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如何全面开展乡村红色夏令营

李婉华、严颖欣 2022-10-27 11:14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22年7月-8月,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妇联联合明城镇家庭服务中心,结合明城镇红色底蕴,举办了2022年明城镇公益夏令营进村居活动,由三个社工培育一支50人的返乡学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联动14个村居,服务超过350名儿童。

一、背景描述

明城镇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西部,下辖1个社区和13个村委会,2022年暑假期间,80%在村中居住的儿童因村居缺乏娱乐文化设施和无人监管等问题,只能度过一个平淡乏味的暑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关爱未成年人,切实保障乡镇儿童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明城镇儿童的暑假生活,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2022年7月-8月,明城镇妇联联合明城镇家庭服务中心,结合明城镇红色底蕴,特举办“童心永向党 喜迎二十大”2022年明城镇公益夏令营进村居活动。

二、问题与需求

(一)问题

1.活动场所缺乏,安全事故频发

正值暑假,明城镇的儿童放假在家,但由于各村居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难以提供安全的场所给他们进行活动。而家长忙于生计,鲜少有精力和时间在家陪伴孩子,因此孩子多交由祖辈进行看管,但祖辈上了年纪,同样也难以时刻监管着孩子。儿童选择留守在家或在村中自行玩耍时,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他们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2.课外文娱不足,假期生活乏味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村中多数工程为整治村容村貌,针对儿童切身需求所建设的文化娱乐设施,如图书馆、少年活动中心等,仍十分欠缺。儿童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外,缺少其他文娱设施和场所供他们进行课外娱乐,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儿童只能沉迷各类电子产品,假期文化生活显得无趣乏味,儿童希望拥有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这一需求显得同样迫切。

3.红色教育缺失,“去自然化”严重

明城镇辖区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一批革命先驱的摇篮,但儿童在暑假时大多足不出户,对于本土红色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甚至难以说出明城镇的著名红色景点和革命先辈的事迹。红色教育的缺失,使得红色基因难以在儿童身上得以传承,红色文化面临着在辖区青少年一代中断续的风险。弘扬红色文化,在儿童心中播洒红色种子,是活化红色文化的重要一环。

目前大部分中国儿童的生活都是围绕着电子产品和网络,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自然,或是在自然中玩耍游戏。镇上的儿童同样存在该问题,他们的感官缺少了和自然的接触,对身边的自然环境体验感极低,不利于儿童身心对自然的认知发展。帮助儿童重返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这一问题同样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4.明城镇妇联巾帼力量难以发挥点面结合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明城镇妇联多次结合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活动,但由于开展时间、对象等受限,活动形式以点为主,明城镇妇联巾帼力量难以持续深入覆盖群众,遍地开花,亟需贯彻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

(二)需求

1.亟需活动场所,普及安全知识

明城镇各村居的儿童迫切需要一处安全且配备专门人员监管的活动场所,得以在此进行各项的娱乐活动,减轻家长的照看压力,令孩子开心地玩耍,家长放心地上班。且儿童需要接受科学与系统的安全教育,尽可能识别生活中明显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减少安全意外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2.丰富假期生活,增加娱乐课程

鉴于儿童在村居中缺少娱乐设施,假期生活枯燥乏味这一问题,儿童希望通过参与除家庭、学校外的第三方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如增加有趣的科学实验、户外写生等课程。帮助儿童在暑期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假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摆脱电子产品的诱惑,不再成天做“低头族”。

3.接受红色教育,亲近乡村自然

儿童生于此长于此,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希望儿童能在夏令营中充分汲取明城镇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滋养爱党爱国初心、探寻信仰之光。让明城镇的红色血脉得以传承赓续。

儿童需要摆脱电子产品的诱惑,增加其接触自然的频率。希望能够带领儿童感受新农村新风貌,增进儿童与自然的情感连结,以儿童友好的视角提出对自然乡村发展的观点,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4.点面结合,遍地开花,全面覆盖妇联组织新格局

