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组基本情况
(1)小组名称:“我爱我家”大龄困境儿童成长小组
(2)活动对象:辖区内12岁-16岁大龄困境儿童
(3)参与人数:10人
(4)活动时间:2022年4月22日——2022年5月6日
(5)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6)资源连接:郑州大学小白鸽志愿服务队志愿者6名
二、小组背景
“家”是被爱包围的地方,也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地方。“家庭是社会成员获得基本需要并且学习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并且为家庭之外的生活做好准备”。我们从家获取能量和源泉,懂得规则和秩序。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很多困境儿童家长表示希望能开展些成长类型的小组,提升孩子生活技能,同时,社工也了解到,很多困境儿童家庭关系紧张,为此,“我爱我家”活动将沟通、生活技能、亲子关系融入进去,以期望提升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亲子关系。为配合疫情防控,“我爱我家”小组活动为线上开展。
三、小组目的
(一)总目标
小组成员用心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辛苦,融洽亲子关系,让家庭氛围更温馨美好。
(二)具体目标
1.观察表达:90%的组员能认真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惯,并清晰表达出来;
2.生活技能:95%的组员尝试并学会2件以上的家务劳动,提升独立生活能力和技巧;
3.亲子沟通:90%的组员亲子互动沟通的有效时间增长至每天1个小时以上。
四、理论依据
(一)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关注人的内在智慧和力量,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优势视角强调这一理论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服务对象以及他们的环境和现状,而不再集中于问题,鼓励尝试更多可能性。困境儿童虽然自身有很多局限性,然而,也有其自身的优点,更有改变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在服务开展过程中,社工将聚焦于困境儿童个人的优势以及家庭环境中优势,在活动中给予肯定和支持,发挥服务对象自身以及其环境的合力优势。
(二)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小组活动中,通过引导组员分享交流,在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也形成了彼此之间的支持。
五、小组过程、小组计划、小组状况
“我爱我家”活动以“家”为主线,通过“小组规则共制定”、“我家的人”、“**的一天”、“我是家里的小帮手”,层层递进,让孩子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一)小组计划
(二)预计困难与解决方法
1.线上开展的活动效果可能会打折,如何改善或解决
从人员方面,熟悉的面孔容易让孩子产生懈怠感,可以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活动,为活动注入新的元素,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鼓励支持小组成员;从内容设计方面,采用“线上活动+布置作业”的方式,将需要动手的实践环节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下完成,线上重点在于分享交流,保障了课程内容深度和活动体验度。
2.如何保障线上活动的流畅度
“我爱我家”小组活动建有两个微信群,一个为活动群,主要发布活动预告、活动流程和需要准备的物资等;另一个是志愿者沟通微信群,主要用于困境儿童的特点以及相处原则的简单普及,活动内容、活动流程、活动分工的细化,活动意见的反馈收集等。这两个微信群及时有效的传达了信息,让社工、志愿者之间配合更默契,让社工与家长之间沟通更顺畅,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小组开展情况
1.第一节:小组规则共制定
第一节小组活动中,社工介绍了小组内容设置和目的,引导小组成员和志愿者进行了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时,每人用三个词语表达介绍自己,同时最后摆一个pose加深记忆。之后,社工带领大家一起做了趣味游戏“造反运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本小组成员多为经常参与活动的成员,相互熟悉且对于课堂规则有一定了解,因此,在制定课堂公约的环节,社工和志愿者只是引导补充,起到了强化困境儿童规则意识的作用。第一节课堂主要肯定和鼓励,对困境儿童是一个正向的精神激励。
第一节活动小组成员非常准时。然而,本次活动使用的为微信,因网络和小程序原因,课程效果受到影响,原计划内容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为此,志愿者杨潇建议以后用腾讯会议,并且做了一个腾讯会议的操作指南小视频。社工与不同年龄段的家长沟通后,家长表示之前学校上课使用过,可以进行尝试。因此,下节课将使用腾讯会议软件开展活动。
2.第二节:我家的人
小组成员做了代表家庭成员的手指画,通过手指画分享了家里最重要的人:顶天立地的爸爸;勤劳美丽爱干净、爱工作的妈妈;爱健身的姐姐;优秀的奶奶;巧克力棒似的爷爷;可爱的猫咪……点滴分享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温暖有爱的家庭。分享时,社工引导其他组员给予回应,小组氛围融洽。社工和志愿者肯定了大家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对于表述不太清楚的困境儿童建议再仔细观察,下节课进行分享补充。
