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相伴,生命尽头亦如秋叶之静美——癌症患者家属减压支持小组

周理论 2022-05-10 10:38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现阶段,癌症已经成为威胁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通过专业服务,为癌症患者家属(以下简称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支持性服务成为摆在社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案例背景

1.1  我国现阶段癌症现状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根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占全球新诊断癌症病例的24%,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30%,年龄标准化发病率(204.8 / 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129.4 / 10万),2020年有102.8万人死于癌症。现阶段,癌症已经成为威胁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1.2 背景简述

根据社会工作者的走访调查结果显示,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大华社区(以下简称H市D社区)是2012年新成立的安置型社区,社区居民都是原核工业七一二矿职工及家属,因享受央属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整体搬迁进城的一个群体。该社区居民由于退休前所从事的特殊工种,受到核辐射的影响,大多患有遗传性的恶性癌症。其癌症患者家属面对病人的疼痛以及照护时间的增长,身心压力不断升高。社会工作者于2021年年初组织并参与对大华社区内“涉核”群体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走访调查并形成了需求调查报告,最终在D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选取了8-10位患者家属,以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癌症患者家属的减压服务工作,并通过设计小组活动,积极寻找患者家属的压力源并为其进行舒缓。在照护过程中,癌症患者家属由于照顾患者的需要、多重的角色与责任、分离焦虑等而不堪重负,导致其在表达情感上的痛苦和一些实质性需求(照顾患者的知识与技巧、情绪舒缓的需求)进一步呈现,使其面临的压力不断升高,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制约,患者家属疏解压力的需求往往未得到重视或满足。这不仅影响癌症患者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会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通过专业服务,为癌症患者家属(以下简称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支持性服务成为摆在社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1.3 专业理论支持

1.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在爱和归属的层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群体的感情需要,在群体中相互照顾和支持。服务对象长期处于为解决经济问题以及照顾患者的奔波与打拼路上,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大,通过小组活动方式使服务对象能在具有同质性问题的小组成员中得到相互关爱与彼此支持,同时获得其他组员的认可与劝慰。

1.3.2  社会支持理论

本案例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小组方法对服务对象的压力问题进行介入,主要从情绪、情感以及心理等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挖掘小组成员自身资源的同时强化组员之间的关系,让组员在自我宣泄的同时得到他人的鼓励与认同,感受心灵的抚慰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为困难的组员链接资源,提供实质性援助,建立组员之间的支持网络方便组员在小组结束后依然能够得到帮助。

1.3.3  理性情绪治疗

根据理性情绪治疗理论,一般认为,引发事件直接导致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但是在理性情绪治疗法看来,相比于引发事件来说,个人对该事件的不合理看法和信念对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起着更关键的影响,因而转变个人的非理性信念,就能够改变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在本案例中,由于服务对象都是癌症患者家属,他们认为自己的家属生命无多、离别的恐慌以及未知的担忧,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组员放弃一些非理性的信念,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的目标。

二、案例分析(预估) 

2.1  身体减压需求

根据根据社会工作者前期的入户走访结果,被调查者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主要照顾者表示,自从开始照顾患癌的家人以来,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因此,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如果想要对癌症患者提供长期可持续的照顾和支持,不仅要求服务对象具备坚韧、细心和相关知识,也需要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良好照顾。当服务对象照顾癌症患者时,得到足够的休息、锻炼和良好的营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尽管照顾自己很重要,但许多服务对象在照顾身患癌症的亲人时,却把自己的需要放在次要位置。然而,忽视自己的健康,不仅对癌症患者有害,而且会降低服务对象可能成为最佳护理者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服务对象需要其他人的支持,来更好的照顾自己和患者。

2.2  心理舒缓需求

服务对象在知道自己的亲人患有癌症(尤其是晚期)时,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恐惧和悲伤,产生情绪的失控。过度或长时间的恐惧、悲伤、情绪失控等心理体验,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而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在他们接下来的日子里,服务对象的支持和陪伴对于他们正确面对死亡、积极地享受剩下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有照护患者与工作的冲突、角色改变等,这些都是成为服务对象心理压力的来源,他(她)们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妥善的疏导,社会工作者应该扮演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为服务表露心理感受的机会并给予心理支持,并让他(她)们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陪伴患者走完剩下的生命历程。