以点带面,由明阳站为开营示范点,分批开展为期五天的夏令营,为全镇推进“儿童友好建设”培根固土,使妇联组织力量遍地开花、处处有声,全方位将妇联力量覆盖拓展到各下辖1个社区和13个村委会。形成了开放互动、全面覆盖的组织新格局,深入区域化妇联建设改革成果,将妇联改革进行到底。

三、目标与策略

(一)服务目的

1.为儿童提供课外作业或阅读的安全场所,减少假期事故的发生,促进村居安全。

2.增进儿童的课外知识,拓宽儿童的艺术视野,用体验式的学习引导儿童发掘更多的感受。

3.结合实地体验、外出参观等方式,激发儿童对明城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服务目标

1.总目标

项目结束后,明城镇辖区内至少300名儿童能够习得基本的安全知识,科学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超过300名儿童了解明城镇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乡村自然风光。

2.子目标

(1)至少300名儿童能够习得基本的安全知识,其中80%的儿童能够在生活中识别安全隐患,儿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2)至少250名儿童的科学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其中80%的儿童对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有所了解,且学会不少于2种文化技艺。

(3)超过250名儿童能够说出3个以上的明城镇红色文化内容,认识多于2处的明城镇自然风光景点。

(4)培育一支50人的明城镇返乡学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三)服务策略

1.招募培训学生巾帼志愿者,掌握基本教育知识和技能

经过公开招募和面试筛选后,中心最终确定了一批50人的返乡学生巾帼志愿者,并根据课程设置,分别安排了班主任、助教、艺术导师和宣传人员的岗位。为了让志愿者掌握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村居公益夏令营志愿服务的工作能力,在镇妇联的指导下,中心特开展为期一天的志愿者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志愿者得以进一步增强参与夏令营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各项知识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2.基于儿童需求设计课程表,教授村居特色课程和知识

根据镇上儿童的假期需求,并结合传承明城镇红色文化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题,与各村居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出具有村居特色的课程表。并寻求多方协助,如与益力多公司合作开展肠道健康讲座、邀请菠萝救援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等。通过完善课程表上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夏令营的课程更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寓教于乐,使儿童能快乐地学习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

四、实施过程

(一)我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者

志愿者结合安全教育PPT,教授儿童生活中各方面的安全知识,传授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并通过分小组的形式,组织儿童在室内外寻找安全隐患,并以儿童友好的视角提出改进建议。志愿者还带领儿童学习安全教育健身操,增强儿童体质的同时,朗朗上口的音乐节奏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警惕,注意生活中容易忽略但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结合,更有利于儿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乡村美育研学营

带领儿童走进新农村,感受乡村自然风光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邀请艺术导师进行指导,用创意和画笔描绘儿童眼中的新农村新风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开设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利用简易潜水艇、七色彩虹和火山爆发这三种道具进行科学实验,让儿童感受生活中科学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思维。

(三)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和儿童一起阅读红色绘本《鸡毛信》,通过革命小英雄海娃的故事,引出当下如何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以及少先队员需要拥有的精神与品质。邀请村支书进行授课,通过给儿童讲述党史与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品味百年党史,并勉励他们认真学习,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成长成才后,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红领巾寻访”研学活动

志愿者把儿童分成4-6人的小组,带领他们携带红色明阳地图,到达图上的地点,完成一次相应的任务,即可获得四分之一的拼图,拼成拼图后可获得具有纪念意义的红旅文创产品。

表1:地点及对应任务

地点

任务

明阳党群服务中心

找到一本与党史有关的书籍,摘抄感兴趣的段落后有感情地大声朗诵出来

三谭故居

参观三潭故居,找到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的后人,并聆听三谭后人描述三谭的故事,根据事迹完成三道问答题

谭志明扎狮头工作室

参观工作室,并且用提供的素材完成一份红色剪纸作品

红星影院

观看红色明阳的文化宣传片,并手持工作人员提供的红色文化手持版拍照打卡

 儿童化身红军,根据设定的长征研学路线进行闯关打卡,在游戏中感悟长征的艰难险阻,体会当年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精神。让儿童们记住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先烈们吃苦耐劳、甘愿为党为人民牺牲的精神。 

