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朋辈支持员培训小组案例

马艳 2021-12-07 10:01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计划的开展能够帮助精神康复者认识自身的能力、学习“朋辈支持”服务理念和意义、复元概念及实践方法、精神健康知识、认识自我、叙述生命故事、提升人际沟通技巧等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了解朋辈支持员的服务内容,促进提升朋辈支持服务的能力,并在下一步提供相关的“朋辈支持员”实践平台等机会,为精神康复者进行“朋辈支持员”实践搭桥铺路。

小组名称:《用生命影响生命

计划时段:2021年08月24日至9月2日

小组人数:6-9人

活动地点:广州市从化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

小组节次:8节

小组类型:教育、成长型

组员群体类别:社区精神康复人员、服务中心在册精神康复者

一、背景介绍:

说起精神康复者,大部分的人是怎么想的?

“许多人可能觉得他们穿着脏衣服在街上到处走,会有言语及行为上的反常行为,会自言自语的发笑,还会有伤人的行为。他们交往有限,敏感难相处,依赖社会或家人,吃低保,不能够做事情。”事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在一次与广州精综交流时,先行机构“荔湾精综”一名同伴支持员分享了自己的康复故事,展现出自信、自强、独立的正面形象。表达参与同伴支持服务后,保持快乐、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康复感悟:“如果一个人让你不开心,就远离TA”,这让我受到很大启发。我发现精神康复者通过社工专项服务后,可以实现自我、可以帮助他人、可以正常生活、可以有很多可能。

社工在社区的需求评估中调研出,精神康复者对于社会层面,有社交、朋辈支持、服务他人需求。同时受调查康复者外出工作的意愿超过半数(51.54%)。这一数据说明,精神康复者渴望就业、融入社会,能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减少被“标签”及“污名”。

如何使精神康复者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是目前服务社工面临的难题之一。较好的康复者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渴望与社会接触、渴望就业和被人认可。通过一系列科学、合适的培训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并提高他们的人生价值感。2021年夏天,是从化精综的康复者从志愿者成长到社区精神健康大使后的“瓶颈”期。朋辈支持员培训小组的成立,使社区精神健康大使们有了新的成长机遇。“成为朋辈支持员”的想法像一缕春风,吹进精神康复者封闭而平静的生活。

二、需求分析

由于社会大众对精神康复者及其家庭的接纳度普遍较低,精神康复者自身由于多年患病对社会的适应力也较弱,所以其有关个人发展的需求一直难以得到满足。在2021年1月,从化精综社工针对辖区内的精神康复者进行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精神康复者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学习的意愿,记忆力不足,对他们开展的活动需要反复的重复和强化。彼此缺乏正能量沟通交流,缺乏自信,抗逆力低。

2、希望学习掌握沟通及表达技巧,为回归及适应社会寻找支撑点。

3、渴望提高生活质量、展示个人价值的同时,用自己的康复方法帮助更多的康复者康复。

通过“朋辈支持员”这一岗位的培训,从康复的较好、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且有意愿的康复者中,培训优选出适合的康复者,成为“朋辈支持员”。

本计划的开展能够帮助精神康复者认识自身的能力、学习“朋辈支持”服务理念和意义、复元概念及实践方法、精神健康知识、认识自我、叙述生命故事、提升人际沟通技巧等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了解朋辈支持员的服务内容,促进提升朋辈支持服务的能力,并在下一步提供相关的“朋辈支持员”实践平台等机会,为精神康复者进行“朋辈支持员”实践搭桥铺路。同时促进已走出困境的康复者与其他康复者的接触与交流,为康复者树立正面的精神康复形象,满足自我实现、去污名等需求,同时通过成立康复者“朋辈支持员服务”,培育“朋辈支持员”,发挥个人潜能,建立个人自信。

三、理论依据:

1、复元模式是一个精神康复过程,是一个让精神病康复者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正面自我形象及重建有意义生活的过程。“元”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元”指生命力再现,从头开始。包括元素:朋辈支持、重视个人优势、尊重与反污名、起伏中成长、整全性、希望、个人化、自主自决与选择、康复者参与、责任。康复者有责任照顾自己及参与自己的复元过程。工作人员相信每个康复者都有复元的潜在性,只是每个人复元的阶段进程存在个别化。康复者是复元历程的主角,在个案的不同阶段中引发与之相关的复元元素作用。