2.3  护理行为需求

针对服务对象的表述,在癌症患者群体中,有30%~50%伴有与癌症有关的不同程度疼痛。癌症患者宁可接受旨在让他们感觉舒服的护理,而不愿再接受治疗。大多数服务对象会将帮助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感,作为自我安慰的重要依据。因此,促进服务对象对一些基础护理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提升,来帮助对癌症患者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2.4  朋辈支持需求

癌症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应激因素。调查表明,服务对象在面对患者的疼痛以及长时间的照护,其压力不断升高,在体重、食欲、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精力等方面都发生一些不良的变化,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变得对什么事都没有心情、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身心处于疲惫状态,丧失了基本的社交生活,原本的朋辈支持网络逐渐减弱崩塌。

三、服务计划

3.1  小组名称

“癌症患者家属减压支持小组”

3.2  小组对象

D社区“涉核”癌症患者家属8-10名

3.3  小组理念

以需求评估为提供服务的基础,发现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支持和服务,使服务对象能够认识和面对现实,增强信心、舒缓压力以及调节情绪,更好的与患者共渡难关。

3.4  小组性质

癌症患者家属减压支持小组

3.5  小组目标

3.5.1  总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减缓身心压力,调节其焦虑、苦闷的情绪;为服务对象建立朋辈支持网络;满足服务对象的其他需求,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3.5.2  具体目标:

第一,90%以上的组员对病理知识的了解及护理技巧得到提升和加强;第二,85%以上的组员的长期照护压力得到缓解;第三,85%以上的组员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意识得到提升;第四,80%以上的组员的朋辈支持网络得到重建和加强。

3.6  小组时间

2021年11月23日至12月08日

3.7  小组程序

选取访谈对象及调查对象开展需求评估;根据需求评估结论确定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根据服务目标制定服务计划书;筛选服务对象,并根据服务对象身心状况及时调整服务方案;正式开展小组服务工作。

3.8  预计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是没有组员参加或组员太少:积极动员,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动员;二二是由于组员碍于面子,不愿敞开心扉,因此在小组活动时,尽量鼓励每一位成员发言,也可以在私下与有顾虑的组员进行接触,了解真实原因;三是小组时间控制不好:准备可选活动内容,根据小组成员的反应或者小组气氛,适当补充或删除部分活动内容。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次数

时间

主题

目标

1

2021年11月23日14:00-14:45

破冰之旅

建立初步关系、明确小组目标、制定小组契约、澄清期待。

2

2021年11月26日14:00-14:50

情绪排毒

认识不良情绪,初步进行互助交流分享,寻找处理不良情绪的替代性经验。

3

2021年11月29日14:00-15:00

减压放松

正确认识压力的存在,学会应对压力的正确方式。

4

2021年12月02日14:00-15:10

护理知识分享

学习掌握相关基础护理知识和技巧。

5

2021年12月06日14:00-15:00

相伴你我

帮助组员正确看待癌症,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6

2021年12月08日14:00-15:00

离别寄语

巩固技巧、建立支持网络、处理离别情绪。

 


图1.小组活动具体安排

五、小组评估

5.1  评估方法与评估内容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采取了小组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等方法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含了小组目标的达成情况、服务对象的活动表现、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相关技巧的运用以及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等。

5.1.1  对组员的评估

服务对象在对患者的长期照护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因此,笔者在活动中优先对组员的压力问题进行介入,为组员安排了倾诉、“价值拍卖”等环节,在结果一段时间后,不少组员取得了良好的减压放松效果;同时通过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组员认识自我情绪,学会自我认同,控制情绪,一些组员对生活的态度在逐渐好转,在此过程中,部分组员结交了新朋友收获了友谊,有时间还交流彼此对患者的照护技巧,也获得了相应的情感支持。

