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60年 救助站助高龄老人返乡寻亲

2014-10-23 16:54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会工作因其专业性和服务对象的多样复杂,往往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为总结和提高,也特别注重评估工作过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什么结果”。而以本案例而言,并没有运用到什么值得称道的方法和技巧,唯一需要的,是一颗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支撑,能够迎难而上的责任心,和一颗坚持不懈,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决心。

作者:泸州市救助管理站 李相君、

社工中国网消息:大姐出嫁,二姐死亡,昔年逃荒至贵州的“老幺”如今已达迟暮之年,成了别人口中的“李老爷子”。古人“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李老爷子今年九十一岁,“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光是其年龄就值得任何人尊敬了。更让人值得羡慕的是,九十高龄的李老爷子依然精神矍铄,说话、做事条理分明,走起路来也算稳健,能以健康的身体颐养天年。人们常说“尊老爱幼”,孩子们的天真和顽皮令人莞尔,同时也让我们不禁想去呵护;而哪怕是跟李老爷子闲话家常,听着他的话语,想到他的年龄,体会着他的健康,看着他那慈祥的笑容,也能令人如沐春风,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祥和,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他,关心他,想要帮助他。

然而在受人爱戴的李老爷子生命中却有一个遗憾:他一直想要回家,回到泸州市古蔺县老家,他渴望那旁人无法替代的家的温暖。可是未与亲人联系多年,他们是否依然在世?他们又在哪?

“就算家里没人了,能回老家看看也好。”

2014年10月11日,为弥补老人的遗憾,完成老人的心愿,我站(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应贵州省六盘水市救助站所请,开始着手协助查询老人的身份信息。政府、派出所、村委会,一个个电话拨出去,但回复的结果均不尽人意。老人离开家乡近六十年了,他口中的地名也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区划,乡、村经多次规划,早已面目全非;那时候的户籍资料也没有电子文档,全凭手写,纸质保存,且经历了自1964年至今的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查阅不便;而老人的亲友更是难以寻找。几天下来,查询工作了无进展。

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很大,希望很渺茫。

然而老人的心愿仍然引起了六盘水、泸州两地救助站,以及古蔺县、古蔺镇两级政府的重视,大家决定齐心协力,集思广益,迎难而上。

图为在古蔺县政府商讨实地走访事宜

经协商,2014年10月16日,两站领导、两级政府干部、工作人员众星拱月般将李老带到了古蔺镇各村实地走访,共同帮助这位孤独的老人寻找亲友。当朴实的村民们听到李老口中说出的人名、往事时,偶有知晓的,都是“听‘老人’(逝者)说过”。如今,也许已经没有认识李老的故人了。

图为带李老实地走访

几经辗转,在映月村村民李某家中,李老看到了悬挂在前厅墙上的李某母亲——也是李老堂嫂的遗像。尽管素未谋面,但叔侄俩在对暗号似的一番问答后便迅速的相认了。六十多岁的侄儿请九十多岁的叔叔上座,端茶递水,以当地风俗认了亲,并主动邀请叔叔住在家里,要为他尽孝,给他养老送终。

图为在李老爷子侄儿家中

乐见其成下,为防患于未然,古蔺镇民政领导也当场承诺,将持续关注李老的生活,及时为其解决困难,同时尽快落实李老的户籍问题和长久安置问题。政府对李老的关心和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不过对李老自己来说,也许最高兴的,还是终于有了一个家,感受到了家的幸福,达成了多年的心愿,终于可以了无遗憾的安度晚年了吧。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不同省份的两个市级救助管理机构,加上县、镇两级政府如此投入人力、物力帮助一名迟暮孤寡老人有什么意义?从宏观上说,这是通过以身作则的具体服务在社会上弘扬服务和慈善精神,推动互相关爱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而从微观的实际结果来讲,无论是李老爷子脸上绽放的笑容,还是当地村民积极的配合和由衷的称赞,都体现了他们对我们的服务的认可,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办实事、办好事”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让他们能够亲眼见证民政的“一心为民”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事无巨细,一个人,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来的。

若问舟车劳顿苦不苦?走街串巷累不累?“不苦、不累”是假话。然而当饥荒年代时为了生存逃离家乡的李老爷子坐在侄儿家中,和街坊邻居忆苦思甜时,再没有了“干部”、“群众”之分,大家打成一片,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感受着大家共同的欢乐的同时,服务于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也让他们觉得,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再苦,再累,都值了!

社会工作因其专业性和服务对象的多样复杂,往往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为总结和提高,也特别注重评估工作过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什么结果”。而以本案例而言,并没有运用到什么值得称道的方法和技巧,唯一需要的,是一颗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支撑,能够迎难而上的责任心,和一颗坚持不懈,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决心。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