2、朋辈支持理论是指曾经面对、承受和克服逆境的人,能够为那些面对类似处境的人们提供有效的支持、鼓励、希望或者指导。它作为在提升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同时缓解身心困扰方面一种具有很好前景的方法。小组通过运用朋辈支持理论促使康复者通过沟通与敞开心扉,运用一带一群的方式,影响正在康复路上的康复者,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意义,运用成功的康复经验,促使更多的康复者康复,提升生活信心,更开心的生活。

四、招募计划:

1、从化辖区内的,病情稳定、有服药依从性、沟通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且有服务他人意愿的康复者。将他(她)们加入到服务的队伍中,培训期间评估合格,成为签约的朋辈支持员。

2、宣传和招募方法: 辖区服务在册的康复者,通过精神康复者线上交流群、在中心进行公开招募、社工有针对性的邀请适合参与的康复者。

3、招募和筛选方法: 自愿报名、推荐方式。

4、招募和筛选的要求:

4.1训练期:通过朋辈支持服务理念和意义、复元概念理论学习、精神健康知识、认识自我、叙述生命故事、人际沟通技巧、学习及认识电话、探访类的陪伴服务、情感支持、经验分享等支持性服务、参与小组及活动。

4.2实习期:1、可以成为服务队伍中的一员,获得相应补贴;2、运用同路人的成功经历,帮助其他康复者走出困境。

4.3上岗期:1、有一个属于你的专职岗位,每周最少进行二个上午服务工作。

、工作模式互动性小组模式):

1、互动模式的含义:

互动模式亦称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2、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

2.1、开放性的原则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的互动。应该运用催化、刺激、示范、提供咨询、反应、质疑与开放讨论等方法和技巧,来促进小组互动频率的加快和小组互动质量的提高。因此,小组的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更在个人小组和环境等之间的开放和互动。

2.2、平等性的原则

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小组中养成平等的关系,通过与其他组员的沟通、理解、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并由此获得个人的发展。该模式强调小组组员间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2.3、“面对面”的原则

组员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作为小组的指导者和协调者,青少年事务社工尤其要促使组员之间“面对面”澄清其苦恼的问题、期待解决的需求,认清其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同时,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协商、讨论,促使组员寻找小组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组员个人及小组的发展目标。

3、小组性质:

此次小组活动主要为提高社区精神康复者的朋辈影响力,建立社区精神康复者的支持网络,以社区精神康复者个人影响团体的方式,让社区精神康复者能够从团体中获得帮助,增强社区精神康复者的凝聚力,形成互帮互助的团结气氛,帮助社区精神康复者解决问题。同时以“培养朋辈支持员”为主题的培训,强化康复者本身享有的全面发展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发挥家属的支持功能,促使康复者在复元模式的环境中成长,活出希望的价值人生。

六、小组目标:

1、总目标

总目标:建立社区精神康复者朋辈的支持网络,增强同质性社区精神康复者的凝聚力,促进60%的组员通过培训初步掌握“朋辈支持员”服务内容。

2、分目标

2.1、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认同感:

2.2、寻找自身和他人的优势,挖掘潜能,增加组员的自信心:

2.3、通过培训促进组员理解“朋辈支持员”的理念和意义:

2.4、建立社区精神康复者间的互助网络,获得朋辈间的支持,促进最少6名组员提升朋辈支持员服务的能力,并能在小组培训后实现自我价值。

七、大纲计划:

本小组活动共有4个单元,8节小组。由4名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社工,分别穿插负责一个单元的二节小组中的主带和附带,并得到社区康复中心社工的支持,协助本小组顺利完成。报名参加活动的组员有二个镇、三街的精神康复者,地区跨度较大,往返路程较远,考虑到安全、往返时间等问题,而将活动安排在一天开展二节。

、小组活动过程及分析

第一:“朋辈支持员服务”概念我知道

1、小组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后,社工与组员进行两组暖场小游戏“同舟共济”分成二组,每组按人头派发一张A4纸,取起点及终点,那个组踩着纸先到达终点获胜(10min);“夹气球比赛”两名组员用后背夹气球,再用手臂各夹一个气球,从起点走到终点,最快的一组获胜。

通过暖场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促进小组组员间气氛热闹起来,同时通过游戏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深对朋辈支持的理解。

社工给每人发了一张标签纸,让组员写上自己的姓名,并贴在左胸口上,便于社工与组员间熟悉,因小组成员为三个站点能力较强的康复者,及有意愿参与培训的康复者,所以在组员身上增加贴名牌的环节,促进组员间的相互认识。社工进行自我介绍示范,并逐一邀请进行介绍自己的姓名、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促进组员间加深认识了解。