5.1.2  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估

社会工作者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理性情绪治疗作为本案例小组活动开展的理论指导,与其他的同工一起在小组活动中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对组员的压力问题进行介入,帮助组员完成小组目标。一是倾听与澄清,在整个小组工作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到倾听的技巧,小组成员在发言时社会工作者会点头以表示正在倾听,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澄清,同时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关心和注意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挖掘出自已观察到的内容给全体组员知道。二是同理心的回应,主要是通过复述组员表达的内容并将自己的同感传达给组员,例如组员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时,社会工作者会说这种经历过这种事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三是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在组员谈论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面带微笑,及时给予组员赞许的目光以示鼓励。例如有组员在讲述自己故事时伤心流泪,社会在一旁进行安慰和支持,鼓励他们勇敢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四是保持非批判,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与服务对象处于平等地位,保持接纳原则。

不对案主个人进行评价。

5.2  总体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反馈表及活动现场观察记录,本次小组活动总体目标达成。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所策划的知识讲座、游戏互动等环节,增加了小组成员对病症的认识,组员积极参与和互动,活动氛围较好,反馈结果良好。

5.3  内容/形式合适度

本次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合适,社会工作者紧扣活动主题,引导和帮助服务对象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生活,通过PPT知识讲座、游戏互动、价值拍卖、分享交流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与疾病护理与心理减压等内容相关的环节,组员积极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了相关信息并获得了情感支持网络,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让服务对象积极地投入到现有的珍贵时光中。

5.4  满意度调查

根据参与者现场的表现及填写的意见反馈表统计,超过90%以上的服务对象对此次小组活动表示非常满意。

5.5  存在问题

5.6.1 社工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社会工作者(笔者)从事社会工作行业时间较短,缺少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对小组工作的开展没有充足信心。尽管活动前对组员已经有所了解,在活动开始时依然显得有些拘谨,言语表达比较生硬,不够自然。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活动开始前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小组活动能够顺利有序进行,保证最佳的服务成效。

5.6.2 小组活动持续性问题

根据小组活动前后对组员的问卷评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小组成员的压力、情绪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小组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只凭几次小组活动的介入,很难彻底解决服务对象的压力问题,服务对象脱离小组活动后,他们能否在生活中继续使用所学的技能、维持小组中建立的关系,介入的效果能否持续笔者也不能完全肯定。

六、专业反思

在大多数情境中,社会工作者虽然无法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生活方面的支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就要束手无策,相反的是,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更应该发挥其专业能力为其间接或直接的改变境况、解决困难。在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科学地理解“人在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共情”、“倾听”等技巧,不盲从、不偏向,在应对服务对象面临最迫切的问题与需求时,社会工作者除了调整其对事件的认知与看法,还应该为其创造改变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人文关怀。

6.1 充分恰当的准备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在每次小组工作开展前,都要有充分且恰当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服务对象的讲话,不能毫无目的地听服务对象讲,这就需要我们开始前准备谈话的主题以及搜集所需要信息。

6.2 适当的自我表露

在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适当的自我表露有助于建立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可以适时适当地使用“自我坦露”的技巧,慢慢走进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引导其讲述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同时,社会工作者也不可将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混淆,要把持好自己的情绪,适时抽离出自己。

6.3 严守职业伦理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从业者,要严守职业伦理,对服务对象进行正向引导。在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信任和信心,不批判、不指责、不评论,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力,切忌“问题视角”带入。对于服务对象做出的努力,社会工作者要给予及时的回馈与反应,及时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引导其看到自己做的到的事情,逐渐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的积极性。

6.4 结语

在本次小组工作结束后,根据后续的走访跟进,服务对象逐渐走出阴霾,完成了阶段性的“蝶变”,同时,服务对象在参加小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协作、包容以及自我认同,都让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的笔者深刻地感受到生命陪伴生命,生命影响生命,感受到真正生命的力量。

作者: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周理论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