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基本情况
案主情况:Y(化名),女,今年11岁,是常德市某所公立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案主不遵守学校纪律,且成绩不佳,是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Y平时也很少与家人沟通,在Y家长心中,Y是一个有些叛逆的孩子,无法走进Y的内心世界。据社工与Y接触沟通,了解到Y是一个自尊心较强,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内心很矛盾的小女孩。在学校,Y既享受因“问题学生”而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和其它同学一样,不希望老师对她不管不顾。在家里,Y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望通过自己的异常举动获得家人的关注。
家庭情况:Y与奶奶、姐姐、父亲常住常德市,有长假时会回老家和爷爷生活。Y家庭经济较好,父亲做生意,母亲常年在外打工。Y与母亲聚少离多,感情一般。由于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Y与父母感情稍显疏离,也少主动和父母联系。父亲曾多次表示不懂孩子在想什么,对Y的任性行为表示头疼。母亲则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因此在Y的教育和照顾问题上,奶奶对母亲有些不满。Y与姐姐自小一起长大,但两人关系较差。小雨认为姐姐跟风、没主见,姐姐觉得小雨任性、孤僻,两人互不相让。
二、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对个案进行分析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动作为焦点的治疗模式。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行为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本案例中的Y存在“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等错误认知,导致案主产生并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出现偏差行为。社工需要帮助服务对象厘清错误的认知,重建正确积极的认知,转变负面情绪,改善偏差行为。
需求分析:
1.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需求。案主面对同学开的玩笑,会认为是在嘲笑自己,产生愤怒的情绪,又不知如何发泄,采取肢体冲突和踢垃圾桶等较为极端的方式表达情绪。
学会情感沟通,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的需求。由于案主家人都比较宠溺案主,养成了案主比较骄纵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案主性格较孤僻,身边没有玩得来的伙伴和朋友,与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都很少进行沟通交流。 三、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个案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合作式的治疗关系
在与案主的第一次面谈中,首先运用关注、倾听、同理心等会谈技巧,收集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向案主表达尊重和接纳,消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并获得案主的信任,与案主及其监护人建立良好专业服务的关系,有利于在后期治疗过程中取得案主及其监护人的积极配合。
第二阶段∶问题诊断阶段
运用个案概念化的治疗技巧,有针对性地收集与案主问题有关的信息。通过“房树人”测验,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看法。向案主父亲、奶奶和班主任了解到案主的成长历程、在校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并收集到了案主监护人对于案主问题的看法和需求。并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有意义地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形成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第三阶段: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与案主共同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帮助服务对象辨别非理性想法,揭示服务对象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社工:“听说你最近经常在早自习的时候睡觉,你觉得你有违法课堂纪律吗?”
Y:“是的,有吧。”
社工:“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别的同学也是这样吗?”
Y:“我困呀,也有同学睡觉,不过被老师叫醒了。”
社工:“那如果老师过来叫醒你,你会生气吗?”
Y:“不会呀!”
社工:“你希望老师向对别的同学一样的来管你吗?”
Y:“我希望和同学们一样,但我不希望老师来管我。”
社工:“你这样的想法有些矛盾哦!想要和同学们一样,是不是也应该和同学们一样遵守纪律呢?”
Y:“嗯……好像没错。”
制定服务计划时,充分尊重案主自决,激发案主想要改变的动力,从而帮助案主一起制定服务计划。
计划:1.努力做到不违法校纪班规;
2.尝试与家人朋友沟通谈心。
第四阶段:家校联合,动态跟进
社工与案主监护人、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案主近况,跟进案主目标达成情况,当服务对象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从而激励服务对象再接再厉,对达成目标充满信心。
第五阶段∶巩固效果
运用“正增强”的治疗方法,给予服务对象正面强化来维持或增加积极正向行为出现的频率。
四、成效评估
服务目标 |
服务前 |
服务后 |
帮助案主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
案主表达情绪的方式是生闷气、破坏物品、肢体冲突等极端的方式发泄情绪。 |
案主与家人相处融洽,在学校未出现与同学产生肢体冲突、损坏公物等严重的违法校纪校规的行为。 |
帮助案主学会情感沟通,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
案主与家人极少进行共同交流,相互不理解对方。没有玩得来的小伙伴,大多独自一人。 |
案主与家人的沟通有所增加,在学校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升。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