社工在与组员进行介绍时,发现组员基本都有智能手机,且有使用微信的能力,所以在小组现现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将组员及服务的四名社工,全部加入群聊,便于组员与社工间的互动交流。

单元活动社工介绍“朋辈支持员服务”的理念是面对、承受和克服逆境的人,能够为那些面对类似处境的人们提供有效的支持、鼓励、希望或者指导。组员是康复路上较成功的示范,是康复专家。通过促使康复者通过沟通与敞开心扉,运用一带一群的方式,影响正在康复路上的康复者,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意义,运用成功的康复经验,促使更多的康复者康复,提升生活信心,更开心的生活。通过介绍加深组员的印象,促进组员对“朋辈支持员服务”的理解和服务意义。

在大家进入状态后,社工介绍小组的背景与目的、流程、时间等,引导组员发表对朋辈服务员支持的能力见解和看法,组员自发的拿出本子及纸笔进行记录。为促使组员了解朋辈支持员服务的知情同意书,社工详细介绍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加深了团体的认同感并签订。

2、小组改变:

初始阶段是小组辅导的开始,小组组员刚刚进入小组,半数的组员相互认识,仍有半数组员慕名从较远的镇来参与活动,想到较拘谨,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人建立初步的关系,但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周围环境,对他人既渴望接近又保持着戒备。社工鼓励小组组员表达对小组的期望,同时通过组织暖场游戏,帮助组员们相互了解,相互熟悉。

3、活动反思:

3.1、小组活动的组员是由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中心的7名康复者及2名分站点的康复者组员。4名组员之间比较熟悉,因此,在小组初期时,组员没有产生焦虑和陌生感,很快融人到小组中。且组员间积极认真记录的态度相互影响,没有带本子的组员,会主动向社工求助,要求发放纸及笔进行记录。他们仍有二名组员比较散漫,出现迟到、随意走动、大声打电话的现象,致使小组活动出现需要社工提醒组员集中参与小组的情况。所以社工在第一次活动中,再次澄清小组的目的和意义,及参与小组的规则,明确小组活动的目标,以确保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3.2、小组的开展过程中,社工需要留意,仍有一部分组员不能成为签约朋辈支持员,为了缓解组员的参与情绪,会在小组开展的过程中,引导组员不能成为签约组员,可以成为日后的志愿者或者精神健康大使,促进组员通过小组内容的学习,提升知识面、沟通能力及个人能力。

二节:“复元概念”的理解。

1、小组活动过程:

首先,社工带领组员共同回顾了第一节小组活动的过程,鼓励了在第一节小组活动中表现出色的组员阿忠(化名)和进步最大的组员小成。

详细的讲解复元的11种元素:朋辈支持、重视个人优势、尊重与反污名、起伏中成长、整全性、希望、个人化、自主自决与选择、康复者参与、责任。促进组员学习并运用到复元的元素帮助自己康复。组员都认真倾听,并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对自己平时有运用到的及理解的内容会与社工进行互动,表达认同。

1.1、社工引导组员发现平时生活中是否运用到复元方法。社工进行示范“虽我病了,但是我积极的去复诊,为了让自己的病情稳定,我检查天天服药,并能健康饮食,这就是康复者参与的表现了。”引导组员发现生活中自己使用到的康复方法,促进组员间分享自己的复元感受。较多组员认同“起伏中成长”因为病情的反复及不稳定,特别是服药后效果好了就停药,复发后才知道需要一直服药。小杰(化名)认为“重视个人优势、尊重与反污名、起伏中成长,这三个元素很有体会,且家庭参与能帮助我认识到服药的重要性。我以前也是以为自己好了,不再服药,后来爸爸督促我吃药,才保持病情的稳定。家人的关心,让我能坚强的康复。”

1.2、组员发现自己好用又有效的复元方法,并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阿忠(化名)说:我平时会自己照顾自己,喜欢在睡前听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较快入睡。最喜欢听古筝,很好听。”婉红:“希望这个元素很有体会,在康复的过程中,最大的希望是尽快康复。也会对自己有责任,有信心让自己快点康复。”

1.3、小组分享:引导组员分享本节小组感受,邀请表达积极的组员,分享正向积极的内心感受,及对下次活动的期待。德敏表示“康复者参与,这个元素对自己的康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与康复者们一起参与,开开心心的康复。

