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鲁甸之行

山东艺术学院:傅娆 2015-01-07 14:21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文通过作者在鲁甸为期一周的社工工作体验讲述了社工与灾区人民的共同成长,平实而感动。

如果你不去尝试,你永远不会知道生活到底隐瞒了你多少东西。

——题记

11月23日

早晨伴着零星的小雨,我与陈俊伊老师踏上了通往鲁甸县的路程,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8级地震。刚好这天也是我的生日,在我埋怨自己的生日蛋糕不够精致,和朋友一起嗨歌拼酒的时候在中国的一端,一些人被天灾摧毁了家园。当得知可以有机会可以和陈老师一同前去灾区的消息,纵然是时间紧迫也不能阻止我的脚步。

我与陈老师的路程可谓是一路顺风,飞机在降落在昭通机场,刚下飞机就有一种深深被这里的天气折服的感觉,所谓碧空如洗也不过如此。前来接机的老师们很热情的迎接了我们,为了缓和我们一路紧张的神经,几位老师带我们去昭通的集市去看看当地盛产的一种叫做“南红”的玛瑙。随后我们便出发抵达最终目的地:鲁甸县。

在简单的休息与用餐后,我们前去参观了之前几位老师组织的居民们的广场舞。回来后我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计划了明天的大体行程,然后就是几位老师们对于中国社工现状以及我们“音乐治疗”的相关问题的讨论。

总结今天的四分之三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第一记也如同流水账一般,不过来到这里,接触了一直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让我在感觉我所学,所知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微不足道,同时也对这些老师们肃然起敬,他们在地震灾区的一线一直坚守着阵地,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用爱来温暖这些灾区的人民们。

如果你不亲身体会,就不会明白这种感受是怎样的。来到了鲁甸,虽然工作还没有展开,但是通过老师们的谈话所了解到的情况相对于他们而言我们实在是太幸福。我想,无论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境地都要学会知足常乐且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

11月24日

来到鲁甸的第二天,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充满惊心动魄,那么的艰苦。

今天去了一个居民安置点“小寨”,不过这次真的没有像电视上播报的那么的好,云南的冬天越发的冷了,灾民们还睡着帐篷,也没有相应的取暖措施,更重要的是灾民们过冬的衣物紧缺。于是我和陈老师立即行动进行募捐衣物,一阵忙活以后陈老师取得了巨大的硕果,我这边也是小有成果。十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信任,虽然不是大的团体,但是朋友们的转发以及捐出自己的衣物来的速度已经是相当惊人。

午后我在休息室小憩,一位阿姨走进办公室,我也没有睡意了便躺在床上听她们讲话,阿姨手里还缝着鞋垫,然后她讲这个“甘家寨”的由来,其实“甘家寨”是个社区,阿姨说之前他们成为是“甘家社”等等,后面的我就没有听清了,估计那会儿我去跟周公他老人家约会去了。睁开眼睛已经下午四点多了,穿好衣服去外面透透气,帐篷一个接一个像是一排一排整齐的士兵,守住灾民们的家园。

下午小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放学回来,我带了两包棒棒糖居然没有够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穿着绿色棉衣的小姑娘,她十分的乖巧懂事有礼貌,随后陈老师忙完手头的工作也加入到我们与孩子的游戏中,一群孩子围着我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十分热闹。由于要赶车回去为邢老师和仝老师的欢送会,我们的游戏只能到此结束。

虽然我们与孩子们一样不能预知未来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少了孩子们的那份无暇与纯真,经过灾难的他们依然用微笑来面对生活,这份坚强的意志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