坏性这么大?不来到当地是想象不到的,我们刚来那天天气非常晴朗,飞机飞到昭通的上空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下面的大山、道路和房屋,这儿的房子不同于大城市,从上面看下去,大山上面是满眼红色的土地,房子也是红彤彤、一丢丢的,很难见到城市里混凝土铸成的现代楼房建筑。沿途我们看到很多农村人家住着土房子,有的从外面可以看到很清晰的裂缝。“司机”李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很多房子是用纯泥土烧成的砖砌成的、几乎没有钢筋支撑结构,以致于地震来了山体滑坡导致房子整体被埋,人在里面很难逃生。地震之后新建的房子才使用钢筋和混凝土。如果不是地震,人们还意识不到这种房屋的巨大隐患。这种土房子我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农村也见过,现在早已没有了,鲁甸的县城、镇中心几乎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而很多农村却大面积居住在这种危险的土房子里,在说到底还是和贫困脱不了干系。

图十八 土房子将变成结实的钢结构房

图十八 土房子将变成结实的钢结构房

图十九 踏上中国社工服务队在火德红的“营房”

图十九 踏上中国社工服务队在火德红的“营房”

中国社工协会在火德红安置点的几处“据点”都是以帐篷为主的,9月12日来到鲁甸之后就住在这些帐篷里,从夏天到冬天。火德红的海拔高、气温低、风大,有一个放置很多物资的帐篷竟然被风吹散了。老乡们看到我们回来纷纷跟我们聊天,他们比安置在小寨的甘家寨老乡们要擅谈得多,比起甘家寨大量的人员伤亡,他们失去的是住房和农田,说到甘家寨,他们觉得虽然帐篷有些冷、过渡条件比较差,比起失去亲人,自己已是幸运,盼着这个冬天不要太冷、政府的198亿重建专款早点落实、重建家园的工程早一点启动、早点离开这里。

前几天和北京队的一位朋友讨论去他们服务的一所中学为学生们做一些音乐治疗活动,在讨论活动主题的时候朋友提出通过活动让中学生们树立理想,好好努力学习、走出大山的建议。后来“走出大山”这个话题引出了大伙的争议:人才都走出去了,谁来建设山区?任其继续贫困吗?到过云南旅游的人都知道这里的资源有很多,但很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管理或者过度开发,如何脱贫致富?到底最后要不要“走出大山”?想起我的家乡临沂,曾经的贫困老区、如今的幸福城市,比起以往的“走出去”,很多年轻人愿意回去投入到“大美临沂”的建设中,美丽的七彩云南会不会有这样的吸引力呢?

图二十 美丽的蓝天、美丽的鲁甸

图二十 美丽的蓝天、美丽的鲁甸

上一页 1... 678910...16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