布置家庭作业:组员回家尝试发现生活中“复元概念”11种元素的运用。

2、小组改变:

小组经过20分钟的放松及荼点时间,促进组员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建立信任关系,有效缓解了组员紧张、陌生的气氛,带动小组积极氛围。组员之间的凝聚力有较大的增强,在活动中开始称呼彼此的绰号,组员一起探索“复元概念”11个元素的奥秘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沟通与认真倾听的相互支持与学习的氛围。

3、活动反思:

组员有较强的求知欲,对学习到的知识有较强的想记录下来,并回家进行内化的行为,这是社工在小组开展前没有考虑到的事情,通过小组现场了解到组员的需要,并临时帮助组员增加了笔记本这一物资,费用在突发需要用的物资支出那里支付,促进组员学习及记录小组的内容。今后在小组的计划时,会根据小组的需要进行详细的小组物资规划。

第三:相互倾诉有效的康复方法

1、小组活动过程:

1.1、社工与组员回顾了上一节的小组内容,大部分组员都能分享出上一节的内容。少部分组员较沉默,在其他组员分享上一节小组内容后,会表达认同。

了解组员的家庭作业:组员小杰(化名)说出“复元概念中的11种元素,其中在自己在复元的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对自己有责任心是很重要的,现在自己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坚持要做好。”飞龙:“上次的内容自己不记得,但是在组员及社工的分享中记忆起来。现在自己失业,是在起伏中成长,也认为自己要有责任心。”组员组员间相互支持,相互夸奖。小组气氛欢快、融恰。

1.2、社工通过PPT演示和视频向组员讲解了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学习什么是精神疾病、认识精神分裂症、认识抑郁症、认识双相情感障碍、学习癫痫发作及处理方法、学习精神药物的种类及作用、学习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组员对每张PPT的学习内容都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会自发拍照进行学习。组员中的伟忠会将拍下来的学习图片全部发到微信群,方便组员学习。

通过学习与讲解中,个别组员还把自己的症状与内容相呼应,表示自己也有一样的症状出现。例如,讲解到癫痫的处理方法时,组员汉锐积极表达自己病症及相关知识,他告诉大家,“在发病时,自己知道发病的时间及发病过程中的感受,要日日坚持服药,发病的次数就会减少。”通过组员分享自身的症状和社工系统专业的讲解,90%的组员对精神疾病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1.3、透过组员间叙述自已故事的方法,引导组员发现有效的复元方法,提升生活的信心,并获得朋辈的支持。组员阿成、阿红、阿忠(化名)主动分享复元故事,社工对组员积极参与复元,具有责任心,对自己的疾病负责任表示赞赏和肯定。社工支持组员间的相互表达,并发现其他组员身上的优点。各位组员互相支持,互相夸奖,这个就是正能量的表现,相互给对方力量。

2、小组改变:

小组进入亲密期,沟通模式可以运用开放式、环状沟通模式及Y状沟通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沟通。 小组的整体气氛比较融洽,小组学习内容与组员的康复过程较相似,组员对小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认同感,并会积极主动的分享自己的康复故事,组员间出现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和谐氛围。

3、活动反思:

3.1、社工在开展小组前期,担心组员在学习精神健康知识时,会出现不专心、不想听或者有抵触的情绪,但是通过小组的培训,社工先引导组员回想自己病前的情况,再促进组员进行学习与理解,能够很好的帮助组员将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病情及康复精力联系在一起,并促进组员的提炼与总结,发现自我。

3.2、在叙述生命故事的过程中,仍有部分组员没有表达出自己的康复过程,会在与其的服务社工了解该组员的个人能力及表达能力。

3.3、小组的过程中,组员主动将学习的资料以照片的形式发送到微信群,共同学习与提升。因部分组员的记忆力下降,担心不反复学习,会不记得。社工反思,在下一节的小组培训中,会将学习资料提前发到微信群,并打印出纸制版发给组员,促进小组知识被组员学习及内化。

第四:努力学习,想成为社工一样有沟通技巧的人

1、小组活动过程:

1.1、“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社工先了解组员对自己平时与人沟通的情况,并询问组员,平时在生活中,喜欢跟什么人进行沟通。组员纷纷表示“平时喜欢跟社工沟通。”社工肯定组员的表达,并引导组员,学习好接下来的内容,就可以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那么在坐的组员,也可以成为让人想跟你沟通的人。通过这样的引导,促进组员认真积极的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社工对具体的微技巧进行示范及演练,确认组员理解后,邀请组员进行两两练习,促进组员掌握技巧。对于支持性技巧技巧,组员对专注、倾听及鼓励的学习及运用的较好。但是对于同理心的理解仍不足,会与鼓励混淆,社工再与一名组员进行示范后,帮助组员清晰的理顺了对技巧的理解。