(五)缅怀先烈,红歌唱响

志愿者教孩子们学唱歌曲《童心向党》,在活泼愉快的音乐节奏中感悟党对儿童的殷切期待,滋养儿童的向党初心,帮助他们树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通过观看红色影片《我和我的家乡》,让孩子们铭记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要加倍努力地回报家乡,为美好宜居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产出与成效

(一)服务对象满意,活动好评如潮

根据参与夏令营的儿童填写营员手册反馈表的情况,孩子100%反映活动精彩有趣,并对以后能够参加类似的活动表现出极大的期待。他们在营内学习到了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提升了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得到增强,对明城镇的红色文化及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家长在家长手册中的反馈表中,同样对夏令营表示十分满意,感谢志愿者和社工的辛勤付出的同时,亦希望能在假期内多举办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活动,减轻家长们的教育与照顾负担。

(二)宣传范围广泛,主流传媒报道

活动以“明城发布”官方公众号为载体,从志愿者招募到成效宣传,在公众号上发布多篇文章,总阅读量达4200+。并获得《佛山日报》记者专题报道,在“佛山+新闻”上发表名为《从阡陌乡野到美育课堂,高明明城为乡村儿童打造七彩暑假》的报道,获得17000+的点击量。活动还被高明融媒体中心转发报道,登上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不仅局限于明城镇内,镇外及全国各地群众对本夏令营活动的知晓率显著提升。

(三)培育志愿队伍,打造特色品牌

活动通过招募与培训高明区返乡学生巾帼志愿者,为夏令营提供了来自各所高校与中学的优秀师资力量,为夏令营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在夏令营结束后,该批志愿者成为了首支返乡学生巾帼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服务队成立后,50名学生志愿者将继续参与到明城镇14个村(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之中。并不断吸纳有志人才,立志打造具有明城镇本土特色的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为明城镇新农村建设增添新青年的一份力量。

六、总结与反思

(一)问题与不足

1.首次开展服务,活动经验欠缺

本次夏令营志愿活动从筹备到正式开展,准备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且由于中心为首次承接该项目,许多事项基本上是边摸索边实施,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活动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活动筹办期间,社工更多是参考机构内与辖区其他类似活动的模式,结合活动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完善,各项细节难免有所遗漏。

2.课程变化频繁,准备时间紧迫

由于需多次与各村委会工作人员及相关合作方进行商讨,以确保最终课程趋于科学合理,课程设计变化较为频繁。且准备时间较紧迫,需在规定时间内开营,出现开营后仍在修改课程的情况,志愿者们在熟悉最初课件后,仍要不断重新备课,加大了他们的日常工作量。

3.突发情况众多,考虑程度不足

夏令营开展过程活动中,由于工作人员考虑不足,出现快递派送延迟,物资未能及时到达、临时变更活动场所,以及邀请导师未能准时出场等情况,导致部分活动环节紧凑程度有待提高。且岗前培训时间仓促,志愿者对教学技能的学习不够深入,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课程教学未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对策与建议

1.吸取经验教训,完善筹备工作

针对筹备此次活动的问题,在下次夏令营活动以及往后的工作中,定会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各项筹备工作。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中,不断向有经验且产出了优秀成果的组织学习,学习其他优秀案例的工作经验。从而确保在确定需求后到筹备活动的各个阶段,敲定各种细节问题,减少活动事项的纰漏。

2.促进多方协作,预留充足时间

夏令营活动牵涉各个合作方,涉及到各方利益问题,应从确认活动开展后就着手沟通,提前确认好活动资金、物资等各方面的内容。在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协调好课程的安排,让负责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活动的流程,以及能够熟悉课程内容,做好备课与教学工作。

3.预想突发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夏令营活动陆续在明城镇14个村(社区)开展,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设置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的事项众多,应集合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合作方等各方意见,预先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令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作者: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李婉华、严颖欣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