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和他所在的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至今已在被害青少年援助这一领域耕耘3年。很难想象的是,这个有着几十名优秀社工的专业团队在最初也遭遇了不少误解。
“撬”动公检法等相关机关的支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要让一个社会组织介入?如果我们的工作对被害青少年真的有正面影响,这件事情才有推动的可能性”。高翔说,这3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从下往上推动,让他们看到我们的专业优势”。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常常和北京市海淀区的少年司法队伍“密集开会”,一方面讨论工作进展,一方面传播专业社工们的理念,“让社工的人文关怀介入青少年被害事件,推动案件和解,帮助被害青少年重回健康生活”。
想要赢得被害青少年及其亲人的信任更不容易。最开始打去电话时,很多被害青少年的亲人都会警惕地问:“你们从哪儿知道我们电话的?”待高翔和同事说明来意后,态度好一点的会婉言谢绝,态度差的甚至没等说完就撂了电话。
“最开始也沮丧啊,可是我们一想,孩子受到伤害,父母的情绪本来就不稳定,属于走在路上都可能朝路人发无名火的那种。毕竟,大家对社工还是了解不多。”想通了的高翔和同事,便放平心态,再次给被害青少年的亲人打去电话。
电话里,这些年轻社工会格外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措辞,他们先“澄清”自己的角色,解释清楚自己是如何走进案子来的,再讲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是什么,讲明白“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的专业身份”。
话到最后,若是对方仍不接受,再好脾气地留上一句“您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冲突行为,希望您打电话给我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
万事开头难。打开家长的心门不易,面对孩子时更要格外注意,细小到穿什么色系的衣服,说话时的语气、语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面对受到伤害的青少年时,“保持绝对的真诚”。“我们要让孩子清楚,我们是一团火,能温暖他们,但又不至于太热情,给他们压力,让他们不知道你的目的。”高翔说。
这份难度系数颇高的工作对高翔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有时候你看到被害青少年,真的不能置之不理”。只是,如今投入这一块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高翔和他的同事期待着,能有更多有志之士一路同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