1.2、“引导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适度沉默、归纳”,促进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社工先针对“引导性技巧”中具体的微技巧进行示范及演练,并邀请组员进行两两练习,促进组员掌握技巧。组员德敏询问“澄清是不是不清楚的话,再解释一次。”社工与组员进行“澄清”的情境模拟:“何社工,我想坐车去广州,我又想坐地铁去广州,你说我该怎么办?”“听了你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你想去广州,但是不知道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是吗?”通过演练,组员能明白澄清技巧的运用。社工与组员进行“对焦、摘要”的情境模拟,促进组员可以运用这些引导性技巧,帮助梳理焦点,找到最急切、最需要做的事情或感受。

2、小组改变:

小组的第四节,组员发现小组中学习的内容对自己日后的沟通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并能通过学习与日后的运用,成为社工一样的人与人沟通,会更积极、认真的学习,组员对小组有了较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小组凝聚力明显增强。小组进入中期转折阶段,组员的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小组内部学习的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保持,且有积极组员的带领与互动,不但在行为上有展示,还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与分享,与组员进行交流与相互学习,但没有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通过专业的辅导,促进小组员的良性沟通与和谐,推动小组向紧密化,促进组员对小组目标的认同感。

3、活动反思:

3.1社工在促进组员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时,发现组员对社工的价值,或者说朋辈支持员的价值还没有清晰及明白,如果直接运用面谈的人际沟通技巧,会有些混乱,所以会于下一节小组时,增加“朋辈支持员价值观及操作原则的学习。”促进组员对日后成为朋辈支持员后的服务定位。

3.2在支持性技巧的运用时,组员有部分不能理解,在社工的引导及示范下,可以帮助组员理解。但是引导性技巧较专业,很难理解,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组员很难完全理解并内化。所以在日后的朋辈支持员实习期,会再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与示范,给组员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促进组员的能力提升。

第五节:价值观和操作原则

1、小组活动过程:

社工向组员了解大家对“朋辈支持员”的角色定位,归纳组员们的意见,帮助组员梳理“朋辈支持员”的角色是更趋向于服务人员,澄清与康复者角色的区别。朋辈支持员除了和康复者是朋辈外,更是社工的助手、助理的角色,因此也需要有正确价值观和遵守操作原则。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现在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知会同意和诚信等方面。操作原则包括服务对象的接纳、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包容、注重个别化、自我决定与自知同意、强调对服务对象保密。通过详细的讲解,促进组员清晰朋辈支持员的角色定位,通过角色定位后,运用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与操作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社工进一步讲解会谈技巧中的引导性技巧和支持性技巧,再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社工通过运用“车站乘车信息、到广州选择坐大巴还是地铁”等贴近生活具体的例子,示范简单的对话,询问组员。组员做为一名社工,会如何帮助康复者呢?通过展来对话,促进组员将服务对象的尊重、自我决定放在前面。社工在沟通的过程中,不需要给予建议,只需要“提供信息”将二个方法到达广州的优缺点告知后,让其自己决定选择怎么出行。帮助组员们更好地理解每一种微技巧的使用方法。邀请多名组员与社工对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技巧进行对话演练,促进组员对每一个微技巧的理解与运用。

2、小组改变:

小组开展至第五节,小组趋于整合,小组进行到第五节培训,组员没有疲倦与辛苦,反而对小组有了认同感与归属感,组员中较积极的阿忠(化名),会主动给没有来到小组的组员打电话,通知道及时来能加小组培训。通过社工的示范及演练,每一个组员都有机会与社工进行沟通微技巧的实践,组员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的帮助很有认同,出现循环运用上一节及本节小组学习的沟通技巧进行表达的行为,小组凝聚力增强。小组学习氛围积极,小组活动的成效开始显现,小组成员会相互进行技巧性的沟通,每个人开始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3、活动反思:

3.1、本节小组中只有6人参加培训;社工需要反思的是,是组员对小组内容没有兴趣,自动退出小组培训,还是因为有事,不能及时来能与小组培训。社工需要在下一次小组的培训中,提前与没有参加小组的几名组员进行沟通,了解其对小组的感受,确认是否继续参加小组的培训。

