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园艺治疗在鲁甸灾后重建中的应用

2014-12-16 15:0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14年9月25日,中国社工协会服务队园艺治疗小组进驻鲁甸火德红安置点。园艺治疗小组的五名工作人员迅速开展工作,深入安置点帐篷,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最后决定,以王家坡为重点开展园艺治疗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服务队

案例一:园艺治疗在鲁甸灾后重建中的应用

一、理论支撑

园艺治疗(horticulturaltherapy)是利用植物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通过从事园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自己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增加自信心、培养成就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也就是通过植物,调整人的情绪、情感,并具有康复和治疗的辅助作用。园艺治疗整合了心理学、精神医学、植物学、园艺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学科的优势,把人交给大自然,享受自然,获得成长。

园艺治疗符合心理治疗临床实务工作中的一些原则,如自愿参加、确定治疗形式、明确的治疗目标、治疗中注意各种关键、提出明晰的建议及理解和尊重。因此,在帮助灾民处理心理压力,调整负性情绪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园艺治疗是一项国际上非常成熟的心理学应用技术,中国社工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园艺治疗专业学部根据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和文化习惯,规避了敏感的“治疗”一词,加入中国本土和原创性元素,形成整合了心理学、医学、植物学、园艺学及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优势的一种绿色、环保、无化学伤害的辅助技术,并把它定义为“园艺养心计划”。植物从播种到生长,开花、结果到衰亡的生命周期,和我们人的生命过程是一样的。园艺养心计划其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感,来调整人的情绪情感,并获得对生命的体悟。

二、操作流程

(一)背景资料的调查

1、个人基本资料(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

2、目前身心状况(焦虑、抑郁、失眠、恶心、多梦、心慌、社交障碍、肢体伤残状况等)

(二)心理健康筛查

1、焦虑自评量表(SAS)

2、抑郁自评量表(SDS)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

(三)团体危机干预

在深度评估之后,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心理需求,组织团体危机心理干预,共同分担苦痛,共同分享希望。

1、儿童团体(中小学生)

2、女性团体

3、身体残障团体

4、亲人丧失团体

(四)园艺治疗技术应用

考察鲁甸实际情况,根据周围环境,实施园艺治疗。应用园艺治疗植物的媒介,打开灾民的内心,鼓励他们重拾信心,开始新的生活。志愿者要充分理解园艺治疗技术关注的对象,是与植物互动的人。

1、在帐篷附近发现植物,发掘生命的欣喜;

2、动手种植植物,活动肢体,体验心灵的愉悦;

3、帮助重建家园,促进友善友好的人际交流,寻找新的价值感。

(五)需要面对的问题

1、家乡回不去了,怎么办?

2、异地搬迁,怎么迁?

3、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

4、辍学儿童、亲人丧失儿童的陪伴

5、女性今后的生活

6、老年人的忧伤

(六)注意事项

1、语言问题:如遇语言不懂、不通的情况,一定不要着急或表现出不悦

2、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

3、接纳当地的宗教礼仪和民族习惯

4、理解贫困

5、做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桥梁

三、具体活动流程

2014年9月25日,中国社工协会服务队园艺治疗小组进驻鲁甸火德红安置点。园艺治疗小组的五名工作人员迅速开展工作,深入安置点帐篷,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发现火德红镇王家坡村在这次地震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后决定,以王家坡为重点开展园艺治疗工作。在综合了我们出发前的资料准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后,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方案:

(一)以在地震中失去了哥哥,自己又受重伤的浦绍壹为重点关注对象,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在灾民中建立信任感;

(二)通过对浦绍壹妈妈的帮助,联系更多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幸存者,以提供更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帮助;

(三)通过个体治疗,推进团体治疗。

四、工作开展

1、孩子的欢乐,给安置点带来生气

在等待政府安置的日日夜夜里,女人们操持家务,男人们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烟,安置点的生活单调乏味,死气沉沉。通过对浦绍壹小朋友的心理辅导,我们结识了更多帐篷里的孩子。时机成熟后,我们就组织孩子们上山采野花。在山上,孩子们从未这么开心过,他们跳呀、笑呀,还不断地告诉我们,这些花的名字,而且,我们还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秘密基地”。他们的自然灵性在大自然中被释放出来,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也许会有人担心,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绿色植物已经熟视无睹了,园艺治疗是否会有效呢?农民种地、菜农种菜关注的对象是庄稼和收成,园艺养心计划关注的对象是与植物互动的人。在大坪安置点,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孩子在自己家帐篷里养了一盆草莓。所以,不论是谁,只要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园艺治疗就是有意义的。孩子们高兴,就给安置点里带来了生气。安置点的居民,开始先到我们工作的浦绍壹家来串门,后来就开始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坐坐,也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了。就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开展起来了。

2、建立信任感后,开展团体治疗

王家坡村在这次地震中,全村42户人家,有26人遇难。有的一家4个儿女无一存活,有的失去了母亲和妻子,有的失去了女儿和外孙女……平时,女人靠拼命做家务活来忘却痛苦,男人越发沉默,靠喝酒、抽烟来消磨时光,而他们内心积累的伤痛却找不到出口。一个父亲就说,有时候家里没人,他就抱着女儿和儿子的照片失声痛哭。我们决定把这些罹难者家属组织起来,进行团体治疗。

这天,我们组织了十多个失去亲人的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一起到山上一块开阔地进行了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团体治疗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它让那些有共同经历、共同生命感受的人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帮助他们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我们在这个团体治疗的形式里增加了园艺治疗的内容,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营造了轻松的人际环境,每个人都放松自己,敞开心怀,诉说着自己的伤痛、悲伤和无奈。渐渐,他们从别人的感悟中学会了接纳,并开始尝试着去面对。最后,大家擦掉眼泪,都有勇气说出自己未来的希望。园艺治疗的神奇力量就是来自大自然,我们能够体悟植物生命的变化,就能在与植物的互动中了解自己,学会放下。

3、活动结束的伤口包扎

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又对团体治疗中情绪变化特别大的四位家属进行了回访。园艺治疗的团体活动,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参与其中的每一位都有可能会放心的表达自己,也许会撕开自己的伤口,因此,对伤口的包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后续工作。那四位家属,都是失去亲人多,思念时间久,易形成抑郁倾向的,我们的后续走访,起到了包扎心灵伤口的作用。至此,我们完成了一个园艺治疗的全过程:从个体治疗到团体治疗。尽管我们看到了一些好的结果,但是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来得及更深入的进行操作和总结,所以,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有待今后更细致的工作,使园艺治疗在灾后重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