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实践“以人为本”

2014-08-29 14:08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偶尔与人谈及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站受到的优待,听者有的半信半疑,也有的嗤之以鼻。也许是“收容遣送站”给人们留下的负面印象太深刻,也许是救助站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直至今日,我们的工作依然常常被人误解。为什么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却依然没能深入人心,赢取大家的信任?

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 李相君

偶尔与人谈及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站受到的优待,听者有的半信半疑,也有的嗤之以鼻。也许是“收容遣送站”给人们留下的负面印象太深刻,也许是救助站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直至今日,我们的工作依然常常被人误解。为什么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却依然没能深入人心,赢取大家的信任?

“以人为本”,知易行难!

自2003年全国“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工作核心由“执法”转变为“服务”,我站严格遵循《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尽心尽责地服务于形形色色的受助人员,通过交流、学习、摸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力求让受助人员满意,让受助人员家属放心。每次到其它救助站交流、学习,我们最关心的都是两个字:“服务”。“怎样改善受助人员的居住环境、怎样更好地为受助人员提供服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曾经有段时间,我们盲目地致力于让受助人员吃饱、穿暖,提供包括代洗衣物、端洗脚水、梳头、理发、刮胡子等等“周到”的服务——或者说是全方位的“伺候”。然而眼看着滞站受助人员一个个渐渐地身宽体胖起来,从瘦骨嶙峋到长出了小肚腩,好逸恶劳之风愈演愈烈,我们才恍然醒悟,开始反思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它肯定了每个人的价值和可发展性。“以人为本”,流浪乞讨人员也不例外。

流浪乞讨人员常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背离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过着非常人的生活。他们不但普遍身体较差,往往还有着各种比较极端的心理特征,如冷漠、多疑、仇视、忌妒等。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低,是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是各救助管理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用热情去冲淡他们的冷漠,用温暖去融化他们外表的冰冷,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赢取他们的信任,进而通过思想转化、行为矫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改善他们的现状、为他们的将来注入希望。

探索、实践、反思、交流、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目前,为了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尊重和接纳每一位受助人员,肯定每一位受助人员的价值,我站毅然抛开“面子工程”,结合客观条件和实践经验,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细化了服务目标,改善了服务技巧,服务质量又有了长足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长期滞站的受助人员,我站围绕“健康”、“增能”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如例行体检计划、营养食谱计划、体育锻炼计划、自理能力提高计划等等,旨在为他们今后的回归社会、回馈社会创造条件。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