3.2、小组的开展时间较长,每二节小组连续开展,组员的适应情况如何?为了便于三个地点的组员参与小组,又能减少组员的路途奔波,所以小组分为八节,于四个上午开展。且担心一个星期一次的培训时间较长,不利于小组的连续性记忆。所以将小组定为一周二个上午的培训。这样的安排在第一节小组培训时,得到了组员的支持与肯定的。但是本节小组中参与的组员人数突然减少,会再与组员进行相关小组培训时间、内容的沟通。

六节:服务内容的学习

1、小组活动过程:

回顾上一节小组内容,组员对上一节小组内容有较深刻印象,基本能主动表达出来。小杰(化名)对专注、同理心:“康复者说我不想吃药了,所以停药,小杰(化名)询问是不是医生说不需要吃药的?康复者说不是的,是我自己不想吃药。小杰(化名)回应,我在康复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康复的较好,也会出现不想吃药的情况。但是后来病情反复,所以后来我还是坚持服药了。”进行了情景演练,加强了自己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社工夸奖小杰(化名)运用专注、同理心的面谈技巧进行演练。引导组员通过实践促进学习内容的内化。

社工运用电话探访表的文档,详细介绍电话探访时需要沟通的内容及计划,并将电话探访服务文书书写的内容,逐项详细介绍,促进组员对电话的探访内容书写的了解。

社工示范电话探访及文书书写的内容。并邀请组员进行二二演练。组员在日常服务中,都与社工进行过电话探访的服务,所以对服务的内容较了解,并能进行沟通。

社工运用探访表的文档,详细介绍探访时需要安排好计划,并按照顾计划进行沟通,同时将探访服务记录书写的格式及内容,逐项详细介绍给组员,促进组员对探访内容书写的了解。

社工在探访的面谈中,会遵守工作员的价值观和操作原则。时刻记住操作原则: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包容、注重个别化、自我决定与自知同意、强调对服务对象保密。并会将人际沟通的技巧融汇运用到面谈的过程中。

本节小组的内容让组员学习到与人交流的技巧,加强了对服务人员的责任感,想加入这个服务团队,提升自己的能力。

2、小组改变:

小组进行到第六节培训,组员没有出现疲倦与辛苦,反而对小组有更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组员中较积极的阿忠(化名),会主动给没有来到小组的组员打电话,告知他们今天培训的内容,并引导没有参加上培训的组员,到群里看学习内容。通过社工的示范,组员都有机会参与到电话探访、入户探访的演练,通过简单的实践促进学习内容的吸收与内化,组员肯定培训内容对自己的帮助,并会将学习到的人际沟通技巧,循环运用到探访的面谈过程中,小组凝聚力增强。

3、活动反思:

3.1、本节小组中进行文书书写的部分培训内容,组员通过一节小组的培训,只能有初步认识、初步掌握,但进行实操仍会有较大难度,所以会在日后的朋辈支持员实习期间,加强朋辈支持员相关的培训,促进通过实践提升能力。

3.2、因本节小组开展人数减少,下一日的培训为本次小组培训的最后一天,会在微信群中进行小组开展的邀请,同时会与组员的服务社工进行沟通,了解组员没有参与本日小组培训,是因为想自动退出,还是有事,再确认是否参加下一次的小组培训。

3.3、因本节小组仍与一名新入职不久的同工进行协助配合。社工通过上一节小组的带领与配合,在本节小组中与同工进行小组培训内容的梳理,促进同工对培训资料及培训内容的掌握,并从中不断协助与支持,通过多种方法,小组顺利完成,并有较好的小组成效,同时促进同工提升带领小组的实践能力。

七节:康复故事的演练

1、小组活动过程:

回顾上一节小组内容,了解组员的家庭作业:1)组员小杰(化名)拿出笔记本说出自己尝试运用引导、影响技巧中“澄清、对焦、摘要、建议”的示范情境,得到社工及组员的夸奖,促进了其他组员对影响性技巧的家庭作业展示。2)社工邀请组员尝试情境模拟“电访及探访的服务内容”,小杰(化名)、阿忠(化名)、飞龙自愿参与,并分别饰演朋辈支持员、服务对象的父亲、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在面谈中,告诉社工,自己近期遇到的困境,朋辈支持员运用了同理心、鼓励、引导等技巧促进服务对象认识的困境的原因,服务对象的父亲也给予服务对象肯定“阿仔很好,能够定时服药。”通过5分钟的演练,社工进行摘要及夸奖,促进组员对面谈技巧的运用。组员组员间相互支持,相互夸奖。小组气氛欢快、融恰。