本节课,软件的使用从微信转为腾讯会议,课堂更加流畅,成员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较好;同时,小组规则制定后,本节课相较于上一节课秩序更好。
3.第三节:**的一天
本节课内容设置为**的一天,为角色扮演。**可以指代自己喜欢的玩具,也可以扮演家里的一个角色,通过角色转换,安排规划并记录被扮演者的一天,旨在提升孩子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活动中,有两位组员扮演的爸爸,一位组员扮演的玩偶,其他组员则分享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天。在分享中,社工引导大家认真倾听,发现其他组员表达方面、时间安排方面、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小玉早上会帮妈妈遛狗、择菜,非常棒!……”“小明早上都会锻炼身体,晚上9点半会准时休息,生活特别规律”“扮演爸爸的过程中,爸爸每天都会和我做游戏、也会带着我到院子里找小朋友玩,回去后也会及时洗手消毒……我特别喜欢爸爸”在分享过程中,发现其他组员的优秀和值得学习之处,并给予肯定和赞美。同时,也反思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和不易,引导组员对于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尝试用一部分时间来替父母做些事情。本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互动性更强,活动效果良好。
4.第四节:我是家里的小帮手
上一节课中,社工引导组员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恰逢五一临近,大家建议课程时间调整为五一过后的周五晚上。五一期间,小组成员在群里连续打卡三天,擦桌子、扫地、整理床铺、叠衣服、洗拖鞋,甚至有的组员还认真的包起了饺子。群里打卡时,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大家积极点赞,彼此支持。
课程分享时,从“我做了什么,哪一些家务比较有挑战,我的感受怎么样”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也可以结合自己感受适当补充。“我第一次做了五彩水饺子,非常开心,切菜对我比较有难度,我先切成大块,然后妈妈再帮我切细……”社工对组员的进步给肯定,同时,对准时上课率达到80%以上的组员发放纪念品相册一本。
整体来看,“我爱我家”小组开展过程中,一名社工负责整个小组的统筹规划,另一名同工负责协同配合,整个小组活动按照活动计划表有序开展。小组成员在沟通表达方面由一开始的胆怯到后面的主动积极表达;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有了反思意识。困境儿童家长也由刚开始的焦虑到逐渐发现发现孩子的优点;亲子关系由开始的紧张变得和缓,有的爸爸也开始尝试做饭,家庭气氛融洽。
六、专业反思
(一)真诚接纳困境儿童
“真诚是通往一切的道路”。面对服务对象,我们需要秉承尊重、接纳的职业素养,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接纳他们的不同。在服务中,面对困境儿童,“帮助”不是“代劳”,“尊重”不是“强调不同”,而是看到“相同”。困境儿童的规则意识非常重要,为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规则意识家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作为社工需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因他们“特殊”而宽容或放纵,强化规则意识,帮助建立或巩固困境儿童的良好习惯。
(二)及时有效与服务对象沟通
困境儿童的监护人和照顾者大多为年龄较大,活动前,社工为方便老年人,运用了常用的微信视频上课,然而,网络不稳定影响了上课效果。第一节课后,社工就上课软件与家长沟通,尝试用腾讯会议上课,家长也很快熟练掌握了软件应用。同时,对于上课流程和内容,社工课后也及时与家长沟通,保障了活动效果。面对弱势群体时,职业敏感会让我们提供相对周全的方式,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否也剥夺了他们选择的权利,否定了他们的接收能力呢?所以,把选择权利交还给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及时有效的沟通,在服务开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后记:
本活动结束后,鉴于家长的反馈和活动效果良好,为了让更多困境儿童受益,社工将“我爱我家”小组活动计划的大纲和要点修改后分享至困境儿童家长微信群里。
关于生活技能方面,后期开展了以“家”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周末有约”活动,“我是小小美食家”等活动,对于家庭关系的改善、困境儿童的独立生活技能,都是一个很好的扩展延伸。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面对困境儿童,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再次感谢郑州大学小白鸽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
作者: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景俊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