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陈藤 2016-02-29 10:21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霞阳社区汇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教育问题是其最关注的核心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家庭父母大多都忙于工作以及生活琐事,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孩子的课业辅导。针对霞阳社区新厦门人子女学习困难问题,民政部 李嘉诚基金会 大爱之行—“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希望社工联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我学习,我快乐”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我学习,我快乐”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基于“两工联动”服务城市流动儿童的思考

一、案例背景

霞阳社区汇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教育问题是其最关注的核心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家庭父母大多都忙于工作以及生活琐事,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孩子的课业辅导。针对霞阳社区新厦门人子女学习困难问题,民政部 李嘉诚基金会 大爱之行—“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希望社工联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我学习,我快乐”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二、案例分析

(一)需求分析

对于新厦门人父母而言,工作时间长,较多忙碌于工作及家庭琐碎,自身学习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有心而无力。对于新厦门人子女来说,主要表现在自身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薄弱跟不上学习等方面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基于霞阳社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的需要,社工希望能够链接高校资源尝试探索提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动力的方法来弥补家庭及学校教育的不足。

(二)应用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不像机器一样是被动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具有主动性的,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人的认知能力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提升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更侧重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帮助孩子们提升自己学习动机,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社会支持理论。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形形色色的支持系统,这些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朋友、亲人,同辈群体等,也可以引入志愿者资源来开展服务,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从服务对象的成效出发:协助霞阳社区内流动人口家庭的孩子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从社区发展理论看:营造关爱城市流动儿童的氛围,探索城市流动人口父母照顾、教育孩子的压力。

3.从项目运作角度:降低社工工作压力,通过社区活动来减少个案服务投入的时间及精力。

(二)服务策略

以孩子的课业辅导为切入点,主动与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建立有效关系。不同于以往的“候鸟筑梦”爱心义教,此次活动更侧重于服务对象需求与服务资源的匹配性。通过社区活动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义工服务提供平台,让城市流动儿童通过活动的参与来提升自己学习动力,为城市流动人口周末学习生活搭建了同伴自助平台。社工作为活动的协助者,主要在社区活动中引入观察法,进行个案的跟进服务。

(三)服务程序

项目前期服务建档及“协力成长,社工同行”家庭动力成长个案服务访谈提炼服务对象的家庭需求,确定服务介入方向,项目社工共同讨论服务开展的必要性,预计可以引入的资源及服务内容针对性。确定服务方案,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者协会达成初步合作的共识,实习社工在前期名单资料进行筛选,与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主动联系,主动邀请参与。

活动开展阶段,每次活动前与服务对象家人提前电话沟通,保证孩子的来回安全接送。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者负责人联络,在活动前首先进行主题活动的开展,增加新厦门人子女与社工、志愿者的互动,以便于活动的持续开展。活动过程中,社工作为协助者、观察者,根据每一个儿童的具体学习情况与志愿者协商,根据志愿者的擅长进行人员辅导的安排。

活动后期,向活动参与者家人了解情况,邀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者与参与者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共同促进成长。整理活动材料及照片做好宣传,对活动过程进行自我反思。

四、服务实施过程

前期活动阶段社工作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新厦门人子女的相互认识及熟悉,志愿者与参与成员的自我介绍环节,并在开展主题性活动后进入一对一帮扶的课业辅导环节。到活动中期阶段,社工作为活动的协助者,更重视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帮扶,并逐渐发掘潜在的个案服务对象。后期活动阶段则重视在社区活动中采用观察法来跟进个案服务。

五、案例评估

“我学习,我快乐”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共组织8次,活动投入2名社工、2名实习生(轮转负责制),15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者,志愿服务达70小时。20名新厦门人子女参与,活动人次达78人次,通过活动社工开展个案服务9个。在活动结束之际,还有很多参加者家长关注活动是否还会开展。

(一)通过社区活动节省人员及时间精力的方法来推进个案服务

1.社工开展个案服务与城市流动人口的接触时间有限

由于服务群体经常要加班,只有周天才有空,而周天社工常常忙于开展小组活动,社区复杂的环境及晚上家庭探访的安全考虑,项目社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休息时间上难于保证,人员出现倦怠感。