社工进行小组、活动组织及开展内容的示范。并邀请二名组员进行演练。组员表示,如果让自己协助社工开展小组或活动,是没有信心的,但是如果有小组、活动计划书,将流程写的很详细,就有信心能够完成小组的全部内容。

社工邀请组员进行康复故事的演练,小杰(化名):“刚发病的时候较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病。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持续服药。很开心参加朋辈支持员的小组培训,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特别是小文(化名)。”各组员互相支持,互相夸奖,给予正能量肯定,相互给对方力量。

2、小组改变:

组员间已经熟悉,能认真的进行小组内容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分神及说题外话的行为。通过引导后,小组有一个领袖产生,会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也会积极分享自己的康复故事,并在组员分享康复故事后,进行正向回应,运用同理心、自我披露、建议的方法,促进组员分享感受及提升康复能力,同时实践沟通技巧的运用。因为组员有同质性,能通过相互支持与沟通,发现自己在康复历程中较好的康复方法,从而认识自我。也能通过康复故事的分享,提升康复经验交流的信心。组的气氛融洽、开心,小组动力增强,组员间愿意表达感受,愿意接纳其他组员的表达,更愿意相互支持、相互肯定,有一个包容的互助氛围。

3、活动反思:

3.1、在本节小组中,发现了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组员小杰(化名)。他在完成家庭作业时,拿出本子将自己记录下来的二页满满的演练稿,读出来给大家听时,社工感到很感动。他的这一行为,堆翻了社工在开展小组前的所有担心与不自信。所以社工反思,会相信组员有好学的能力,能够通过我们的培训与学习,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因为他们也很需要这样一个提升个人能力及展示的平台。

3.2、社工曾经担心组员是否能成为康复道路上的专家,通过小组培训后尾声,部分组员的学习能力很强,不但能学习、学会,还能知行合一。通过组员第二次分享康复故事,与第一次的感悟明显不同,组员不但会总结自己运用到的有效的康复方法,还会在其他组员分享康复故事时,运用沟通技巧给予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夸奖,进行朋辈支持,还会运用归纳、建议促进组员的康复能力成长。看到组员通过小组的培训,成长的很快,并初步掌握到了复元概念及人际沟通技巧。

八节:欢乐签约

1、小组活动过程:

社工与组员回顾小组的全部内容:社工分享开展小组的感受,肯定组员的学习态度很积极,夸奖组员参与小组时很认真,且能自主的记录学习内容,并能及时的完成家庭作业。引发组员分享小组的学习感受。

再次介绍朋辈支持员的后序服务计划,引导组员分享对“朋辈支持员服务”的认识,收集到参加小组原成员中7人表达有参与朋辈支持员服务的意愿,并对他们7人进行参与意愿的组员进行考评。

社工说明“朋辈支持员服务”半年度的服务安排及补贴,对考评合格,并与有服务意愿且社工综合考评分数为前四的组员进行9-12月实习服务的现场签约。社工讲解签约协议的内容,促进组员理解及支持。

社工公布参与“朋辈支持员服务”的组员分别是小杰(化名)、阿忠(化名)、小文(化名)、阿佐(化名)。并邀请四位组员到签约点与社工进行签约,成为正式的从化精综朋辈支持员。签约协议需要本人签名,并得到家属的同意与支持。协议一式二份,社工与朋辈支持员人手一份。后续会有通知及工作安排,社工会再与朋辈支持员进行联系,并于9月15日开始进行服务。

宣布本次小组结束,微信群不会解散,及处理组员的分离情绪。与签约的组员进行以站点为范围的工作安排,后续的工作再另行安排。邀请没有成为朋辈支持员的组员,成为志愿者,贡献个人力量,尽快融入社工。

2、小组改变:

巩固小组目标,告知组员小组工作一共进行了八次,小组已经进入尾声阶段,活动结束,还会继续关注组员的成长。小组凝聚力达到最强,且有小组领袖示范性的分享,小组内容都是之前学习过的内容,且社工对所有组员进行介绍,对日后的服务也有交代。组员有部分不舍情绪,最多的是对未来朋辈支持员服务的期许。

3、活动反思:

