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雨湖区是湘潭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37.03万,辖4乡2镇8个街道、一个农工贸集团和一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雨湖区位于湘中盆地,湘江、涟水绕区境东、西边缘而过,地表微倾略有起伏,渠道纵横,河塘密布,湖南夏季炎热,雨季较长。广场街道隶属于雨湖区管辖,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密集且常年人口流动大,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随迁,社区儿童基数逐年增长。近年来,儿童暑假安全问题成为了南盘岭社区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1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随着社会对儿童发展的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以及服务主体的多层次以及儿童需要的多样性,社区儿童服务也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特征。[1]为了解决社会的操心事、社区的烦心事、家庭的揪心事,社区携手湘潭市仁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绿色暑假 快乐成长”儿童服务项目,打造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一条主线:点亮党建信念灯塔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不仅有了新的定位,还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战略。走好时代发展道路,党建引领是其根本,强化党员的志愿服务意识,体现内心“向善”的价值追求与“向上”的人生姿态。项目前期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作为切入点,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组成社区党员志愿者团队,他们对社区家庭进行走访调查,设计调查问卷,从不同维度了解儿童的情况,形成“愿望清单”,展示党员的亲和力,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社区党支部根据信息的收集确定需求情况;项目进行时,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区域内搭设党建政治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吧特色章节,即观看红色党建影片,设立游戏互动和党建知识抢答比赛,让儿童在乐中学,在学中乐;项目结束后党建功能的延续,创设“人在情境中”的社区环境,由上到下、由点及面多维度开发利用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完善社区儿童教育,助推良好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2]利用区域化党建项目,抓好党建,做好党建区域化联动,促使党建发力,点亮信念灯塔,奏响社区党建之歌。
一种载体:100多名儿童自主参与
根据前期的调研走访,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上掌握了所辖区域家庭和儿童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社区内双职家庭与流动儿童占据大多数,年龄主要集中在6~10岁,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以及获得成功都有了迫切的愿望,暑假期间父母给予儿童照顾的空档期比较长,大部分儿童交由家长的父辈和母辈来进行照料与教育。但有些家庭祖父母不免会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对孩子的管理处于缺位状态。据调查显示,社区儿童暑假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其他少部分选择了课外辅导班进行培训,社区作为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搭建桥梁与学习平台也显得分外重要,让孩子回归社区家园也能享受教育资源的福利。本次项目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报名方式,通过自媒体的传播能力,在QQ和微信群及时展出项目形式与内容,在社区宣传栏张贴相关内容,利用展板引起社区家庭的关注,调动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共吸引了社区100多名儿童自主报名参与。
一个出发点:满足儿童身心和安全需求
“绿色暑假 快乐成长”服务项目是专为社区儿童量身打造的,采取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解决儿童“离校”后假期该去哪里的问题,出发点体现在满足儿童身心和安全需求上。
项目共分为五大板块,主题分别为团队凝聚力建设——沙画制作、弘扬传统文化 共享温馨家园、绿色暑假 描绘蓝天、绿色暑假——绿色环保我先行、安全教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儿童能力品质的构建。尤其是七夕前开展的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社区儿童的配合度异常出色,活动共分为5个小组,为每组儿童发放3种颜色的彩纸、1瓶胶水、1把工具剪刀,每人最低完成1朵花的任务。出乎意料的是,到活动结束时,基本上每个人都超额完成,有些男生出奇的棒,不仅自己完成了任务设置,还协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制作任务,他们将自己的作品精心包装好,带回家送给他们最想赠与的家人。“我长这么大还没接触过沙画呢,今天可让我涨了见识”“我要做两朵花儿送给我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作为今年七夕节的礼物”“我以后不能约小伙伴一起去水边玩耍了”这些都是来自于现场的声音。尤其是活动进行时赞美声高涨,反思声不断,活动影响力持久,将理念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热点和问题作为社区教育素材,建立了儿童成长和互助小组,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项目,把团队精神、环境保护作为为焦点串联其中,满足社区儿童的身心和安全需求。
一股驱动:撬动社工与志愿者的联合力量
好的方案与设计需要依靠专业团队的执行力。湘潭仁与社工依靠专业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手法,已经在雨湖区内奠定了团队基础,获得了雨湖各大社区的赞赏。机构链接了深圳、长沙等地的优质资源。根据小组工作的优势,杨晶等人从建立小组、亲子了解程度调查、换位体验、表达爱意四个环节,采取了亲子沟通小组的方式。[3]结合区域特色,社工们也采用小组工作介入的方法,建立了儿童成长和互助合作形式,从初次服务社区儿童活动时的破冰之旅,到项目结束时社工与儿童的不舍之情,与其说是社工主导儿童活动,还不如说是社工与儿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对于手工制作的活动,还需要招募志愿者来进行配合。在招募志愿者环节,依托湘大、科大等校园资源,与校内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进行项目服务,不仅保证志愿者的质量,对于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发散创新思维,提出大胆想法,社工们给予背后的支持,营造积极活跃的活动氛围,辅助小组工作的完成,让社工联合志愿者成为社区治理的一股重要驱动力。尤其是在“绿色暑假 描绘蓝天”的手抄报活动,一位姓陈的小朋友引起了社工的注意,小组内其他成员都在描绘属于自己的“蓝天”,而他独自坐在位置上,表情较为凝重,社区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他的相关情况,奶奶对他特别宠爱,父母上班比较忙,很少有时间来陪伴他。社工与他进行了有效沟通,小组的凝聚力是小组成员希望留在小组中的程度,每个人都要意识到个人对小组的重要性,调整角色期待,学习体验新的角色;[4]其次让志愿者与他一同配合,协助他完成此次作品;活动结束后,社工与志愿者对他的作品及时进行夸赞,让他找回自信,融入集体生活,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
一项目标:“四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能力
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南盘岭社区以”我的社区我的家”为动力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根本,差异性的各类诉求经常在社区中集中凸显,这就要求社区的精准处理,找准着力点。当前是儿童事故频发的高发期,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到社区重点工作刻不容缓,依靠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儿童们的自主参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形成多元主体互动,经由四社联动配合——社工、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整合利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精确找准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方法,确保社区儿童暑假期间有地可去,提供“离校不离教”的学习平台,创设社区教育的大课堂,拉近亲子间的距离,提高社区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教育,减少儿童事故的发生,为社区居民提供真正高效的公共服务,实现社区治理创新能力的目标。
通过五位“一”体的项目服务展示,社区儿童暑假期间“离校不离教”的模式在南盘岭社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闭上眼睛,仔细倾听,眼前浮现出儿童争先恐后进行游戏互动的画面,耳边不时地传来了阵阵嬉笑声……
(作者:湘潭大学 刘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