2.个案服务实习社工与项目社工的工作衔接

“协力成长,社工同行”家庭动力成长个案服务活动鼓励社工主动与服务对象建立有效的专业关系,引进了高校实习生参与家庭探访,走到居住地附近的公交站牌或标志性的位置,如超市、幼儿园等,与服务对象协商带领其到家里进行访谈。但是后期社工人员在跟进上也面临重新认识并熟悉其家庭居住地,并且有时候社工已经到服务对象家附近,却面临电话联系不上,临时拒绝拜访,这也让社工产生了挫败感。

3.服务群体需求排列及社工能力不足的选择

城市流动人口需求呈现出生计发展、健康服务、适应服务、心理服务等。社工在个案服务中经常面临的两难困境,如对家庭患重大疾病的经济困难,对渴望学习技能改善生活等个案服务的跟进无从下手。从现实意义上讲,社工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帮助一个城市流动人口家庭找到一份工作,也无法解决缺乏合同、社保却想让子女上公办学校的殷切期盼,更无法为没有疾病证明的家庭争取医疗援助。在城市流动人口项目中,社工也从适应性服务选择上从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提供本地公共空间与资讯做了努力。课业辅导需求量大,前期“候鸟筑梦”爱心义教小组活动已经进行了尝试。项目实习生在参与家庭探访中也跟进了课业辅导的个别家庭,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及学习计划安排而中断。

(二)社工、志愿者、活动参与对象三者之间的联结关系

社工是连接志愿者与活动参与对象的纽带,承担着参与人员筛选、联系、将掌握的基本信息反馈志愿者等任务。初次见面,志愿者与活动参与对象是彼此陌生的,因而社工介绍互相认识并熟悉。在课业辅导环节,社工又退出主导者角色,作为活动的辅助人员,但需要通过志愿者来了解活动参与对象的学习状态并反馈给家长。

(三)区别于“四点半学校”与“候鸟筑梦”爱心义教的活动理念

“四点半学校”主要在儿童放学回家营造一个温馨的写作业环境。“候鸟筑梦”爱心义教小组则提出运用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儿童辅导功课。“我学习,我快乐”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则更侧重于城市流动儿童学习动机的提升,相比更注重针对性的课业辅导需要帮扶,如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能力不足的提升,学习技巧的习得等,这也对社工及志愿者的能力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虽然实践执行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足,如社工与志愿者在活动中双方角色的定位应重视彼此的定期沟通,但是社工也从社区活动的发展性服务延伸出了治疗性的个案服务,如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养方式,父母言语对孩子学习意愿的影响。但是由于每次活动志愿者参与人员的不固定性,并不利于流动儿童学习状态的实时跟进。因而在活动中社工在志愿者资源的分配上更倾向于学习基础薄弱、有厌学情绪、不良学习习惯的儿童,以至于期待通过活动提升学习能力的孩子中途退出。

四、专业反思

   社工进入社区开展城市流动人口项目属于嵌入式发展服务,往往需要整合社区内的相关资源,希望社工在“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在历经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引入志愿者参与服务,同时带动了本地的外来务工企业志愿者。相比生计与疾病的援助,课业辅导需求并不是城市流动人口群体作为迫切的需求,但是却是他们共同较为关注的核心问题。课业辅导这一需求也比较笼统,流动人口父母作为服务需求的提出者,社工在开展活动中应思考儿童作为活动对象的参与动机,这对社工的专业预估及判断能力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学习,我快乐”关爱新厦门人子女—课业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期待通过高校志愿者来弥补项目服务人力资源的不足,并协助社工通过课业辅导来解决城市流动人口的孩子学习困难,项目社工在一线实践中针对课业辅导进一步提出了服务需求的再细分,如可以将参与人员按照不良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薄弱、出现厌学情绪的类别等。如服务的同质性归纳,数学算数薄弱的,语文作文水平差、英语跟不上的进行科目分门指导。

新阳街道作为工业区,远离交通便利的市区,社工也和志愿者主要负责人探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往往面临路途远,耗时多是他们比较困扰的问题,因而他们也更为关注自己的付出能否起到作用。相比外部资源的引入,社工在后续服务中应更重视社区自身资源的挖掘,可以期待倡导通过学校家庭联盟的社区社会组织或充分利用寒暑期联系厦门各大高校学生开展更针对性的义教来解决社区内流动儿童的学习成长问题。

(厦门市湖里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