3.1、接下来的朋辈支持员服务,对于四名同工来说,都没有带领及培养的经验,所以当天的下午,会与项目主任及四名同工一起开会,集思广益,落实同工的协助与分工,为了促进朋辈支持员在9-12月的实习期能力提升,给予他们建立一个较好的实践及展示的平台。

3.2、仍有3名有意愿成为朋辈支持员的组员,在接下来的服务中,会促进他们能力的提升,多给予机会让他们实践,成为志愿者、义工促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下一批朋辈支持员人的后备人选。

、效果评估

1、目标达成:

本小组以“复元模式”作为小组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朋辈支持理论通过小组的讲解,促进组员发现自己才是康复的专家。通过自己总结出的有效康复方法,能够帮助到正在康复的朋友,给予他们支持,促使他们更快的康复,并融入社会。组员发现“朋辈支持员”不但可以学习到知识,提升能力,还可以帮助到很多的康复者,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意义与希望。小组中康复故事的分享,发现组员在康复过程中做过的努力与有较的康复方法,促进组员认识自我,提升参与朋辈支持员的信心。通过小组内容的学习与提升,有7名组员表达提升对朋辈支持员服务的支持。因社工进行过程评估及考评打分时,有4人合格,最高分达8.5分,所以与这四人进行签约。

2、过程感受:

组员的感受:参加者对小组是满意的,88.6%的参加者表示对小组满意,通过参与小组,学习掌握朋辈支持员的内容,理解朋辈支持员的服务,并能通过小组学习提升人际沟通技巧,“成为像社工一样的人”。满意度调查表中,参加者写到“最大的收获是,在朋辈支持员当中学习如何运用会谈的技巧,帮助到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参加者通过小组的学习后,对朋辈支持员服务的信心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意愿强烈。

3、小组效能:

本次小组活动共有8节,回顾活动开展的过程,总体上组员都达到了小组预定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了组员的交流意识。小组活动注重通过学习、示范、演练促进组员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分享环节促进组员的互动性,同时也协助组员有好的康复方法帮助其他组员。通过以上8节小组内容,小组组员学会了基本的沟通技巧,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提升对复元概念的了解与运用的同时,也增强了组员的康复信心,小组的凝聚力较强。组员之间有了凝聚力,有了归属感、被接纳感、受支持和安全感,就有了勇于承担责任、应对挫折的信心。团队凝聚力培养起来以后,利用小组的力量促进组员提升相互支持的信心。同时产出了4名朋辈支持员,参与到日后的朋辈支持员服务中,社工会在9月-12月提供实践的平台,促进朋辈支持员运用小组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提升个人能力、沟通技巧,运用自身康复方法,成为康复力量,帮助更多的康复者更好的康复,并融入社会。

、工作反思

从组员的目标要求来看:社工开展的小组活动给组员们带来成长,能够增加组员之间的互动,根据组员的能力状况和需求开展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组员的对复元概念、朋辈支持员理论的认识,增强言语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组员对自身的康复有了较好的认识,同时帮助组员提升表达成功康复经验的信心。

10.1对组员的反思:

社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小组逐步产生融洽的氛围,同时促进组员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利用榜样、领袖的作用,引导小组里同伴关系较好的一些组员,积极参与到小组知识学习中,并主动进行示范、演练。给与机会让积极的组员主动帮助他人,提升整个小组的学习能力。

10.2、对小组过程的反思:

小组将内容安排每周二、四的上午开展,考滤到:

(1)组员居住的较远,来往路途的安全。

(2)组员为精神康复者,将学习的时间安排紧密些,增强组员对小组知识的理解,降低因记忆力不足导致的学习内容当淡忘。

(3)每天的小组活动中,增加20分钟的休息及茶点时间,帮助组员进行休息、补给,并相互交流。

10.3、对社工自身的反思:

本次小组中,仍有半数以上的组员有参与朋辈支持员服务的意愿,社工可以根据组员的需求,开展下一期的小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引导组员提升能力,善于抓住帮助他人的机会,个体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体会助人为乐的感受和自我发现的重要性,拓展自我功能,提高个人的归属,构建组员间的彼此支持,助人自助,在互帮互学中建立自信心,增强组员对于自身和他人的认同,有利于其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成长。

十一、经验提炼

小组虽然结束,但服务才刚刚开始,项目会在9月-12月提供实践的平台,促进朋辈支持员运用小组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社工会从旁协助朋辈支持员提升个人能力、沟通技巧,运用自身康复方法,成为康复力量,帮助更多的康复者更好的康复,并融入社会。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